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待軍
【摘要】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拓展性教學,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拓展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和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拓展課堂教學內容,開發(fā)實踐體驗,開展有效的初中語文拓展教學手段,創(chuàng)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平臺。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拓展性教學 能力訓練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我國對于技能型人才和素質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地增強,培養(yǎng)這方面的人才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協(xié)同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處于九年義務教育的初中語文教學是初中階段的基礎公共課程,具有重要的教育地位,初中語文老師應該充分剖析新課程標準對于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要求,在認真反思已有課程改革成果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初中語文拓展性教學探索,并將研究成果付諸于實際教學工作,有效的促進語文教學的良好發(fā)展。
一、初中語文拓展性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拓展性教學,可以充分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組織學生開展語文能力的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為開展拓展性教學提供更多的機會,具體的講,拓展性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主要表現(xiàn)為:
1.1探尋課堂教學的實踐效果
在初中語文課堂開展有效的拓展性教學,可以認真探尋課堂教學內容的實踐效果,從而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掌握語文綜合運用能力。保證“拓展性教學”成果真正植根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氛圍中,實現(xiàn)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所展現(xiàn)的核心價值觀,推動課堂教學沿著切實可行、注重教學內涵和發(fā)散思維的教學目標開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真正保證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開拓性思維,滿足教師對于拓展教學思路、解放學生思想的要求,推動語文拓展性教學的有序進行。
1.2拓展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拓展性教學的核心價值就是開拓學生的語文能力訓練。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拓展性教學倡導將學生納入到課堂教學的核心位置,凸顯他們的課堂主體地位,通過學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成果的反饋信息,經過分析和研究,采取一定的教學措施充分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和寫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拓展性教學能夠真正實現(xiàn)學生與課本的交流互動,培養(yǎng)學生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去朗讀體會,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積累豐富的語文基礎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訓練,創(chuàng)作個性化文章。
1.3提高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是滿足實現(xiàn)學生多元化的學習目標,加強他們跨領域的學習能力,積極拓展語文課堂教學的空間,從而能夠提高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通過開展拓展性教學工作,使學生能夠真正將語文課堂教學知識運用到社會生活中,通過生活常識和社會經驗去體會驗證課堂教學內容,做到了課堂教學的延伸,也保證了語文教學內容的實際應用。通過初中語文拓展性教學活動,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語文實踐活動中,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性,培養(yǎng)學生的開拓精神。
二、初中語文拓展性教學的實施策略
在初中語文課堂開展拓展性教學,需要遵循課堂實踐原則,采取多種課堂拓展教學手段,創(chuàng)建自主、探究學習的平臺,確保初中語文拓展性教學的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2.1拓展課堂教學內容,開發(fā)實踐體驗
通過豐富的拓展性教學內容,可以幫助學生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讓他們更好地了解與語文相關的各種事物,提高了語文教學的實踐性。
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開展有效的拓展性教學,必須充分遵循拓展課程實踐原則,教師必須充分解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情感,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制定初中語文拓展性教學案例與實踐方案,開設具有實踐體驗優(yōu)勢的學科拓展課程,滿足具有開拓思維的學生繼續(xù)學習和深造發(fā)展的需要。
拓展性教學可以向學生的實際生活拓展延伸,貼合學生的生活,增加他們的學習體驗。比如,在講到《我的母親》這節(jié)課,設計學生去成為文章中的主人公,切身體會文中所要表達的情感,當你看到自己的母親在深夜里為自己做鞋底時,你會怎么想?經過學生之間的思考和討論,使學生懂得母愛的偉大,學會體諒和孝順母親。再比如,講到《愚公移山》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當下我們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遭受的環(huán)境污染,引導學生從發(fā)展的角度來分析看待問題,把自己當成治理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思考應當如何去保護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2.2開展有效的初中語文拓展學手段
新課程改革,對于初中語文拓展性教學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要求我們初中語文老師必須充分掌握多種拓展教學手段,開展行之有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提取和運用來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鍛煉學生對于文本知識的理解水平。教師通過調整和整合來培養(yǎng)學生有效的整合策略,實現(xiàn)課堂教學內容的最優(yōu)化組合。教師通過感悟和深化來發(fā)散學生的邏輯思維,引導學生與課本交流對話,充分挖掘文章主題,升華思想。
首先,教師可以開展體驗性教學手段,增加學生的生活體驗,升華自己的個人情感。語文課堂外的自然景觀是大自然對人們的饋贈,所以,教師可以帶學生走出課堂,去觀察大自然中的花紅柳綠,萬物百態(tài)。在親近大自然的同時,讓學生深深地體會自然的美好,抒發(fā)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活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增添他們的寫作素材,提升學生的語文感知能力。
其次,教師可以采取語文辯論賽的形式開展拓展性語文教學。教師設置一個具有爭議性的話題,這個話題一定要是學生所感興趣的,然后將學生分成正反兩個小組,在他們做好充分的辯論準備之后,開始進行辯論。雖然這個形式對于初中生來講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它卻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能夠敢于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能力。
最后,教師可以采用排練小話劇的開展拓展性語文教學。在講《皇帝的新裝》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來扮演文中的人物,設計臺詞和動作,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還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互助交流,挖掘了他們的交際才能。
2.3創(chuàng)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平臺
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具體到初中語文拓展性教學中,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組建科學的學習小組,引導學生自主體會課堂教學內容,然后在小組談論中分享交流,鍛煉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在小組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即是學習內容的發(fā)起者,又是學習成果的分享者,還是學習討論的參與者。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內容與小組討論活動的充分結合,可以發(fā)揮拓展教學的最大效能。
學生交流合作的過程也是學生對學習資源有效整合的過程,通過相互的討論交流,大家各自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個基礎之上,學生可以總結歸納討論的中心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并且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符合學習內容的思想知識來整合,提升自己的學習空間。此外,在合作學習中讓學生形成一個集體意識,體會到集體力量的偉大,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遇到什么難題,可以尋求班集體的幫助,讓大家共同提高,共同發(fā)展。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的引導下,初中語文課堂將引來新一輪教育人才培養(yǎng)方式的變革高潮,也注定是初中語文拓展性課堂教學的重要階段,只有充分認識到拓展性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的基礎上,從教學內容、手段、合作探究等方面加強實施策略,讓拓展性教學落實到初中語文的各個方面,才能保證拓展性教學的實戰(zhàn)成果得到貫徹執(zhí)行
參 考 文 獻
[1]章新其.初中語文拓展性課程有效開發(fā)的三個原則[J].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2016(Z1)
[2]張曉星.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改進措施分析[J].文理導航(上旬).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