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摘 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經常帶幼兒接觸大自然,激發(fā)其好奇心與探究欲望”?,F(xiàn)如今的孩子見慣了城市里的高樓大廈,卻很少有機會與大自然親近,他們有許多名貴的玩具、精致的圖書,卻很少有機會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他們不認識稻谷,分不清麥苗和小草,對于各種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和生長過程更是知之甚少。如何把孩子從水泥地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投身到泥土的芳香,種植園地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基地。在種植園地中,有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體驗,也有孩子們的秘密、快樂,更多的則是孩子的收獲與進步!如何高效地發(fā)揮種植園地的教育價值呢?
關鍵詞:種植園;幼兒教育;自然;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5B-0022-01
一、將自然帶入課堂,將情景融入學習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禁錮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與想象空間,幼兒園的種植園地可以讓幼兒自由探索、發(fā)現(xiàn)植物的生長奧秘,使幼兒的生活生動有趣,豐富多彩。在這里幼兒可以觀察自己感興趣的植物,并有所發(fā)現(xiàn)和思考。同時,教師又能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活動情景,有效引導幼兒觀察、感知、探究、實驗和思考分析,給幼兒充分、自由的探索空間。我們利用種植園地,讓幼兒種植辣椒、黃瓜、大豆等常見的蔬菜,在種植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了解一些植物生長的常識,教會他們如何照顧植物,積累種植經驗。如在《草莓寶寶要過冬》的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們開動腦筋討論如何讓草莓寶寶在寒冷冬天不受凍,讓它也能暖暖和和過冬,怎么辦呢?幼兒展開了討論:有的幼兒說給草莓蓋上稻草;有的說給草莓蓋上塑料薄膜;有的說在草莓的旁邊放上一些煤灰……討論后,讓幼兒們選擇不同的材料為草莓過冬,在操作過程中大家齊心協(xié)力,互相合作。在做好這一切之后,每天早晨來園或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總不忘到種植園地看看草莓的生長情況,當看到嫩綠的芽兒冒出來或者新長出一片綠葉的時候,孩子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你知道嗎?我們的草莓保暖成功啦!今天又長出了一片新葉子!”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讓幼兒通過體驗和參與,逐漸了解水分、養(yǎng)分、陽光等與植物的關系,自然地獲得植物生長的簡單規(guī)律。同時,在實施中教師可以運用猜謎、講故事、設疑等多種方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如給幼兒猜草莓的謎語、講狗熊掰棒子的故事等,將情景融入學習,提高了幼兒學科學的自信心,也讓我們認識到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就是我們最為寶貴的教育資源。
二、在種植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植物的生長是一個需要耐心等待的過程。各種植物在孩子們的期待中一天天長大。在觀察種植園地時,孩子們養(yǎng)成了等待和記錄的習慣,每位幼兒人手一本種植記錄本,記錄著植物的點滴變化,在記錄中孩子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植物生長的有趣現(xiàn)象——蘿卜開的是大白花;油菜、青菜開的是黃花;蠶豆開的是粉色的花;花謝了,有的結籽、有的結豆莢:我們平時吃的土豆是在泥土里挖出來的,又是種子……同時,結合班中開展的主題活動《有用的植物》進行教學,找到了主題活動和種植園地的結合點,發(fā)揮了種植園地的作用。孩子們了解到除了泥土培育蔬菜的方法,原來還有各種栽培蔬菜的方法,如:溫室培育、無土栽培,了解了一些種植蔬菜的新方法,關注到新技術在蔬菜培植中的運用,開闊了眼界!
三、在種植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每個幼兒都有自我表現(xiàn)的需求,在活動中孩子的表現(xiàn)非常積極,對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充滿自信。根據這一特點,每天我們都會在晨間談話或是小活動中讓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在種植園地的發(fā)現(xiàn),每到這時,孩子們的發(fā)言都是特別積極,“我的空心菜長得綠油油的,可漂亮啦!”“我的西紅柿可真紅,我好想去親親它喲!”“我的茄子變成紫色了,過幾天就能熟啦!”……這些帶有幼兒觀察的愉悅表達,為他們積累了感性經驗。其次,還可以引導幼兒用圖畫的形式記錄每天的觀察情況,畫在圖畫本上,并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多種形式的活動不僅滿足了幼兒講述、交流的需要,在整個活動中還培養(yǎng)了幼兒從小愛生活、愛自然、愛護植物的情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幼兒求知欲。
種植園地作為大自然的一個縮影,有著獨特的教育價值。每個孩子都可以從中享受到真實的體驗,獲得直接的經驗,從而萌發(fā)科學探究的興趣,教師應充分利用種植園地向孩子們提供空間、材料、機會,引導孩子們注周圍生活和環(huán)境中常見的事物,發(fā)現(xiàn)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正如《3~6歲兒童學習和發(fā)展指南》中提到的“和幼兒一起通過戶外活動、種植和飼養(yǎng)活動,感知生物的多樣性和獨特性,以及生長發(fā)育繁殖和死亡的過程”。種植園地給了孩子們一個參與種植,觀察與發(fā)現(xiàn),付出與收獲的自由空間,也成了我們幼兒園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1]趙黎.談種植活動對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J].好家長,2015,(28).
[2]范小艷.幼兒園本土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研究[J].新課程,2015,(10).
[3]計彩娟.“養(yǎng)植”活動:一項課程資源開發(fā)的嘗試[J].上海教育科研,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