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
摘 要 正確理解形體語言在語言教學中的意義,掌握形體語言的特點,并善于運用它,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化繁為簡,擴大信息量,而且還能溝通師生間的感情,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 英語教學 形體語言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0038-02
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深入,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法已不再適應初中學生多元化的狀況,要求老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當前老師們的最大挑戰(zhàn)就是如何使英語課堂變得更具生動性,趣味性和新鮮感。
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我在教學實踐中,采用了“形體語言+英語”開齊并進、共同教學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形體語言的概念
形體語言是一種通過手勢、眼神、體態(tài)變化來表示一種無聲的語言,也可以說是啞語。但是,當形體語言和英語單詞、句子、課文教學結合起來時,它就不是啞語了,而是生動、形象并富有啟發(fā)、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
二、用形體語言教學的原因
(1)形體語言直觀,形象,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形體語言是通過動作、眼神等體態(tài)變化來表達的一種特殊語言。而學生們又具有好動,好想,好觀察的天性。當老師用形體語言教學時,正適合學生的口味,自然也就引起了同學們的濃厚興趣。只要老師善于啟發(fā),引導,形體語言在教學英語單詞、句型、對話、課文方面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
(2)形體語言簡便易行,富于啟發(fā)性
我們知道,形體語言不需要借助任何教具,只需一個人本身。而且形體語言操作起來非常方便,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易教,學生易學。同時,形體語言在動作過程中富于啟發(fā)性。學生通過形體語言的教學和表演,不僅對所學的內容記得牢固,而且對新學內容具有啟發(fā)思維的作用。例如,當我們學到Its fine today.(今天天氣好。)時,教師用手在空中轉一下,接著伸出大拇指,以此表示天氣好。然后又說:It will be bad tomorrow.(明天天氣將變壞。)學生們不約而同地用手在空中轉一下,接著伸出一個小指頭,以示天氣將變壞。又如,教師說:It is hot in summer.學生們不約而同地做擦汗的動作。當教師又說:It is cold in winter.時,學生們便將兩手往胸前抱緊,以示天氣寒冷。從以上表演可以看出,形體語言不僅簡單易行,而且富于啟發(fā)性。
(3)形體語言情景交融,富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
形體語言看似啞語,但當它與英語單詞、句子、課文聯(lián)系在一起進行表演時,畢竟情景交融,有聲有色。學生操練多了,理解就更深,表演就更生動形象了。隨著理解的加深和表演的嫻熟,學生對不同的題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形體語言,這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思維。例如,學生出示一個大拇指,可以表示好幾個意義,即:What a kind girl!(多好的一個女孩?。。℡our bike is very new.(你的自行車非常新。)正是由于這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大大加深了學生們對所學英語詞句的理解。
三、采用形體語言和英語共同教學的策略
(1)動作+英語
課堂上,教師的一舉一動猶如軍艦上揮舞軍旗的聯(lián)絡員,向學生傳遞著知識和智慧的信息。在教學“Stand up,please.”時,我一邊說英文,一邊兩手掌心向上,以肘為關節(jié)做上抬動作,學生立即作出反應:全體起立。接著,我又說:“Sit down,please.”同時兩手掌心向下,做下壓動作,學生幾乎是同時坐下了,此時我無需用中文解釋,學生通過對教師手勢的分析,正確理解了含義,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又如,教學“Glad to meet you.”或“Nice to meet you.”我與一學生初次表演時,邊說英文,邊用握手表示,經過幾次表演,學生很快猜出這兩句的意思是“很高興見到你”。這樣給抽象的句子配以形象化的動作,使學生樂于學,樂于記,便于靈活運用。
(2)神態(tài)+英語
教師具有雙重身份,既是演員,又是導演,三尺講臺就是舞臺。學生就是教師檢查自我的一面鏡子,教師的一個表情、一個眼神在孩子們的心中就有很大的影響。在教學中,能適時適當?shù)倪\用神態(tài),將會產生不可忽視的效果。如教學“really”一詞時,我設計了一個情景,讓學生用”I have...”句型造句。當一學生回答后,我投以懷疑的眼光,并說“Really?”學生很快回答:“Yes.”我又用句型“Show me your...命令學生拿出句中實物。學生先答“Sorry”時,我馬上指出他回答“Really”時應該用“No”,經過兩次演示,大部分學生都能猜出“Really”的含義是“真的嗎?”這樣,讓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言行舉止及神態(tài),在接受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了思維能力,在思維的活動過程中,理解并掌握了句型。
態(tài)勢語不僅在英語內容的教學中發(fā)揮作用,而且在課堂組織教學中也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利用了形體語言,在整個課堂中教師就像一個指揮官,用無聲和有聲的語言共同指揮,師生配合默契,使課堂結構渾然一體,教學節(jié)奏有條不紊。在實踐中,我逐步探索并積累了一些材料,如下:
1.Listen?。ㄓ檬持更c耳朵)
2.Look!(用食指點眼睛)
3.Be quiet?。ㄊ直矍吧欤銎秸箘幼鳎?/p>
4.Raise your hands.Who wants to have a try?(教師自做舉手動作,并以鼓勵目光)
5.Work in pairs.(用食指相對成一直線)
6.Work in fours.(食指指四人小組劃一小圈)
另外,師生之間的問話,可以配以一些固定的手勢。如:Hello!相互招手。Whats your name?用手指對方,師生之間交換角色,可用籃球比賽中回場動作等。
總之,形體語言是一種簡單易行并融形象趣味、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于一體的特殊語言。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