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雙松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生成性動態(tài)課堂是指在研究教材與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設計和組織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在活動中,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造,并通過學生活動,讓學生自己學會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己摸索學習方法,積累學習經驗,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生成性動態(tài)課堂;創(chuàng)造性;自主探究性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5-0114
生成性動態(tài)課堂是指在研究教材與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設計和組織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具有教育性、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的一種課堂形式,它不主張預設性,而是強調生成性。在活動中,鼓勵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造,并通過學生活動,讓學生自己學會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己摸索學習方法,積累學習經驗,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一、生成性動態(tài)課堂構建的必要性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重理論、輕實踐;重書本知識的傳授,輕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重學習結果,輕學習過程;重間接知識的學習,輕直接經驗的獲得;重教師講授,輕學生探索。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接受型的教學理論體系。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是外在的:記住教師所教的語言知識和通過考試。因此,我們認為課堂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必須確立以人的發(fā)展為終極目標,探索一種嶄新的適應時代發(fā)展需求的教學模式。
《新課程標準》要求:英語教學要實現認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領域的教學目標,特別注重在傳授知識與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皩W會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能力,已成為一個人生存與發(fā)展的必備條件?!倍鴮W生只有在他們樂于參與活動中,才自始自終是自覺主動的語言實踐者,而不是被動地追隨教師。生成性動態(tài)課堂強調通過學生的自我發(fā)現去掌握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本身的興趣與熱愛,使學生把語言的學習看作內在的需要,學生的角色從接受者轉變?yōu)榉治稣?、探究者?/p>
二、生成性動態(tài)課堂構建的可能性
現行高中英語教材是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精神而編寫的,它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按照任務型教學的原則設計語言實踐活動。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話題,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二是內容聯系社會生活,貼切學生生活實際,富有時代特征,體現時代精神,語言的再現率高,符合語言學習的認知規(guī)律。三是在編排上突破了傳統(tǒng)模式,體現了語言教學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牛津初中英語教材的上述特點,為構建生成性動態(tài)課堂提供了可能性。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生成動態(tài)課堂構建的可能性。培養(yǎng)對英語的興趣并不難,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入手:
1. 用簡單的英語來表達自己,用英語與別人或與老外交談,或作別人的翻譯時,我們就可以從英語學習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這樣,興趣就培養(yǎng)起來了,而這種滿足感和成就感對學生來說很重要!
2. 制定英語學習計劃太重要了,所以我們必須在學習前制定精細的和可操作的計劃。并且我們一定要嚴格執(zhí)行這些計劃。請注意:千萬不要干沒有計劃的傻事,那等于在浪費生命。無論學習什么,我們都要作筆記。我們可以參照下面的忠告:不作筆記就不要讀書。眾所周知,筆記是我們對所學課本的總結,中心內容,我們的理解和課本的縮略。筆記要比課本薄的多,我們可以較容易的記憶和經常復習他們。更勝一疇的做法是把筆記錄成音,這樣我們可以經常聽一聽來加深印象和減輕記憶負擔。
3. 看英文電影,收看英語電視節(jié)目,聽英文歌曲和在某些特定場景學習英語也是很棒和很生動的英語學習方式,因為這樣我們可以把所學英語與某些特定的場景聯系起來以加深記憶。
4. 請不要孤立地背英語單詞。請背記包含生詞的句子或詞組,這樣我們才真正能運用這些詞匯,而且印象更深。如果時間允許,通讀小小漢英字典對于英語學習也幫助很大。他能幫助我們擴大視野并全方位地掌握所學知識。
5. 優(yōu)秀的性格也是英語學習的關鍵因素之一,堅持、忍耐、自信和堅定都是很重要的。當然,如果興趣培養(yǎng)得好,可適當削弱這方面的要求。
另外,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構建生成性動態(tài)課堂的關鍵。創(chuàng)新能力是人類突破舊認識、舊事物,探索和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新知識、新事物的能力。未來的世紀需要大批創(chuàng)新型人才,這就要求學校教育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工具學科,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和行為習慣,是我們英語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生成性動態(tài)課堂的構建原則
1. 開放性原則?;顒咏虒W過程是一種開放的過程,這主要體現在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的創(chuàng)設上,一是開放的人文環(huán)境,要求營造出民主的,為學生所接納的、無威脅的、富于創(chuàng)造性、主體性發(fā)揮的師生氛圍,使學生形成一種自由的、無所畏懼、獨立的探索心態(tài),以激發(fā)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因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滿足感是在一種允許提問與自由探索環(huán)境中獲得的;二是開放的時空環(huán)境,表現在時間上不限制在一節(jié)課和在校學習時間,空間上重視教室內環(huán)境的靈活安排與組合,同時將課堂引向社會和大自然,利用更為廣泛的教育資源,使學生得到最為廣泛的關注與發(fā)展。
2. 實踐性原則。主體的實踐性活動、直接經驗對學生身心發(fā)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教師應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用眼、用口、用手、用腦,在活動中啟發(fā)多種感官去獲得直接經驗,增加感性認識。通過完成具有挑戰(zhàn)的活動任務,讓學生在親身實踐和實際體驗中,獨立思考,積極參與,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生活性原則。在活動的設計中,要注重通過日常生活中具體的經驗與生活來學習,要在經驗的范圍內發(fā)現適合于學生學習的材料,注重選擇有可能引起新經驗的知識點;注意選擇與學生生活貼近的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來展開教學,使他們有更多的對生活的實際感受和與現實、大自然的直接接觸,讓他們從現實和生活經驗中發(fā)現課題,在多樣的、具體的生活經驗中培養(yǎng)運用英語的能力。
4. 合作性原則。生成性動態(tài)課堂應以學生活動為中心進行同伴間交往互助、合作交流。通過合作,學生能夠相互學習、齊心協力解決問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溝通能力、學習適應能力和社會適應性。合作還應包括師生共同優(yōu)化教學的過程,教師要關愛每個學生,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認知水平出發(fā),設計出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以情促知。在活動過程中,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對他們的成績給予積極的評價,盡量排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教學活動中,師生的和諧交往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認知的興趣、對學習的熱愛。教師親切的話語及與學生平等的關系,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意境中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
四、生成性動態(tài)課堂的構建方法
1. 設置情景促生成
由于情境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常規(guī)教學中缺乏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及同學與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等弊端,并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體性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它往往能促進生成性動態(tài)課堂的構建。例如在講授BOOK5 Unit 2 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時,教師可在課前準備一些沙塵暴、工業(yè)污染、森林火災等方面的資料??梢允钦掌?,也可以是錄像再配上適合的音響效果,給學生一種最真實的感覺。讓他們意識到我們地球所面臨的諸多問題的嚴重性,以及采取行動的迫切性。
2. 親身體驗促生成
體驗,就是親身經歷,就是聯系自身的體悟,它具有親歷性和獨特性。例如,在學習Book1 Unit2 Growing pains時,讓同學們聯系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和父母之間曾經有過的誤會,從而快速地進入課文角色。
3. 設置活動促生成
在英語課堂中,我們要經常安排一些活動,充分發(fā)動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操作,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如編寫英語小報、編排英語短劇、進行單詞競賽等。每周可安排一次系列現場競賽,可包括背短文、詞匯知識及語法知識的搶答或者英語小故事的演講,同學們在準備競賽的過程中可自學許多東西。
4. 合作學習促生成
合理地構建合作學習小組,既是學生合作的基礎,也是實現學生群體合作的基本手段。一個學習小組應該是一個班集體的縮影。我們可根據學生的智力、能力、喜好、性格、心理素質、家庭背景、性別等情況給學生進行分組,采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模式。如將全班分成四大組,再將每大組分成三小組,每小組四到六人。在合作學習的課堂上,教師可根據不同的課型、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來利用不同的小組模式進行教學。
正是關注了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才使得我們的英語課堂豐富多彩。由此讓我們深切地感悟到,英語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再現了的是師生共同參與的生活情景。新課程呼喚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教師要從關注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高度,細心地呵護學生的積極性,積極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真誠地尊重學生的發(fā)現,巧妙地啟迪學生的思維,使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生機盎然的舞臺,使課堂教學因動態(tài)生成而變得更加優(yōu)化。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禮嘉中學 2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