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寧
摘要:學生獲得知識最原始的動力是對知識本身存有濃厚的興趣,音樂的學習亦是如此,要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先要讓學生對音樂產生極大的熱愛。在具體的音樂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如何運用相關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夠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得音樂知識,提高音樂素養(yǎng)呢?作為音樂學科的教師,我們必須具備深厚的專業(yè)知識和音樂技能,并且能夠熟練的駕馭課堂教學,再加上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相信學生的音樂知識會學得很扎實,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也一定會得到提高。
關鍵詞:音樂教學 ?音樂素養(yǎng) ?新課程標準 ?興趣 ?專業(yè)知識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209
音樂學科的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音樂教學要做到以聲傳情、而后以情育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幫助學生體驗多角度、多渠道的情感,使學生通過音樂感受美,提高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使他們愛上音樂、學習音樂并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好生活。作為一名專業(yè)的音樂教師,必須要具備扎實的音樂教育的基本功,準確把握不同年級學生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教材,領會教材重難點,在輕松愉快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一、 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
在教育界流傳著最普通卻極其有道理的一句話: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也就是說,如果想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教師首先要具備深厚的音樂素養(yǎng)和嫻熟的教學能力。筆者認為音樂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音樂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音樂素養(yǎng)
音樂教師具備的音樂素養(yǎng)實際上指的是教師對于讀譜、視唱、聽音、節(jié)奏、和聲、音樂欣賞等音樂理論的掌握。音樂學科比起其他基礎學科而言,專業(yè)性更強,所以,要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教師要不斷學習音樂專業(yè)知識,掌握扎實的樂理知識,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把這些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讓學生可以用這些理論知識來欣賞音樂、領悟和感受音樂的美妙,而不是機械的唱唱歌。
(二)音樂教師必須具備過硬的專業(yè)技能
在掌握基本的音樂理論的同時,音樂教師還應該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在教學中,比較常用的專業(yè)技能有即興伴奏、聲樂和合唱指揮等。教師要熟練的掌握鋼琴、手風琴等伴奏樂器,在學生練習合唱的時候通過指揮幫助他們正確把握音樂節(jié)奏,這樣既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
(三)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熟練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每個學科的教師都要具備一定的課堂駕馭能力,但是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音樂課堂教學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樂課堂教學應當是有激情的,如果教師語言簡潔風趣,親切和藹,語調抑揚頓挫,輕重適當,學生就會在這種情感的感染下,很快進入問題情境。
另外,教師必須能夠根據(jù)各種條件的變化,靈活選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要努力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直觀,也可以多種教法并重,提高教學質量。
二、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教師除了要用專業(yè)的音樂知識和自身的教學魅力去感染學生之外,還應該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
(一)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當?shù)慕虒W情境
情境教學是我們的音樂教學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比如在學習有關春天的音樂內容時,我提前把教室布置成一個春意盎然的世界,到處都充滿著鮮艷的色彩,多媒體屏幕上呈現(xiàn)出一片鮮花盛開的大自然的畫面。學生仿佛置身在充滿著鮮花、綠草和大樹的環(huán)境中,他們的想象力被激發(fā)出來,學習興趣濃厚。借助學生被激發(fā)的濃厚興趣,再讓學生打開課本,有感情地朗讀歌詞,然后教師為學生配上鋼琴伴奏,這樣學生學起歌曲來,熱情更加高漲,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教師要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身心愉悅
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素養(yǎng)的教學要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通過節(jié)奏游戲,聽音摸唱、歌曲教學、聽寫競賽等方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防止枯燥的理論教學,在聽音練習上要以感受樂音為主;在音樂欣賞上要以陶冶情操為主;在音樂思維上要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為主,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多做練習,多動手,多實踐。
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的階段,對新鮮的知識和事物都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而且樂于進行主動的探究和體驗。因此,音樂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備課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設計,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形式來開展音樂教學。
(三)教師要通過生動形象的示范,加深學生印象
教師的示范在音樂課的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學習一首歌曲,教師標準的示范比多媒體反復的播放效果要好的多。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完整的、標準、反復示范給學生,讓學生聽、看、模仿,老師再加以指導,使學生加深印象。這對于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和音樂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總之,音樂教學是激發(fā)學生熱愛音樂、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最重要的途徑,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理解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具體要求,恰當把握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教學方法,用教學魅力感染學生,讓學生具備基本的音樂素養(yǎng),并使音樂始終伴隨著他們的美好人生。
參考文獻:
[1]陳婕.淺談歌唱教學與欣賞教學中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導學,2013(2).
[2]孫理蘭.彰顯學科人文精神構建人文課堂——新課程標準背景下音樂教學之淺見[J].教育教學論壇,2010(33).
[3]畢武勝.論音樂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新課程標準實施十年回顧[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
[4]朱曉艷.音樂課開放性教學的幾點體會——新課程標準要求下開放性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