江永芹
【內容摘要】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學生會慢慢開始接觸一些小說作品,在小說文本的教學中,教師要慢慢滲透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要充分利用這類有價值的教學素材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小說作品通常讀來都十分有趣,但是,學生是否真正讀懂了文章,感受到了作者透過作品帶給我們的思考與感悟,這需要教師多展開對于學生的教學引導。教師要采取更有針對性的小說教學策略,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實現基于小說作品的審美教育。
【關鍵詞】初中語文 小說 教學 審美教育
實施對于學生的審美教育非常重要,這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在小說作品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作品背后包含的一些重要因素,要透過文本的教學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感受到作者透過文本帶給我們的思考與啟示。這樣才能夠體現小說作品的教學價值,并且能夠慢慢培養(yǎng)與激發(fā)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讓閱讀卡來輔助小說閱讀的展開
小說作品雖說都有著非常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讀起來會很容易,但是,學生是否真正讀懂了文章,是否充分感受到了作品傳達給我們的一些感悟,這才是小說教學中教師應當更為關注的內容。想要讓學生和小說作品有更深入的接觸,教師可以利用閱讀卡來指導學生自主閱讀的展開,讓學生能夠由淺入深的體會文本,進而更深入的挖掘文本,這樣才能夠為小說的審美教學提供基礎。教師可以首先給學生制定閱讀卡,結合不同的作品卡片內容和要求可以做相應調整,讓學生在小說學習中能夠完成卡片上的任務。這會為后續(xù)的審美教育的滲透提供良好基礎,并且能夠加深學生對于作品的理解與認知。
例如,在講授《變色龍》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制作閱讀卡,共分三項。第一項為閱讀預習,主要解針對讀過程中的字詞和主旨進行記錄和總結。第二項為閱讀心得,學生可以在這項中記錄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道德情感體驗,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第三項為見解發(fā)表,學生在閱讀后可以寫下自己的感悟,并且可以和學生間彼此分享與交流自己的感想。閱讀卡會輔助學生的自主閱讀過程規(guī)范有序的展開,對于學生體會文章,加強閱讀感受能夠起到良好的輔助效用。
二、引導學生體會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
在小說作品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非常重要,這不僅是對于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一種發(fā)展與延伸,這也會讓學生找到更多閱讀小說作品的方式方法,這些都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對于那些很有代表性的文章,教師要善于結合文本的特點來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文本分析,尤其是要讓學生感受作品中的藝術表現形式。這些都是刻畫人物、表達文本的核心思想,并且體現作品的思想性的有力手法,讓學生懂得從這個層面來領會文章,這也是學生審美能力的一種直觀體現。
比如,《范進中舉》就是一篇非常經典的小說作品,這部小說的藝術表達形式也很值得我們研究。小說通過描寫范進參加鄉(xiāng)試中了舉人一事,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生動地刻畫了他為科舉考試喜極而瘋的形象,用岳丈在范進中舉前后的極其鮮明的肢體動作和言語表情,以及中舉后鄰居對他的前呼后擁和鄉(xiāng)紳贈屋的等事例重點刻畫出了一個附炎趨勢熱衷仕途,好官名利祿且世態(tài)炎涼的可恥的社會風氣,對當時社會及其陰暗的特征進行了辛辣的諷刺。教師要引導學生層層深入的分析文章,體會文章的人物刻畫方式以及藝術表達形式,這不僅能夠讓學生對于作品的學習感受更深,這也會讓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慢慢得到構建。
三、將多媒體引入課堂
在進行小說的審美教學時,教師還可以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將多媒體充分引入課堂,這會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到小說作品學習與探究的樂趣。教師要讓學生的思維有所發(fā)散,可以不必完全拘于文字來研究文本,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圖像、獨立創(chuàng)作等各種方式來學習作品,表達自己的閱讀感想等。這些都是讓學生和文本有更深入的接觸,讓學生能夠更充分的體會到文本的內涵的教學方式,這也是滲透對于學生的審美教育的一個過程。
對于一些趣味性或操作性很強的文章,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閱讀并利用電腦制作動畫。計算機的操作一直都是學生很感興趣的一個課程,他們對其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根據閱讀內容適當引入計算機的信息化教育。如,對《社戲》進行閱讀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制作動畫,并進行配音,表現小說作品中的一些人物以及畫面,讓學生用這種特殊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于作品的理解。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小說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采取各種有趣的教學形式,學生對于小說的探究欲望會更為濃厚,這會引導學生更深入的鉆研作品,獲得小說作品學習的審美體驗。
結語
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小說教學中,教師要不斷豐富文本教學的形式,并且豐富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體驗。教師要鍛煉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并且要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體會小說作品,感受作品塑造的人物,以及作品的藝術表達形式。這些都是讓學生深刻領會文章,并且形成對于文本閱讀的審美體驗的有效教學過程。
【參考文獻】
[1] 張銳. 如何讓初中語文課堂充滿活力[J]. 學周刊,2013年06期.
[2] 王祥.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探究[J]. 文學教育(中),2013 年03期.
[3] 韋翠. 基于新課改的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的研究[J]. 教師,2014年33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