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梅
(廣東省吳川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 吳川 524500)
?
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動脈粥樣硬化及腦卒中的相關性研究
李光梅
(廣東省吳川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吳川524500)
摘要:目的:探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Hcy)與動脈粥樣硬化及腦卒中的相關性。方法:將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60例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卒中患者作為觀察組,將我院接收的60例體檢健康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Hcy水平、Hcy水平異常例數(shù)、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及頸動脈斑塊例數(shù)。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動脈粥樣硬化及腦卒中患者的血漿Hcy水平明顯高于健康者。因此,Hcy在腦卒中的預防與治療中意義重大。
關鍵詞: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動脈粥樣硬化;腦卒中
腦血管疾病目前位于我國人群整體死因第一位,因此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療,特別是對腦卒中患者的治療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1]。腦卒中發(fā)病率、致殘率與死亡率均很高,而最近發(fā)現(xiàn)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腦卒中發(fā)病的一種危險因子[2],Hcy參與的氧化應激、炎癥等反應形成動脈內(nèi)膜脂質(zhì)沉積層,使粥樣硬化還能生成附壁血栓柱從而增大了腦卒中發(fā)生的概率[3]。本研究探討了動脈粥樣硬化及腦卒中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關系,期望通過檢測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為腦卒中的預防與治療提供一定的信息?,F(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將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60例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卒中(LAA)患者作為觀察組,全部患者均經(jīng)MRI或CT等檢查確診為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卒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齡(58.2±5.9)歲。將我院接收的60例體檢健康者作為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齡(57.6±6.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集血液5 ml,用離心機離心3 000 r/min,測定血漿Hcy采用循環(huán)酶法,用日立7170 s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采用同型半胱氨酸檢測試劑盒(北京九強公司)檢測血漿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Intimal-Medial Wall Thickness,IMT)則采用LOGO-6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所有受檢者均經(jīng)同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超聲醫(yī)師測量。受檢者取仰臥位,探頭放在胸鎖乳突肌之前,明確頸總動脈所處的位置,使探頭按照其走行方向慢慢移向頭部,沿血管走行分別顯示縱斷面,觀察斑塊的部位及其大小,測定動脈腔內(nèi)膜界面與中層與外膜界面的距離。
1.3觀察指標比較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Hcy水平、Hcy水平異常例數(shù)、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以及頸動脈斑塊例數(shù)。
1.4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Hcy水平及Hcy水平異常例數(shù)比較觀察組Hcy水平及Hcy水平異常例數(shù)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Hcy水平及Hcy水平異常例數(shù)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Hcy水平及Hcy水平異常例數(shù)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Hcy水平(μmol/L) Hcy水平異常(例)觀察組對照組t/χ2值P值60 60 29.24±2.08*9.57±1.15 64.105 9 0.000 0 57 0 108.571 4 0.000 0
2.2兩組患者IMT比較觀察組IMT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IMT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IMT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cm)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60 60 0.13±0.03*0.11±0.03 3.651 5 0.000 4
2.3兩組患者頸動脈斑塊例數(shù)比較觀察組存在頸動脈斑塊例數(shù)為46例,對照組存在頸動脈斑塊例數(shù)為31例。觀察組頸動脈斑塊例數(shù)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最近研究得知,Hcy是腦卒中發(fā)病的一種危險因子,與動脈粥樣硬化及腦卒中疾病有密切的關系[4]。Hcy是種含巰基的氨基酸,其大多來源于飲食攝入蛋氨酸,是蛋氨酸與半胱氨酸代謝過程的一種中間產(chǎn)物[5]。Hcy可被蛋氨酸合成酶催化生成蛋氨酸及四氫葉酸,也可在維生素B6、絲氨酸羥甲基轉(zhuǎn)移酶存在下,經(jīng)轉(zhuǎn)巰基途徑形成胱硫醚與半胱氨酸[6]。當以上兩條代謝路徑發(fā)生障礙時,Hcy濃度上升,在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下生成同型半胱氨酸硫內(nèi)酯[7],當?shù)谌N代謝途徑也發(fā)生障礙時,Hcy積累,并形成動脈內(nèi)膜脂質(zhì)沉積層[8],使粥樣硬化還能生成附壁血栓柱從而增大了腦卒中發(fā)生的概率[9]。該研究通過分析對照組及觀察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發(fā)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及腦卒中患者的Hcy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可知Hcy在腦卒中的產(chǎn)生與治療中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通過比較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Hcy得知,觀察組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該結果可能與血漿Hcy過多積累而促進產(chǎn)生氧自由基最終導致內(nèi)皮細胞的死亡;Hcy還會加速分解低密度脂蛋白,與此同時泡沫細胞增多,脂質(zhì)沉積加快。此外,Hcy還可能會增大血栓形成的概率。綜上所述,動脈粥樣硬化及腦卒中患者的血漿Hcy水平明顯高于健康者。因此,Hcy在腦卒中的預防與治療中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王雪茵,胡永華.同型半胱氨酸代謝與腦卒中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3,17(11):988-992
[2]宋春霞,李亞軍,張世俊,等.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缺血性腦卒中嚴重程度的關系[J].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1,28(6):547-548
[3]葉蕓,李蘇亮,劉凱歌,等.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在診斷及鑒別腦卒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20):3675-3677
[4]呂璘琳,韓青,孫芹敏.腦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探討[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6(21):4000-4003
[5]李海華,張麗偉,李小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缺血性腦卒中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2,41(5):500-502
[6]陳梅玲,林小慧,李清華,等.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多態(tài)性[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0,18,(9):733-736
[7]常娜,魯廣秀,張建磊.同型半胱氨酸與動脈粥樣硬化型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1):69-70
[8]張?zhí)m青,鄭華如,李大軍,等.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6): 1661-1662
[9]高磊,李衛(wèi)華,謝強,等.阿托伐他汀對H型高血壓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及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5,23(8):817-820
中圖分類號:R543.5
文獻標識碼: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3.034
收稿日期:(2016-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