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職機械類專業(yè)是以培養(yǎng)能夠適應制造行業(yè)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因此,具體的項目任務為載體,結合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特點,整合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學中做、做中學,實現(xiàn)教學做一體化,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技能,達到課程與崗位相結合。
關鍵詞 高職教育 行動導向 機械基礎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1.051
Reform of Action-oriented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s Teaching Model
ZHU Hong
(Wuhan Polytechnic,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 Mechanical specialty is training technology skilled personnel to adapt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s the goal, therefore, specific project tasks as a carrier, combined with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l features integrated mechanical basic courses teaching content, help students learn in doing, doing, doing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ly train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and achieve curriculum and jobs combined.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action-oriented; mechanical foundation
0 概述
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是指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根據項目任務的要求,使得學生在完成具體項目任務的同時將專業(yè)課程中的理論知識串聯(lián)起來,做到知識點的掌握、運用、解決實際的問題,可以促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培養(yǎng)通過分析任務、提出問題,并尋求辦法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又可以通過分組討論,提高團隊合作精神,甚至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的專業(yè)技能。
機械基礎課程是近機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它包含了機械設計過程中涉及的很多內容,如金屬材料與熱處理、互換性與測量、工程力學、機械原理、機械零件、機械設計等方面的知識,內容繁多而且雜亂,并且沒有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那么如何讓學生能夠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又能靈活運用,就是我們每個教師所應該思考的問題。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是以項目任務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在機械類課程中去嘗試運用,可以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可以做到學以致用,是一種真正有效的教學模式。
1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基本內涵
1.1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基本程序
(1)設計或選擇項目任務應根據教學內容來完成,或設計出一定的工作情境,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問題,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2)項目任務分段設計,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既有整體思維,又有分段完成的計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指導、建議、審閱,學生能夠建立整體概念,并能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檢驗、補充、修正自己的觀點,從而獲得正確的結論。(3)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理論知識來分析和解決某些實際問題,通過練習,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和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以及對科學結論的認識。(4)對項目活動或實驗結果,教師與學生可以共同進行評價和反思。
1.2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
(1)“教”與“學”的重新定位。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下,“教”已不是主體,而是成為幫助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遇到困難問題的輔助方式,“學”轉變?yōu)橹黧w,在接到項目任務的同時,學生會主動去學習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演變成了任務完成的主要承擔者,教師演變成了任務完成過程中的咨詢者和指導者。
(2)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學生以團隊或小組的形式來承擔項目任務的完成,在這個相互合作的過程中,他們分擔不同的任務和角色,共同參與,共同討論,來最終實現(xiàn)項目的完成,這既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獲得經驗的過程,也是與他人合作及溝通能力的提高過程。
(3)學生教學過程參與度提高。從接受任務、制定計劃、選擇方案、實施目標、評價成果等過程中,學生能夠參與了實際任務完成的整個過程,這樣,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對項目任務的目標實現(xiàn)會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2 項目任務的設計
項目任務的設計需具有目標的“定向性”、內容的“應用性”、實施與評價的“整體性”,作為教學內容的載體,主要涵蓋兩種屬性的應用型知識:涉及事實、概念以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陳述性知識”和涉及經驗、策略的“過程性知識”。
項目的設計與確定是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首要,針對不同的課程、以及同一課程的不同內容來選擇和設計項目任務是切實可行的方法,所設計或選擇的項目應該涵蓋該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點,或者是將幾門課程的知識通過組裝整合成一門更大的項目任務,現(xiàn)以機械基礎課程為例來了解項目任務的設計過程。
機械基礎課程主要是幫助近機類學生掌握基本的機械設計能力,那么要達到基本的機械設計能力,機械設計的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從表1可以看出機械設計一般包含四大塊內容,這四大內容又包含了后續(xù)的幾個知識模塊,因此,結合機械設計的主要模塊,結合當前機械行業(yè)發(fā)展的趨勢以及學生的興趣點,我們在針對機械基礎課程的項目任務設計時,最終選擇確定了以機械手的組成部分——機械設計為項目任務,這個項目任務正好包含了機械基礎課程的全部內容,學生在完成該項目任務的同時,可以對整個課程的知識進行回顧、整合,形成自己的體系,并能通過訓練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下面,我們以其中一個具體的送料機械手的機械設計項目任務為例,來分析該任務所包含的多個子任務及完成子任務所需的相關知識鏈接。
從表2可以看出,以設計送料機械手的機械部分為載體,涵蓋了機械基礎課程的全部內容,而且在該項目任務進一步完善的條件下,還可以進行后續(xù)的拓展,比如加上電器控制、自動化等,那就可以成為一個包含幾門課程的大任務,對后續(xù)課程教學模式的建設實施也有很大的幫助,而且機械手是目前機械行業(yè)發(fā)展的趨勢,也是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因而選擇該項目作為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改革切入點是切實可行的。
3 項目任務實施
3.1 分組設計
針對每班40人來設計,一般由4~5人組成一個小組,那么一個班就有大概8~10個項目小組,分組時應以學生主導、教師把關為原則,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進行合理優(yōu)化組合,避免完全自由分組的情況下,能力較弱的成員留在一個組,或者相同能力的成員留在一個小組,從而導致項目實施困難,甚至影響項目的完成。
3.2 采取項目負責制
每個小組選出一位組長來擔任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職責是分解項目任務、制定完成計劃、組織實施活動,并要對自己的組員進行考勤和評估,安排各組員各負其責,并組織組員一起討論并確定總體方案,盡量讓每位同學都能得到鍛煉的機會。
最后,為推動項目的有效完成,教師在實施前應公布項目內容、時間期限、任務要求、完成形式、評分標準;每人必須完成項目任務的全套設計圖紙及設計說明書。
3.3 項目考核與評價
考核與評價能夠有效地控制整個項目的開展,取得預期的效果,根據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特點,應采取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團隊考核與個人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是比較適合的。
(1)過程考核與結構考核相結合。該項目任務包含了完成的過程和最后提交的設計圖紙和設計說明書,因此課程考核就可以按照項目完成的過程與項目完成的結果來進行評價,包含實施過程中每位組員的評價、對整體方案的評價以及合理各分解任務的評價,對最終提交的圖紙與說明書的評價。
(2)教師考核與組長考核相結合。項目任務采取小組組長責任制來完成的,在實施過程中,需要組長全程組織、協(xié)調管理、任務分配,因此,組長對組員在項目完成中的貢獻率是最清楚的。但為了避免組長的評價出現(xiàn)偏差,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擔任了監(jiān)督的職責,因而,結合教師與組長的考核,綜合評分是比較合理的。
總之,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引入和實施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相互連接關系及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可以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滿堂灌”的現(xiàn)象,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自覺思考,探尋解決問題的思路,通過這一系列的訓練,能夠逐步提高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及運用能力,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去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去解決問題,充滿探究未知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喜悅,教師也可以指導者的身份來觀察整個教學過程,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的困惑點,督促檢查學生學習的情況。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高職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也要視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條件等具體情況而定,但無論采取何種教學模式,都要能夠進行有效教學、有效學習,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知識掌握的牢固性、知識運用的靈活性、團隊合作的協(xié)調性、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性等綜合職業(yè)能力進行有效提高,這才是最適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文臘梅.“項目驅動,任務導向”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實施.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21).
[2] 楊繼紅,孔永紅.“行動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1).
[3] 朱紅雨.高職項目化教學中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實踐.職教論壇,2011(11).
[4] 宋海峰.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探討——新教學模式在數控技術專業(yè)中的應用.職業(yè),2011(5).
[5] 魏加爭,周敏.基于項目化的高職教材結構設計研究,廣西教育,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