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文
摘要:“微寫作”是由微博發(fā)起的一種微型文學作品寫作形式,近年來回歸高中語文教學中來,被視為改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局面的有效措施。本文闡述了“微寫作”的寫作特點,并對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實踐
一、“微寫作”的寫作特點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微”作為一個時代符號逐漸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并對我們的思維、寫作和閱讀等習慣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拔懽鳌奔热皇怯晌⒉┗蛘哒f“微博體”演化而來,那么它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微”,無“微”不至,不在于字數(shù),也沒有什么格式的限制,精煉無比的文字來自于瞬間的靈感。靈感是文學寫作的內(nèi)驅(qū)力,通過“微寫作”培養(yǎng)學生的靈感,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意義。如今,“微寫作”回歸了高考,成為高考一項新的寫作形式。相比傳統(tǒng)寫作,“微寫作”對學生的文字精煉度和文章結構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學生立足于生活并以精煉的文字將生活中捕捉到的瞬間靈感敘述出來,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方面更加有利。
二、高中語文“微寫作”的教學策略
(一)認真審題,選準視角
“微寫作”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任何時候產(chǎn)生的靈感都能作為“微寫作”的內(nèi)容,較大的自由度也是語文課程“人文性”的體現(xiàn)。選題自由絕非降低了寫作難度,實際上是對選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必須以真實生活為參照物,說真話,才能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所以“微寫作”要認真審題,找準角度,如果學生不能深刻理解選材的內(nèi)涵,那么就寫不出一篇文字精煉、結構嚴密的文章,就達不到寫作訓練的目的。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審題立意。首先,要教會學生審題的方法,從不同角度對材料進行分析,以合適的角度認識題的內(nèi)涵;要讓學生多結合材料進行訓練,要求從實際生活出發(fā),立題有新意,反復磨練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審題能力,在寫作時可以在較短時間內(nèi)將靈感爆發(fā)出來。其次,要開闊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信心。許多學生在“微寫作”中不自信,一方面因為對自己的寫作能力有質(zhì)疑;另一方面害怕作文得不到教師青睞。所以培養(yǎng)正確的寫作觀念非常重要,教師要在平時多鼓勵學生,只要立題鮮明、審題明確、思維清晰、文字精煉,就是一篇好微作文,不會因為教師個人喜惡而隨意評分。
(二)彰顯個性,以理悅?cè)?/p>
“微寫作”要求學生有明確的觀點和立場,要求寫作中凸顯個性,能吸引閱讀者的注意力,做到以理悅?cè)?。因此,教師要采取恰當?shù)姆椒?,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而不是整齊劃一地跟著教師的思路走。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全方位理解作文內(nèi)容。比如在學習散文《荷塘月色》時,學生不應是為了讀而讀,也不應拿著教參上的解讀去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以人文精神角度來解讀,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語文知識進行個性化解讀,要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以更好地體驗和享受思考的樂趣。通過日常實踐,學生在“微寫作”時就會有更高的悟性,便不會機械理解。其次,針對不同學習能力和語文基礎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問題引導策略。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應偏重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使他們看待事物有更多新奇的表達和見解;對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因為本身語文基礎較弱,所以應偏重于對實際生活的真實體驗,寫出對生活的真實感受。教師可以在平時教學中以課后作業(yè)形式對學生進行“微寫作”訓練,如教《荷塘月色》后,為學生布置作業(yè):談談對“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和“作者在結尾引用古詩句”的理解,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其中之一寫一篇微作文。
(三)反復錘煉,以情動人
“微寫作”字數(shù)較少,沒有精煉的語言是極難引起讀者共鳴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反復錘煉語言,以情動人。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古詩文教學。古詩文的語言不僅精煉,更是精華,多讓學生學習古詩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微寫作”的寫作能力。古詩文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如果在“微寫作”中恰當合理的運用,那么就猶如畫龍點睛一般,為整篇作文增色不少。比如學生在表達對世界萬物的情感時,可引用《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恰當?shù)那榫澈途澜^倫的詩句,不僅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還讓作文盡是滿滿的詩情畫意。其次,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美讀吟誦”的好習慣。如果單純靠自己精煉語言,那么學生的成長速度是很慢的,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養(yǎng)成“美讀吟誦”的好習慣,反復朗讀一些好的語句,體會語句中深蘊的人生哲理,積累豐富的語言,為“微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能將平時積累的語言運用于“微寫作”之中,那么便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并得到認可。
(四)善于積累,提高實力
“微寫作”是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檢查,雖說寥寥數(shù)字,但對學生的文學功底有很高要求。文學功底不是一朝一夕養(yǎng)成的,需要學生平時加強鍛煉。學生語文素養(yǎng)不僅要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加以積累,還要突破教材局限,多讀、精讀一些課外的作文,甚至依托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廣納各方面的知識和信息。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多注意引導學生開闊視野、開放個性,不讀死書,也不做井底之蛙;要適當調(diào)整課程進度,多為學生留一些自由閱讀的時間。其次,要讓學生讀一些哲學、歷史學方面的書籍,因為哲學可以開闊視野,歷史可以使人明智,將哲學、歷史學的思維運用于“微寫作”之中,寫作便會更加通透,更引人發(fā)醒。
總之,“微寫作”講究以生活入題,語言精煉,體現(xiàn)了“人文性”的特點,符合高中語文的發(fā)展要求?!拔懽鳌睆氐赘淖兞藗鹘y(tǒng)寫作形式化的問題,更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熊芳芳.高考微作文[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2]程繼伍.在深化課程改革中優(yōu)化微文寫作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2015(01).
[3]韓寶江.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2015(06).
[4]漆永祥.“微寫作”仍然是寫作,不是知識問答——再談北京卷語文高考中的“微寫作”[J].中學語文教學,2016,(10):12-20.
[5]高月軒.高中作文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
[6]白璐.“人教版”與“北京版”高中語文教材微寫作練習比較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