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宇 徐濤 劉莉 陳新龍 王兵 王銳 可家醫(yī) 熊雪嬌 毛俊麗 何丹丹
納洛酮治療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
王宏宇 徐濤 劉莉 陳新龍 王兵 王銳 可家醫(yī) 熊雪嬌 毛俊麗 何丹丹
目的 研究分析納洛酮治療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30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A組16例與B組14例,2組基礎治療均相同,B組患者加用納洛酮。結果 B組總有效率、動脈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患者應用納洛酮治療療效顯著,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納洛酮;Ⅱ型呼吸衰竭;臨床療效
近些年來,關于如何做好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始終是醫(yī)學關注的焦點之一。本院通過觀察分析納洛酮治療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有一定的發(fā)現(xiàn),現(xiàn)將有關資料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湖北省鄖西縣中醫(yī)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30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歷資料,分為A組及B組。其中A組16例,男11例,女5例,平均(71±4)歲。B組14例,男9例,女5例,平均(72±5)歲。對比分析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治療中,通過進行抗感染控制治療,并在較低流量的吸氧中,氧流量為2L/min,吸氧中應用鼻導管給氧法。采取止咳化痰的治療中,對患者通暢氣道進行保證,正確維持患者水電解質的平衡,注重患者營養(yǎng)支持的一種綜合治療。B組患者在基礎治療的同時,應用納洛酮注射劑進行治療,并結合
0.8 mg的首劑負荷量,在20mL的生理鹽水中加入,選擇靜脈推注,1.6g納洛酮注射劑通過在250mL的生理鹽水中加入,1天1次,連續(xù)使用3d。
1.3 觀察方法 對比2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動脈血氣。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A組患者和B組患者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分別為(6例、2例、8例、53.3%)、(8例、6例、2例、87.5%),2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2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分析(PaO2、PaCO2、SaO2)變化情況 B組動脈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變化(x±s)
Ⅱ型呼吸衰竭產生之后,患者體內中的β-內啡肽含量將會處于一種不斷增高的狀態(tài),同時β-內啡肽含量同樣也是一種呼吸抑制劑,它參與了呼吸衰竭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在各種應激情況下如缺氧、休克等,β-內啡肽均大量釋放,其生物學效應是抑制呼吸,并參與間質性肺水腫的形成,使缺氧進一步加重[4-7]。
納洛酮往往是羥二氫嗎啡酮存在的一種衍生物,有著較強的親和力。在拮抗的直接有效參與中,阻止β-內啡肽類物質和受體結合,對呼吸抑制有何反轉的作用,在興奮呼吸狀態(tài)中,將肺間質的水分積聚減少,并將肺的分流減輕。納洛酮在血腦屏障的透過中,一方面通過阻斷對β-內啡肽參與呼吸抑制,另一方面避免惡性循環(huán),及時的改善低氧血癥,進而對二氧化碳的滯留進行改善,將意識的恢復進行促進[8-9]。
本院通過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應用納洛酮治療,研究結果表明, A組及B組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分別為(6例、2例、8例、53.3%)、(8例、6例、2例、87.5%),2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總有效率、動脈血氧分壓、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因此,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患者應用納洛酮治療療效顯著。本研究,一方面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一方面依據(jù)于本院的實際情況,研究中的不足,還望指正。
綜上所述,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患者應用納洛酮治療療效顯著,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規(guī)范[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7,20(4):199.
[2]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第6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35-137.
[3] 陳天鐸,董晨明.納洛酮對心肺腦復蘇作用的評價[J].急診醫(yī)學,2000,9(1):5-7.
[4] 孟慶林.納洛酮的藥理和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急救醫(yī)學,1994,14(1):封2-封3.
[5] 史菲,酆孟潔,陶維華.血清胱抑素C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行機械通氣患者的預后評估[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1(23):2912-2914.
[6]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7] 陳英華,張立軍.無創(chuàng)輔助通氣聯(lián)合納洛酮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療效[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6):1041-1043.
[8] 黎小惠,葉彬,黃瑞珠.納洛酮與無創(chuàng)呼吸機聯(lián)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呼吸衰竭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西部醫(yī)學,2014,26(2):172-174.
[9] 洪原城,范洪濤,林大東,等.納洛酮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意識障礙大鼠血清和腦脊液胱抑素C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0):2317-231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9.091
湖北 442600 湖北省鄖西縣中醫(yī)院(王宏宇 徐濤 劉莉 陳新龍王兵 王銳 可家醫(yī) 熊雪嬌 毛俊麗 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