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媚
摘 要:翻轉課堂是伯格曼和薩姆斯為缺課學生而創(chuàng)設的教學模式。通過使用翻轉課堂,教師不再需要整節(jié)課講授,學生也不用一味的做筆記,而是通過參與教學活動來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維基百科將“翻轉課堂”描述為“使用任何可利用的技術使教師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以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時間的混合式學習的形式”。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數(shù)學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與進步,計算機在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中已經(jīng)被廣泛使用,利用計算機可以為高中數(shù)學教學實現(xiàn)“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所謂的翻轉課堂就是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選擇學習的時間。
一、翻轉課堂的概念以及教學特點
1.翻轉課堂的概念翻轉課堂就是采取先進的、積極的、活潑的教育教學理念輔助于科學有效的多媒體技術手段以及切實可行的教學形式以使課堂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的教學業(yè)務水平得到提高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2.翻轉課堂的教學特點第一,利用的資源豐富。翻轉課堂的宗旨就是把一切有利于教學的資源、信息、技術、方法、設備都好好加以利用以達到使教學效果突出、使學生樂學的目的;所以說,翻轉課堂所利用的資源很豐富。第二,以學生為中心。翻轉課堂打破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角的授課模式,力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一切的一切都為學生學習服務;都以學生為中心,老師教學、教學資源利用都以學生為中心,老師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制定相對應的教學計劃、作業(yè)內容,科學合理地擬定考評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fā)揮出自己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能力。第三,教師授課時間減少,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增多。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占據(jù)絕對主角的地位,一切都要聽老師的,老師講什么就是什么,這叫尊師重教;而翻轉課堂卻不一樣,它給學生爭取了更多的權益、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教師課堂教授時間變少,換之是學生更多的自主思考和積極有效的互動。
二、翻轉模型與數(shù)學學科有效結合的可行性
《全日制普通高中數(shù)學新課標標準》指出,數(shù)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shù)量關系的科學,是刻畫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的科學語言和有效工具,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模仿和練習,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shù)學的方式。
1.數(shù)學學科的特性為翻轉提供了可能。數(shù)學學科有著條理清晰的知識點、較易掌控的步驟以及便于學習內容專題分配的特性。翻轉課堂給高中數(shù)學教學提供了一個好的教學模式:教師將重難點、疑點等加入到視頻中,學生在課前通過一個概念、一個例題就學習到數(shù)學概念和原理的知識,在課上教師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及時給學生講解習題,增加學生和教師間面對面的交流,解決解題時間不足的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預習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學習。
2.翻轉模式本身對數(shù)學教學有著吸引力。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在課上書寫大量的公式、定義、圖形等時,學生無所事事,學生的時間利用率低下;課后習題中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生在解題時因無人解答而困惑,達不到深化理解,更談不上鞏固知識。翻轉課堂模式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wǎng)絡通訊技術讓學生在課前全感官的獲得信息,對概念構成完整、正確的認識,形成對數(shù)學知識的正確認識;課堂時間要求學生聯(lián)想記憶課前理解的概念來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有助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促進知識的建構與長時間的保持;師生間的互動反饋導致更高層級的參與,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
三、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
以下是我針對課本中某一章節(jié),在兩個實驗班級中分別使用翻轉課堂和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
1.“活”——微課。制作微課,也就是結合學習內容制作一個短小精悍的微視頻,力求將學習的難點、疑點在7—10分鐘時間內做一個合理、正確的提示和引導,讓學生對知識點產(chǎn)生直觀的記憶,同時便于反復播放學習。
2.“圖”——任務。為了便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拓展學習方向,制作學習導圖,讓學生能夠以更高的視角審視當前需要學習的內容,明確學習任務、學習流程和知識體系,其特點不同于微視頻,學習效率高于微視頻。
3.“實”——講義。翻轉課堂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種新的嘗試,在實施翻轉的同時,還要兼顧學習效果,所以講義是將學習內容落到實處的最好載體。講義中給出的問題要源于課本,體現(xiàn)在微視頻和學習導圖中,讓學生能夠按部就班地落實課本知識,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協(xié)”——交流。分組協(xié)作能夠鍛煉學生之間相互協(xié)作的意識和能力,還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掌握新知。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提出什么樣的問題至關重要,直接就系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提出自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組內先進行交流,不能解決的請教師點撥,將知識內化。
5.“內”——解惑。內化新知在這個階段到了強化鞏固時期,課堂的答疑解惑好比固化劑,可以讓學生在大腦中扎實地形成記憶。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做成演示文稿,并用ppt展示提出的問題。當學生看到自己的問題時,便是平時聽課時注意力集中程度的10倍以上,以這種形式解決問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四、翻轉課堂的不足之處
1.翻轉課堂需要學生課前充分的自學,而一些中職學生往往缺乏學習的自主性,不愿自學,影響了課上知識的內化,出現(xiàn)了明顯的兩級分化現(xiàn)象:課前自學充分的學生,課上積極參與組內活動,踴躍回答問題,而沒有自學的學生則依賴性較強,不開口,不動手。
2.翻轉課堂教學在高中低年級中進行可行性研究,教學效果不好體現(xiàn),因為學生的學習效果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做出評價。
五、結語
翻轉教學模式的應用是可以提高個人的學習興趣,但是單純的依靠網(wǎng)上的理論學習還是不行的,最重要的還是課外與課上的結合。數(shù)學這門課對學生的動腦動手計算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光看是不夠的,還是要多多練習。
參考文獻:
[1]吳華,孫麗梅.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01).
[2]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08).
[3]何文濤.翻轉課堂及其教學實踐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2014(04).
[4]陳怡,趙呈領.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設計及應用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