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振莉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118-02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是指群文閱讀教學行為,更具體的說,是指一種新的閱讀教學方法,這種閱讀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是指根據一篇課文,老師提供相關的多篇閱讀材料讓學生進行相關閱讀的教學活動。群文閱讀也是近年語文教學中出現的新名詞,它是教師選擇教學資源材料、學生閱讀、師生多元交流的一種形式。它既是對傳統(tǒng)閱讀形式的一種傳承,也是一種補充和提升。只有當教師正確地認識群文閱讀的本質,準確定位群文閱讀在整個語文教學中的位置,才能讓群文閱讀真正發(fā)揮其優(yōu)勢,成為語文課程資源中的重要內容。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群文閱讀呢?下面談談自己的有關思考。
1.加強對群文閱讀的認識
因為群文閱讀是近幾年才興起的一種閱讀教學方法,我們就有必要認真理解群文閱讀的有關概念和知識,群文閱讀是在一定時間空間內,探索性地閱讀一組相關聯的文章的閱讀方式。其閱讀的資源更加豐富并具有內在聯系,閱讀的環(huán)境更趨于生活化,富有真實性,閱讀的機會有更多的選擇性,閱讀的方式更符合學生個體實際,閱讀的理解有更廣闊的表達空間。 群文閱讀教學,其目的在于通過一組群文的學習,為學生營造生活化、原生態(tài)的閱讀情境,提供更為豐富而多樣的閱讀資源,通過多篇有關聯的文章的閱讀,使學生掌握生活化閱讀的基本方法,在探索性的閱讀實踐中,使學生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升。基于語文實踐能力、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理念,群文閱讀在與傳統(tǒng)的閱讀、與單篇閱讀的比較中,其優(yōu)勢才更為明顯。
但是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群文閱讀的主體是學生。明確閱讀與閱讀教學的內涵,能讓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摒棄無為的教學引導、講授,選擇更好的閱讀和閱讀教學方式,把更多的時間還給閱讀,還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閱讀實踐的機會,從而進行真正的原生態(tài)的閱讀,形成閱讀能力。 群文閱讀,增加了單位教學時間內學生的閱讀量,豐富了一定主題關聯下的閱讀內容,也為能更充分全面地訓練學生信息收集處理能力,深入研討文本、比較閱讀、分析鑒賞等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群文閱讀的主人,享受群文閱讀的"福利"。
2.加強群文閱讀文章的搜集
既然我們已經認識到群文閱讀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有這么重要的作用,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又如此有限。而群文閱讀能把各種教育資源整合,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地進行德育滲透,將閱讀養(yǎng)料內化為學生的道德、人格。因此,我們應該花大力氣去搜集一些和課文有關的群文閱讀材料,即和課文有關的文章。如何搜集和開發(fā)群文閱讀的素材呢?
一是可以依據同一主題,搜集相關文章。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中,通常每一單元的課文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其開發(fā)空間非常廣闊。因此,教師在實施群文閱讀時,不妨圍繞這一主題進行多元開發(fā)。首先以教材的單元主題為基準,在整合教材的同時對教材進行補充,使得學生對該單元的話題產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認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在知識教育的同時也全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不僅要結合同一單元的《記金華的雙龍洞》《七月的天山》這幾篇課文對祖國美景進行贊揚,同時還要圍繞祖國美景這一主題進行素材開發(fā),補充《黃山記》《壺口瀑布》《石林》這3篇文章,學生對其進行賞析,體會我國河山壯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初探.闊、風景秀麗之美,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自然風景的保護觀念和意識。
二是可以依據同一作者,搜集相關文章。名家的各篇名作常常分散于不同階段語文教材中,學生對作者的了解通常零散而片面,不能形成一個整體而完整的映像,導致知識體系的建立也存在缺陷。依據同一作者開發(fā)素材,將其代表作品進行整合,通過對同一作者的文章進行群文閱讀,方便學生了解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感受作者的寫作風格,使名家的精神光輝照耀學生成長之路。例如,在學習李白的詩歌《靜夜思》時,補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望廬山瀑布》和《贈汪倫》這幾首詩進行群文閱讀,對比《春夜洛城聞笛》和《靜夜思》都是抒發(fā)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差異;體會《望廬山瀑布》中作者磅礴大氣的語言風格,感受《贈汪倫》中作者抒發(fā)親友離別之情和思念之情的異同等等。
3.加強群文閱讀落實的有效措施
有了對群文閱讀重要性的認識,有了一些相關文章的準備,并不能說就搞好了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這些準備都還只是基礎。在群文閱讀具體實施的階段,我們還要認真思考如何有效的組織,才能夠讓群文閱讀有效實施。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于一些教師對群文閱讀理解不夠透徹,從而導致了教學目標不清晰、課堂秩序混亂等現象,這些都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想使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地實施,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改善。
一是讓學生做好預習工作。群文閱讀教學和其他的閱讀教學不一樣,它是引導學生通過對幾篇不同文章的學習來完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因為群文閱讀打破了原來的一節(jié)課一篇文章的局限,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從而影響教學進程。為此,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首先,在布置家庭作業(yè)的時候,可以將預習課文也加進去,并且還要讓家長簽字。其次,教師在讓學生預習的時候要告訴學生預習的是哪幾篇文章,并讓學生再搜集其他的相關資料。最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通過查資料和查字典的方式自覺解決文章中出現的難以理解的問題。 二是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所以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如在學習《慈母情深》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讀之前學過的《地震中的父與子》《"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兩篇文章,并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仔細比較這三篇文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教師則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指導,在激發(fā)學生閱讀思維的同時,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
盡管群文閱讀是近年才興起的閱讀教學方法,但是因其對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良好提升,已經收到越來越多語文教師的喜歡。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積極探索群文閱讀教學的有關理念和方法,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全面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