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萍
作文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nèi)容用文字表達出來。
而閱讀教學是作文教學的基礎。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從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語言入手,正確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在這基礎上,教師又指導學生研究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選材、組材、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所以好的閱讀教學本身應有機地包含作文教學的因素,也就是在閱讀教學中注重作文知識和技能的指導與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通過一篇篇課文的閱讀,作者圍繞中心選擇材料、組織材料、布局謀篇和遣詞造句的寫作知識和技能,為學生逐漸消化、吸收、積累。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就要指導學生把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來,讓閱讀促進寫作,又通過寫作鞏固閱讀的成果,并進一步促進學生的閱讀,真正做到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密切配合。
用閱讀來指導寫作。閱讀是吸收,寫作是運用。唐朝詩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有道理的。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寫作能力。不但豐富學生的詞語,而且借寫作方法和習作范例,將閱讀方面的知識牽引到作文過程中,形成一個雙向活動,閱讀指導寫作,寫作聯(lián)系閱讀。
比如,指導學生完成語文第五冊(積累運用)作文時,可結(jié)合剛學過的課文《瀑布》、《美麗的小興安嶺》,讓學生不但從范文中認識到景物的特點,而且學到了怎樣按一定的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觀察才能把主要景物寫具體。這樣略加提示和引導,學生寫作興趣就逐漸得到了提高和形成,對所學課文也得到了鞏固。
古人說:“勞于讀書,逸于作文”。教師讓學生懂得,提高寫作能力除了熟悉生活和有正確的認識外,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閱讀,引導學生在閱讀上狠下功夫,善于在閱讀中從多方面積累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寫作中靈活地借鑒、運用,這對寫好作文是有幫助的。但必須強調(diào)靈活的運用,而不是機械地模仿和生搬硬套,也就是引導學生在模仿中盡量要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是推進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要,也是語文教育的強項和份內(nèi)的職責,閱讀總是伴隨著思維和情感,思接千載,浮想聯(lián)翩,情緒跌宕,感情起伏。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在讀寫訓練中,教師注重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的密切配合,一方面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激發(fā)了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