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14—0096—01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睂W習語文,“三分靠課內,七分靠課外”,著名語文教育家呂叔湘先生曾講過:“課外閱讀對語文課來說,決不是可有可無的?!闭n外閱讀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根本,更是人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引導課外閱讀,培養(yǎng)閱讀興趣
學生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教學的延伸,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是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之一。在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過程中,筆者采取了以下幾點做法:1.組織故事會,比一比誰課外故事講得好。2.看誰課外書讀得多。初步了解學生讀過什么書,讀了多少書。3.推薦一本好書。先讓每個學生推薦最喜歡的一本書,并說說理由,然后全班進行交流。4.摘抄最喜歡的詞語、最感動的句子。引導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者是感動的句子摘抄下來,并在班上進行朗讀展示。鼓勵學生用讀書積累的詞語來說話,或模仿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句式練習等等,同時,利用學生喜歡看電視的特點,引導他們讀一些高雅健康的原著作品。如,《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
二、關注閱讀內涵,注重方法指導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苯處熆梢愿鶕n文內容、單元訓練點、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等引進補充閱讀內容,讓優(yōu)美的文章滋潤學生的心靈,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精神和人格。
1. 配合教材,推薦讀物,遷移閱讀。推薦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書籍,讓學生了解作品原貌、時代背景、作者生平,拓寬視野,促進對課文的理解。推薦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遷移閱讀。課堂上相機介紹作者的其他文章,增加閱讀量,加深對這位作者的認識。推薦與文本相同題材和相同寫作方法的文章,遷移閱讀。做到課內得法,課外受益。
2. 制定課內外“讀書卡”,訓練學生信息捕捉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提高閱讀綜合素養(yǎng)。
3. 授之以漁,指導讀書方法。①精讀。名著的名篇、名段,自己喜歡的讀物,要細讀,反復讀,甚至熟讀成誦。引導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②速讀。為培養(yǎng)學生快速捕捉信息,可以訓練學生使用“提綱挈領的標題讀法”瀏覽篇幅較長的文章,把握文章大意;采用以詞句為單位的整體閱讀的“掃讀法”,了解段落大意;也可以用直入主題的“提問法”,討論交流,把握文章重點。③不同文體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閱讀童話故事,重在抓住情節(jié);閱讀人物傳記,關鍵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閱讀詩詞,緊扣關鍵詞領悟意境;閱讀說明文,明確事物特點等等。教師結合教材特點,傳之方法,能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培養(yǎng)自主閱讀的習慣。
4. 每個學期,每個階段確定學生課外讀物,教師定期批閱,給予評價。教師給學生推薦讀物,并且給予精心的批閱,一方面能監(jiān)控閱讀效果,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并在正面評價中激發(fā)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5. 展示美文片段,加強積累鞏固。利用早讀課時機,展示學生課外的美文片斷積累,包括文段、文句、詩詞、格言警句、名人軼事等,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一方面能加強課內外閱讀的積累,為習作積累素材,內化習作語言。
三、開展讀書活動,強化閱讀效果
學生的閱讀行為需要得到教師、家長、同學的認可和贊同,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筆者開展了一些有趣的讀書競賽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同時也檢查其閱讀效果。
1. 班級讀書會。每周舉行班級讀書交流會,既可確定讀書主題,也可廣泛自由交流。內容分別為:推薦讀物、推薦美文、談讀書收獲、說讀書方法、介紹新書信息等等。
2. 評定讀書筆記,評選最佳“讀書卡”,選舉“優(yōu)秀小讀者”,給予鼓勵和獎勵,完善和落實課外閱讀的全面評估。
3. 經常舉辦各種讀書競賽。如,主題知識大賽、古詩吟誦、美文誦讀、格言比拼、對聯攻關、讀書手抄報以及家庭讀書論壇、評選學習型家庭等等。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