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昌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古訓,也是人們取得成功的經(jīng)念。他告訴我們讀書要動筆,隨時記下讀書的心得體會。勤做讀書筆記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領會和記憶讀過的書的內容;勤做讀書筆記可以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勤做讀書筆記可以豐富知識,積累資料,便于經(jīng)常復習,溫故知新;勤做讀書筆記還可以提高寫作能力。
一、什么是讀書筆記
俗話說得好,“不動筆墨不讀書”。真正的讀書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將自己在讀書時獲得的資料或感受記下來,這就是讀書筆記。
二、讀書筆記的種類
1.符號式筆記
這是最常用的讀書筆記。在日常讀書看報的時候,如遇到精彩之處或對自己有用的句子或者有疑問的地方,都可以用各種符號勾劃出來,這樣,下一次再看的時候就比較有目的性了。常用的符號有直線、曲線、括號、三角、問號等等。(如:重點詞用“△△△”,好句子用“ ”,中心句用“~~”,文章的段落劃分用“//” 等)
我們讀書的時候,在書的空白處寫上批注,這種筆記,也是符號式筆記。
符號式筆記使讀過的書上的重點問題、疑難問題一目了然,這就為提綱式筆記、摘錄式筆記、感想式筆記等其它形式的筆記作好了準備。批注可以是對書中一段內容的概括,也可以是心得體會,或者是對書中某一個問題沒有看懂所表示的疑問等。
做符號式筆記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所讀的書必須是自己的。圖書館的或借別人的圖書,不應該亂批亂畫。
(2)每一種符號所代表的意思,自己應該固定下來,不要隨意改動。比如,用直線表示重要的內容,用“…”表示精采的句子或優(yōu)美的詞匯,用“ ”表示應當特別注意的地方,用“ ?”表示尚未弄懂的問題等,以后看書,就都要按自己的這個規(guī)定去使用這些符號。
(3)符號和批注不能作得過多。如果整頁整頁都圍上圈,劃上線,全都成了重點,就等于沒有了重點,符號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4)要清楚整齊。不要把書弄得很臟,涂劃得連原文都看不清楚了。
2.摘錄式筆記
讀書過程中,大家常會發(fā)現(xiàn)一些精彩的段落或名言、警句或自己非常喜歡的優(yōu)美詞句吧,那就把它記下來吧。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又或者,這書不是自己而要還人的,那么,記住它們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們抄下來,這便是摘錄。建議中低年級的同學使用這種方法。它不僅能提高同學們的欣賞審美能力,更重要的是積累了作文的素材,方便自己運用。所以,我建議同學們可以自備一本摘錄本,專門摘錄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或者古詩詞。當然,摘錄是“多多益善”,不過,還是需要“精益求精”喲!順便提一句,為以后查找原文方便,同學在摘錄完之后最好注明一下出處,即你是從哪本書上摘錄的。
做摘錄式筆記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有選擇地抄錄。把文中對我們最有用、最有啟發(fā)的內容抄下來,每條抄錄筆記應當“少而精”?!吧佟敝缸謹?shù)較少,“精”指內容把握要點。
(2)要忠實原文。書里有段話,我們覺得挺好,想把它抄下來。抄的時候,又覺得某個詞用得別扭,干脆另換一個詞代替,這樣不行。既然是摘錄,作者怎樣寫,我們就應怎樣抄,不但詞句不能改動,就連標點符號也不能改動。一段話中,前后和中間不需要摘錄的文字,可以用省略號表示。
(3)要注明出處。每條材料都要注明是從哪本書里第幾頁抄錄的,作者是誰。如果是在報紙、雜志上抄錄的,就要把報紙、雜志的名稱、日期寫上。還要注明文章的標題和作者。這樣便于以后使用時查對。
3.剪貼式筆記
在自己訂閱的報紙、雜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或者其它有用的資料及時剪下來,經(jīng)過整理就是剪貼式筆記。這種方法收集材料快,也很簡便。
做剪貼式筆記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進行剪貼式筆記時要按不同的內容分類??梢詼蕚鋷讉€用來貼剪報的本子,或者把一個本子分成幾個部分,把語文知識、歷史知識、自然常識等內容分別貼進去。
(2)每一條剪貼的內容要注明出處、時間。即剪自哪一種雜志或報紙,哪一年哪一期等。
(3)短小的剪貼筆記也可以作為讀書卡片的內容。
4.感想式筆記
這是做讀書筆記的一種高級形式,但它沒有大家想得那樣“恐怖”, 非常簡單:讀完一本好書或一篇好的文章,你一定有自己的感想和體會,把這些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出來,整理成文,這種讀書筆記就是感想式筆記,也叫心得式筆記或讀后感。這種讀書筆記重在訓練同學們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也是我們小學生在寫作時需要用到的。如何寫感想式筆記,我們將在五六年級時候專門學習。因此,這是高年級學生常用的一種方法。經(jīng)常寫讀后感,可以提高閱讀和作文的能力;還可以增長知識,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做感想式筆記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讀后感不是對課文內容的簡單復述或概括,它的重點是在“感”:大至一本書,小至一句話,你看了之后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寫。
(2)寫心得筆記,可以就整篇文章談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點,比如,文章的重點句子,段落來寫體會??傊?,要選擇自己感觸最大和體會最深的一點來寫。
(3)要緊扣原文,突出重點,切忌面面俱到,也不能脫離文章內容空談感想,要注意依照原文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聯(lián)系實際,要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讀書筆記最能顯示出同學們的閱讀能力和文學欣賞水平,希望各位同學在平日的看書閱讀過程中,能熟練地綜合運用以上一些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寫出真正如自己所想的“讀書筆記”;如此,你也就真正意義上讀懂了一篇文章一本書。
寫讀書筆記的方法還不止這些。同學們可以根據(jù)自己讀書的習慣去創(chuàng)新。假如我們把每一篇好文章比喻成一朵花,寫讀書筆記就好像在萬花叢中采集花蜜。天長日久,我們會發(fā)現(xiàn)讀書筆記對提高自己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有一位同學讀了《詹天佑》后的感想是這樣寫的: 讀了《詹天佑》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詹天佑是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1905年,他在清政府腐敗無能的情況下,在帝國主義的嘲笑聲中,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這正是他愛國主義的表現(xiàn),也是我學習的榜樣。
詹天佑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晚上在油燈下繪圖計算,和工人同吃同住,還常常請教當?shù)氐霓r(nóng)民。他克服種種困難,使鐵路提前兩年竣工。想想自己,做數(shù)學習題的時候,常常害怕困難,抄襲同學的答案,比比詹天佑,我多慚愧呀!我決心以詹天佑為榜樣,長大了也為祖國爭光。
這篇短短的“讀后感”,既要表達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是自己學習的榜樣,又要敘述自己被詹天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其結果,文章內容顯得分散、干巴巴,倒像是一份“決心書”。
由此可見,寫讀后感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觸最大和體會最深的一點來寫,應突出重點,切忌面面俱到。當然,寫的時候還要善于聯(lián)想,依照原文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結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