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利紅
在學生對英語的學習中,口語是檢驗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一個重要指標,所以口語教學也成為英語教師應該重點關注的內容,學生具有一定的口語技能也可以提供其對外的交際能力。本文就針對如何提高初中英語口語的教學效率進行分析闡述。
針對初中生的特點,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是一項比較艱巨的任務,雖然在小學或者幼兒園階段一些學生對英語有了基本認知,但也僅僅是表面上的知道,從初中便開始對英語進行系統(tǒng)學習,所以初中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階段,正確的口語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對英語進行正確運用,并通過英語口語交流提高對英語的認知。
一、設計任務,引導口語練習
在英語口語課堂上,教師應該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中心,教師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通過設計各種師生交流或者生生交流的口語交流任務,實現(xiàn)任務型教學方式。這些口語任務可以增加學生進行口語練習的機會,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的中心位置體現(xiàn)出來。這樣的方式對教師的要求也很高,整個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引導學生、鼓勵學生,使其堅持完成全部口語練習任務。任務完成的時候,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也被調動起來,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從而也促進了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鼓勵發(fā)言,注重過程評價
由于初中生的天性,不喜歡課后留過多作業(yè),喜歡更多玩的時間,對于相關文章或者段落的背誦更是不喜歡。因此,筆者就采取以下鼓勵措施,注重對過程的評價,使學生保持對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比如,根據學生在口語課上的表現(xiàn)獲得的口語幣情況,制作兩張電子表格,表一統(tǒng)計學生一周得到口語幣的數(shù)量,表二為總表,記錄每個學生學期末總的口語幣數(shù)量。在口語課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幾個口語學習小組,學生可以根據發(fā)言的質量,得到1~3個口語幣,發(fā)言效果最好的是3個口語幣;積極發(fā)言,但是內容有欠缺的是2個口語幣;得一個口語幣的情況是也有發(fā)言,但是內容一般。結果可以每周總結一次,一周內得到口語幣數(shù)量在前10名,并且相比上周進步最快的5名學生可以獲得下周免背誦制定段落或者對話的資格;而對于平時英語成績本身就比較差的學生,不能按照這個規(guī)定來,教師可以靈活對待,對他們實行特殊政策,如果他們連續(xù)幾周得到的口語幣數(shù)量總和達到一周得幣數(shù)量在10名學生的得幣數(shù)的平均,下周也可以享受免背誦制定內容的資格;連續(xù)四周得幣數(shù)量在前5名的學生,下個月可以得到免背誦制定內容的資格。最后期末,學生得到口語幣數(shù)量的總和,可以計入期末考試成績中,以此來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練習英語口語。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