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琦
摘要: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人才、科教興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先進的校園文化可以起到規(guī)范、熏陶、啟迪的作用,也可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制約和規(guī)范,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道德品質、心理人格及行為習慣,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本文對新課程環(huán)境下的中學校園文化建設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校園文化 ?班級 ?培訓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203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校園文化建設成為新課程實施的重要基礎。當前,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意識到校園文化的重要性,并積極展開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校作為知識的傳播地,形式、功能隨著社會的變遷而變遷,但對文化的傳承、塑造從未改變過。新時期賦予校園文化新的使命,已經成為中學提升綜合實力的重要目標之一。
一、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功能
(一)教育管理功能
教育管理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在教學過程中,面對教育對象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能夠正確引導被教育對象的價值觀念,使其健康成長;另一方面,校園文化能夠為校園營造一種特殊的氛圍,這種氛圍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師生的意識和行為,這是學校硬件無法辦到的,可以說是對學校硬件的補充。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下,教師有了人性化的育人場所,而學生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二)凝聚導向功能
校園文化能夠使學校成員趨向共同的價值追求。一所學校所共有的精神追求,對成員之間具有無形的、不可低估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具有了相同的價值觀念,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認同感,進而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團結是校園的一部分,團結能夠讓學校煥發(fā)新的精神風貌。一個具有良好校園文化的中學,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會互相尊重、團結友愛,這樣的環(huán)境能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三)陶冶激勵功能
青少年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的,他們的一些品質與學校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很顯然,良好的校園文化會對中學生的道德品行產生重要影響。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將會使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具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沐浴這種文化氣質,自覺接受校園文化的熏陶,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與學校整個文化氛圍相互吻合的道德風尚、行為習慣。
二、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施策略
(一)高度重視中學校園文化建設
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教育行政部門要重視中學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程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價值觀念,促進其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優(yōu)秀的接班人。我國教育部門要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將其納入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之中。第二,中學領導要以校園文化建設為目標。中學領導是學校的掌舵者,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實施者。中學領導要立足于實際,積極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第三,中學教師要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己任。教師是校園文化的主要建設者,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扮演著主要的角色,所以教師不僅要緊抓教學工作,還要將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工作的一部分。
(二)以學生為本,加強中學校園文化建設
以學生為本,就是以學生的根本利益為出發(fā)點,校園文化建設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觀念。第一,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學生主動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會不斷強化主體意識,感受到自己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人,在建設中獲得發(fā)展。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參與的渠道,提高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參與度,為他們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第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前提。校園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主要有學習設施、教學設施、生活設施等,都要進行人性化設計,盡量滿足學生的需求。在制度建設上要以學生為本,制定和執(zhí)行要人性化,體現(xiàn)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和諧關系。
(三)搞好班級文化建設
首先,根據實際情況,突出班級的文化特色。班級文化建設不是對其他文化的簡單移植,而要真正從班級實際出發(fā),在班級內形成特色文化。要立足于學校實際,借助傳統(tǒng)、校風、學風來建設班級文化。一所學校在長期發(fā)展中會形成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特質具有強大的磁力,正所謂“潤物細無聲”,這種精神財富是班級文化建設的立足點。其次,美化教室環(huán)境。教室是學習的場所,也是學生心靈慰藉之地,學生的學習方式、價值取向都與教室息息相關,所以要美化教室,陶冶學生情操,激發(fā)學生互相關愛、互相學習的潛在品質。第三,抓學習、促德育。學風與德育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學風不僅制約學生的行為、習慣,還影響學生的道德品質發(fā)展。學風建設是德育工作的基礎,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品德教育。要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要積極利用班干部的帶頭作用,帶領班級自覺維護優(yōu)秀的學風,營造積極進取的學習氛圍。
(四)加強學校領導和教師培訓,提升各方面素質
學校領導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責任人,起到統(tǒng)領全局的作用;中學教師是校園文化的主要建設者,承擔著建設者、服務者的角色,而且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最密切,對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學校領導和教師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角色,必須對其進行必要的培訓。領導素質得到提升,能更好地把握辦學思路,抓好大局全局,樹立正確的建設方向;教師素質得到提升,方能更好地發(fā)揮主導作用,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開展。一方面要進行集中培訓,提升理論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強實踐研修,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校園文化建設,能讓中學生感受到濃郁的人文氣息,并陶冶情操,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其學習、生活,為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祖亮.學校文化建設的動因分析、價值闡釋及策略突破[J].教育科學論壇,2015(14).
[2]祝長水.優(yōu)化校園“育心”環(huán)境 建設育人特色文化[J].中國教育學刊,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