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紅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持續(xù)發(fā)展,高校轉型發(fā)展,調整人才培養(yǎng)方案、人才培養(yǎng)模式已成必然。轉型發(fā)展中的地方高校的英語教學也應當從文化教育、學科內容、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改革,旨在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及實際綜合應用能力,培養(yǎng)能夠滿足社會經濟發(fā)展需要的復合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 地方應用型高校 轉型發(fā)展 英語教學改革
1 當前英語教學的不利現狀
1.1 教材存在缺陷
當前地方應用型高校英語教學選用的教材固然有其優(yōu)勢所在:第一,教材版面清晰,易于學生閱讀;第二,主題突出,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第三,配套設備比較完善,有豐富的輔導材料和音響資料。這套教材更加有利于開展多元互動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但是,這套教材難免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通過研究不難發(fā)現,這套教材過于偏重對經典詞匯的練習,缺乏系統(tǒng)性。最重要的是,其中有很多課文內容過于陳舊,不能與時代接軌,完全忽視了學生認知特點。教材雖然羅列出了很多的話題,然而,這些話題缺乏真實性,不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效銜接,無法反映出社會大眾的生活狀態(tài)。而且,在教材中,關于任務的設計過多強調詞匯尤其是所謂的四六級詞匯操練,不能和學生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結合起來,無法滿足不同專業(yè)背景學生的學習要求。這套教材雖然對培養(yǎng)學生長篇閱讀能力有所幫助,但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也無法培養(yǎng)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尤其是無益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針對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及不同類型的高校,應當編寫不同的教材。
1.2 學生英語基礎不扎實,缺乏認知能力
當前,在我國地方高校中,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較為薄弱,所掌握的的詞匯不多,閱讀能力不強,尤其英語口語能力極差,缺乏英語語言認知能力。這種結果很大一部分是由長期以來的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造成的。在當前地方高校英語課堂上,有很多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力,英語學習興趣不濃,學習動力不強,老師與學生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動。師生互動活動中,學生聽不懂教師的話語,或者緘口不言,或者答非所問。學生雖然學習了將近10年的英語,但卻并不具備良好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對于日常生活的種種話題,并不能通過英語準確流利地表達出來。再加上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并不能與真實的環(huán)境結合起來,忽視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的英語學習正面臨著極為尷尬的境地,最終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極為排斥。這一切后果產生的原因與學生長期以來接受的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關系。
1.3 英語教學效果不佳,不能滿足社會需求
地方應用型高校英語教育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缺乏銜接性。學生在中學時代學習的內容與大學時代的學習內容基本一致,沒有層次感;第二,教學模式較為傳統(tǒng)。教師缺乏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不佳;第三,缺乏實用性。學生雖然掌握了很多英語知識,但是卻并不能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英語語言的實際綜合運用能力較低。第四,學生學習動機不強,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應付考試。雖然每年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大學生日益增多,但是能夠利用英語展開真正交流的學生卻占據很小的比例,并不能滿足社會對英語人才的要求。
2 教學改革應注重的問題
2.1 文化指導性問題
語言與文化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因此,我們要注重通過文化來指導英語教學。大學英語教學不應該僅僅是傳授學生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必須輸入相應的文化信息,引導學生通過語言學習了解文化。在文化教學中,不但要傳輸給學生目的語文化,還應該在此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母語文化的理解。在英語教學中的翻譯與表達模塊,應該注重文化學習和語言學習的相互滲透,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應用英語。
2.2 專業(yè)針對性問題
英語教學要強調英語技能與學科知識的聯系。英語教學應以內容為依托,與專業(yè)學科內容聯系起來,在傳授學生學科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在這種教學模式中,主要是圍繞學科內容進行的。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實施依托式教學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依托學科內容進行英語教學,注重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使學生身臨其境,這不但契合英語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還豐富了學生專業(yè)學科知識,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因此,以內容為依托的英語教學模式非常有必要在高校中嘗試。英語教學應該使學生懂得將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加以利用來學習獲得專業(yè)知識。如果英語教學與學生的專業(yè)發(fā)展相互獨立,那么就會使學生對英語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制約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
2.3 利用多元化素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
英語是一種語言工具,因此,地方應用型高校的英語教學應該使學生處于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以日常生活中真正的話題作為教學素材,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為地方培養(yǎng)出有利于經濟建設的實用型人才。唯有如此,高校培養(yǎng)出來的英語人才才能符合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在高校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認知期待有詳細的了解和認識,改變固有的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語言教學素材,豐富教學內容,以新事物和新信息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除教材外,英語報刊、英文電影以及優(yōu)秀的英文歌曲等都可以用來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感受到英語文化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欲望。
2.4 改革實效性的問題
在英語教學改革方面的投入,一定要確保產出的高效性,這便是實效性原則的意義所在。因此,在高校英語教學改革中,應該制定詳細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不但要勇于打破常規(guī),做一些新鮮的嘗試,而且還要時時關注教學改革的效果,針對其中的一些弊端,進行深刻的反思,不斷總結經驗,最終制定出最優(yōu)的改革方案。不僅如此,實效性原則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以人為本,不斷地研究學生、了解學生,最終發(fā)揮出教學改革的最大優(yōu)勢,為社會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英語人才。
3 教學改革策略
3.1 教學內容緊跟時代發(fā)展、與時俱進
在英語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網絡時文選讀與報刊閱讀,使學生了解時事新聞的同時還提高了閱讀興趣。網絡文章和英文報刊擁有著非常豐富的題材,其中包括:新聞報道、生活特寫以及時事評論等。它們的內容在表現手法、語句結構和表達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各有特點。為了豐富教材內容,教師可以從英文報刊上選擇出具有代表性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比如:表現力豐富的、貼近生活的、主題鮮明的、專業(yè)性強的等等。在引導學生閱讀這些內容時,首先應該使學生了解文章背景以及寫作思路;其次,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結構和脈絡,針對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立場展開探討;再次,引導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由于課堂的時間非常有限,教師應該提前布置好閱讀的內容,學生課前預習之后,在課堂上展開探討,或者針對某一話題,采用標題式閱讀的方法,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3.2 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音樂是人類表達情感的重要載體,在英語教學中引入英文歌曲和英文電影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首先,在英語課堂中引入英文歌曲,可以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到輕松和愉悅,平復緊張的情緒,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英語語感,讓學生親身體驗到英語文化的魅力所在。其次,學生在觀看英文電影的過程中,能夠身處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提高英文的實際應用能力。通過相關調查得知,大部分學生都對英文歌曲情有獨鐘,深深喜愛著英文影視作品,在觀看和欣賞這些優(yōu)秀作品的過程中,學生的表達欲大大提高,英語課程氣氛也更加的活躍,學生對英語的使用能力大大增強,實現了課堂的高效性。所以,英語教學應當與時俱進,引入經典的英文歌曲和英文電影,唯有如此,才能豐富教材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3.3 加強實踐教學,在實踐中運用語言
對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尤其應該注重實踐教學,以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土木工程專業(yè)學生為例,具體做法如下:第一,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入與土木工程相關的英文文獻,引導學生去閱讀理解并能簡單敘述主要內容,翻譯其中一些重要的詞組和句子;還可以引入土木工程相關的技術或產品,要求學生闡述其研發(fā)過程,從而掌握土木工程相關的英語術語。第二,在語言實驗室,教師可以引入與土木工程相關的英文篇章,組織學生進行聽力訓練,針對其中的問題提問學生作答;還可以引入一些的圖像,確立一個主題,組織學生進行探討。第三,帶領學生去實訓基地,進行實戰(zhàn)訓練,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興趣高漲,還檢驗了英語教學效果;還可以建立與企業(yè)的銜接機制,組織學生去外企業(yè)實習2~3周,要求學生用英語來完成實習報告,并為學生安排每周翻譯和寫作任務,從而使學生熟悉外企運作流程。
4 結語
轉型發(fā)展中的地方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應當以內容為依托,在英語教學中引入文化以及專業(yè)內容,在培養(yǎng)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同時,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果。而且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不斷進行反思,不斷的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從而適應地方乃至國家英語教育改革的需要;還應該建立完善的英語教學體系,豐富英語課堂內容,從而培養(yǎng)出一大批符合社會經濟發(fā)展需要的應用型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 ??≤S.英語專業(yè)內容依托課程體系改革的影響及其啟示[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5).
[2] 趙蘭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之學科內容轉向探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11).
[3] 袁平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以學科內容為依托的語言教學模式[J].外語界,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