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霞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143-01
高一學年是初中和高中承前啟后的一年。高中英語容量大、要求高、節(jié)奏快。面對越來越多的新單詞,越來越長的句子,越來越快的語速和形式多變的綜合能力考查題讓大多數(shù)學生感到束手無策,無所適從。因此,高一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搞好初高中英語的銜接,幫助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為以后的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作為高中英語老師,大家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師生感情的銜接
從初中到高中,環(huán)境變了,學生已經(jīng)習慣了初中老師教學特點和方法,那么我們該如何在他們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顯得尤為重要.不要只認為高中英語的第一節(jié)課只是作個自我介紹,教師不僅要介紹自己的姓名,還應該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讓學生盡量多了解自己,還有自己的教學方法,策略,教學中的具體要求,方法,建議,也可以鼓勵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以加強師生間的了解和溝通.了解學生,幫助學生,用真誠和愛心去感化每個學生,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去公平,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實實在在地為他們著想,那么,學生就會從心底里喜歡你,從而喜歡你上的課,進而把英語學好。
2.關注知識的銜接
初中英語教材比較簡單,句子較短,幾乎沒有長句和較難理解、結構復雜的復合句,語言難點少,語法內容少,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記憶,因而學習不是太吃力。而高中英語教材篇幅長、信息量大,句子結構復雜不容易理解;語法多而碎,同義詞,易混淆詞難以區(qū)分辨別,不容易理解和記憶。因而部分學生開始覺得學英語吃力,甚至掉隊。我們不僅要領悟高中英語教材及新課標的要求,還應該熟悉初中英語教材的框架結構和新課標的要求,了解一個合格的初中畢業(yè)生應該具備的能力。這樣我們在平時教學中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融會貫通,既不會提出讓學生望而生畏的問題,也不會在學生已經(jīng)知道的問題上浪費太多的時間。這樣我們就可以采取一些實際有效的做法。根據(jù)學生學習進度和理解程度,有目的有步驟地或增加或減少教學內容,調整教學進度。例如在每節(jié)課結束前,進行課堂小結,強調這節(jié)課所學重點,需要他們掌握的內容,然后布置課后作業(yè),包括他們需要預習的內容。當然每節(jié)課上課前也要花幾分鐘時間去復習上節(jié)課的重要內容,這樣就可以把所學的內容連貫起來。當然教師要做的不僅是課與課之間的連接,還要做到單元之間的銜接連貫,分布在不同單元之間知識點的連接,這樣所學內容才不至于脫節(jié),才能達到舊知識到新知識的自然過渡。
3.教學方法的銜接
初中和高中英語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就是高中英語和初中相比,課文內容、生詞量、句子結構和信息量都加大了。所以我們不僅要傳授新知識,更重要的要傳給他們學習的方法。
3.1幫助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老師應該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間去多聽聽他們的心聲,要求,建議。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鼓勵他們,高中學生較初中生而言,年齡增長了又突然處于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他們往往不會象初中時那樣表現(xiàn)欲那么強,他們害怕出錯,羞于出口。這個時候我們老師要注意課堂評價用語的使用,多給如Good 、Great、Excellent、Well done 、A good job 等肯定性的評價,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并且少用機械性,一般性評語,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生在學習中的點滴進步,并及時給予肯定。因為一個班級的學生的成績不可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還要注意不同的學生給予難易程度不等的問題,并及時給予評價,一個老師應該能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
3.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大部分初中教師和學生把教學目標定位于中考。由于過分強調應試,使得一些學校的教學陷入題海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需按老師說的去做,完成老師布置的練習量,中考便能考好。這使得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較差,自學能力較弱。進入高中后,課本中出現(xiàn)了很多新詞匯、新句法及慣用語,因而加大了學習量,同時讀寫的比重有了明顯的增加。有些學生仍然沿用初中時的學習方法,教師說什么才做什么,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因而導致英語成績急劇下降。因此,這就要求學生要善于學習,學會學習,要有一定的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自學能力。
3.2.1預習。預習既是學習方法問題,也是學習習慣的問題。預習的內容很多,如:課前要預習生詞、課文和語法內容、在自己不懂的地方作上標記,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去聽課,課堂上盡力去解決自己不懂的問題,如仍不懂,課后應馬上問老師。
3.2.2聽課。聽課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聽課效率高的學生往往能夠在課堂上掌握教師講授的大部分內容,聽課要做到:緊跟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復習、引入、呈現(xiàn)、練習和鞏固等;要集中精力,聽懂教師的講解,并做好筆記;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如回答問題、對話、角色扮演和復述等。
3.2.3作業(yè)。要認真完成課后作業(yè)。英語作業(yè)分口頭和筆頭兩種。對語言學習來說,朗讀、記憶、背誦等課后作業(yè)十分重要。
3.2.4復習與總結。課后要進一步理解課上所學的內容,如整理筆記、復習重點和難點;熟讀或背誦重要句子;通過歸納、分析和比較,使知識條理化;根據(jù)個人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
3.2.5自備一本詞典。對于重點詞匯或易混詞要勤查詞典,學會用簡單的英語去解釋生詞,其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以便今后能正確使用英語詞典等工具書,準確地理解詞義。自己試著分析結構比較復雜的長句子,如能理解長、難句,那么也就不難理解整篇文章了,這樣也隨之提高了閱讀能力。
3.2.6課外時間盡量多看些課外讀物或英語報刊雜志,多讀故事類、幽默笑話類材料,以便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另外,可以輯一些英語諺語、警句等(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這樣在擴大自己知識面的同時激勵自己發(fā)奮學習。
3.2.7多說英語、多背課文、培養(yǎng)語感;多寫英語、鍛煉自己的組詞造句能力;課余時間要多與老師交流,解決遺留問題,堅持勤學好問。
4.嚴格要求、及時督促為了有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老師平時要注意嚴格要求學生,及時的檢查督促,這樣才能保證把嚴格要求落到實處。 加速學生適應熟悉高中英語學習的進程,如提出了預習的要求,要有明確的任務要求他們去完成,然后老師還要檢查。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聽寫單詞、短語等檢查。這些,對教師來講的確花費了很多時間,但對學生來講則是十分重要的。對那些自控力較差、未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來講嚴格更為重要。有了踏踏實實的學習態(tài)度,再加上教師嚴格管理、具體指導和及時的督促檢查與落實,學生很快會適應高中的英語學習。
總之,高一起始階段的教學需要耐心和恒心,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只有扎扎實實的打好基礎,實現(xiàn)初中英語到高中英語的平穩(wěn)過渡才能全面提高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學生的英語水平才會有更大的進步和新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