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媛 王立群
學風建設與構建和諧校園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一個學校的學風狀況直接影響到和諧校園的建設,學風建設可以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學校的校貌,透過這個窗口能清楚地看到學生的的精神風貌,看到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狀況,看到學校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它既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條件,又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證。
目前,隨著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軟硬件環(huán)境的不斷改善,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大多數(shù)學生都十分珍惜大學期間的美好時光,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學習目的明確,積極上進,刻苦求學,嚴格自律,充分體現(xiàn)了當代大學的朝氣蓬勃和青春活力。但也有部分意志消沉、不思進取者。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學生逃課現(xiàn)象嚴重。面對嚴峻的就業(yè)壓力,社會上所引發(fā)的“讀書無用論”的錯誤導向,引發(fā)大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態(tài)度不端正,對待任何事情得過且過,心浮氣躁,有的還會產(chǎn)生厭學甚至退學的極端情緒。
(二)考試作弊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有的學生抱著僥幸心理,認為可以采用考試作弊的方式蒙混過關;有的學生輕視選修課,課程選好后,不去上,最后跟著參加考試,以為可以碰碰運氣,湊學分;更有的聽之任之隨波逐流,讀書不求甚解,應付差事,只求及格。
(三)教師只管講、學生只管聽的教學模式,造成學生上課沉悶,缺乏互動,還存在部分教師備課不充分,上課照本宣科,內(nèi)容空洞、枯燥,學生對課上內(nèi)容提不起興趣和精神。
(四)整體校園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不夠,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帶動力,同樣不好的學習氛圍會打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從而影響整個學校學習風氣的下滑。
大學生學風問題是全社會的問題,必須要社會、學校、家庭三者合一才能得到很好解決。我們必須在依靠社會和家庭支持的基礎上,在校內(nèi)構成集教學、管理、服務于一體的齊抓共管的合力,針對學風問題的特殊性,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使學生將各種外在的力量自覺地內(nèi)化為學習動力,進而在學校形成講學習、愛學習、會學習的氛圍,形成“以愛學為榮,以厭學為恥”的理念,這樣大學生學風建設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績和效果。
針對以上學風問題,我們應采取以下措施,促進學風建設。
1、以科學的理念指導學風建設 深入宣傳“讓每個人都成功”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同時,廣大教師以及管理服務人員,都更應該深入理解并牢固樹立“學生為本”的理念。我們要求廣大教師從學生本身出發(fā),代表學生的利益,維護學生的利益,為學生的利益服務,要真正地做到愛生如己、待生如子、教生如友。
2、以學風建設為核心,抓好學生管理工作
完善各種與學生有關的制度。比如建立科學的學生宿舍制度、導師制度。所有這些制度必須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使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的放矢,突出學風建設和素質(zhì)教育,激勵與約束并重。
建設相關的平臺,使學校教育與學生“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相結合。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倡學生“三自”管理。 加強學生社團建設,多多支持和專業(yè)學習、素質(zhì)教育等有關的社團組織,給學生社團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發(fā)展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鍛煉和發(fā)揮才華的空間。
3、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背景下,每個學生都有學好的愿望,都有追求成功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蔀槭裁催€有那么多的學生不認真學習,學不好呢?我們在學生當中也做了大量的調(diào)研工作,除有部分學生主觀上不努力的因素外,客觀上還存在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等),所以具體措施計劃如下:
以課風育學風 :建立課堂紀律制度,形成全方位管理。成立教學督導小組,制定“課堂紀律抽查制度”,每月對各班的到課出勤情況進行不定期的抽查。制定“課風公示制度”。每月將各班課堂紀律情況在系“學風建設公示”欄上進行公布。作為評選優(yōu)秀班集體的重要依據(jù)。做好與任課教師的溝通,對各班課堂紀律情況及時與任課教師溝通。
以宿風帶學風:通過學院對優(yōu)秀宿舍的評比標準,將宿舍內(nèi)的學習氣氛、學習習慣、舍員之間的互幫互學、團結友愛的良好風氣也作為評定優(yōu)秀宿舍的重要依據(jù)。在宿舍中積極開展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宿舍文化活動。
以考風正學風:積極開展考前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宣傳以“誠實守信、從我做起”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在學生中營造誠實、遵紀、守信的考試氛圍。
每學期考試前召開“誠信做人、遵規(guī)守紀、拒絕作弊”的誓師大會,向全體學生發(fā)出倡議,號召遵守考場紀律,拒絕作弊行為。
以活動倡學風:開展學習經(jīng)驗交流活動。每學期請優(yōu)秀畢業(yè)生、學習標兵、專接本的學生進行關于學習經(jīng)驗及學習方法的經(jīng)驗交流會。開展學術講座,科技競賽活動。邀請校外有關專家、學者講學;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活動,增強學術氛圍,培育學生良好的學術意識。在建設良好學風的過程中,提高廣大學生對學風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因為這是我們搞好學風建設的前提和基礎。
以黨員示學風:在學風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學生黨員必須是學習標兵。通過他們的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嚴格管理是加強學風建設、構建和諧校園的的有效途徑。認識再高,目標再明確,措施再完善,但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嚴,必然會造成在建設學風的過程中各項措施流于形式。因此,為使學風建設的各項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必須加大管理力度,加強監(jiān)督、檢查執(zhí)行的情況,做到齊抓共管,長抓不懈。
4、 營造良好氛圍,培育優(yōu)良學風
堅持我們的文化理念,大力加強學院文化建設。第一是以文體活動和學術講座為載體,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第二是注重培育人文精神,挖掘人文教育的潛在資源,另外努力加強各項隊伍的建設,弘揚先進,樹立典型,多出人才,多出亮點。同時,學校應加大投入,美化校容校貌,擴大圖書館和網(wǎng)絡服務的軟硬件設施及管理,讓學生們讀書、借書、上網(wǎng)更容易、更方便。
5、加強教風管理,促進學風建設
如何才能吸引學生“回到課堂”?“將老師考核機制和學生出勤率掛鉤”、“增加打卡的指紋考勤機”、“起早加分”網(wǎng)友們紛紛支招。調(diào)查結果顯示,有58%的網(wǎng)友認為應該讓老師改善課堂的教學方式,23%的網(wǎng)友建議將出勤率作為綜合測評的指標與獎學金掛鉤。
為確保學風建設取得實效,必須將明確責任,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工作到位,監(jiān)督檢查到位。要充分認識到加強學風建設、構建和諧校園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程,即面對現(xiàn)在又著眼于未來,更需要精心持久的營造和不懈的努力。力爭通過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讓勤奮學習成為學院一道亮麗的風景。
【參考文獻】
[1]丁金昌,實踐導向的高職教育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01期
[2]都麗莎 張龍偉,職業(yè)教育課程體系的多角度分析,《職教通訊》2015年第9期
[3]丁金昌.高職院校需求導向問題和改革路徑[J].教育研究,2014(3):122.
[4]徐國慶.職業(yè)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