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0042-01
在高三化學總復習教學活動中,我發(fā)現有些同學聽課與記筆記常顧此失彼從而影響學習,課后又不及時復習,成績總是提不高。因此,做好課堂筆記,是高三化學總復習教學活動中,化學教師輔導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內容。我認為做筆記不是簡單的把授課老師講的內容一字不漏的記錄下來,或者做流水賬,下面幾點有關怎么做好筆記是非常重要的。
一、要有固定的筆記本
有的同學做筆記非常隨意,今天用這個本,明天用那個本;今天記書上,明天記本上,甚至一本筆記本上語文、數學、英語等各種科目應有盡有,最后筆記記得亂七八糟,到復習時東翻西找,影響到了學習效率。
例如,在復習元素化合物知識時,教師為學生歸納了中學化學課本上所有有關工業(yè)制取的反應原理及化學方程式:工業(yè)制取漂白粉、工業(yè)制取氨氣、工業(yè)制取硫酸、工業(yè)制取金屬鋁、工業(yè)煉鐵、工業(yè)制取酒精、工業(yè)制鏡、工業(yè)制肥皂、氯堿工業(yè)、粗銅精煉等等。如果學生課堂上不記筆記,復習時只好從頭到尾去讀教材,在高三中復習階段,時間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寶貴的,這樣既花時間,又難得要領,而且效果不佳。
二、課前預習是做好課堂筆記的重要因素
僅僅通過課堂上的時間,讓大家分清重點難點、知識網絡和思想方法是不容易的,何況還要迅速地記下來。比如,進行有機合成推斷復習時,通過預習,要求學生先對所要復習的有機化合物的各官能團轉化關系、衍變關系知識網絡和重、難點有大致了解,特別是哪些地方還有疑問,需要先掌握部分知識,形成一個課堂筆記的框架,將涉及到的各官能團的性質、反應方程式、反應類型等,在課前預習梳理一遍,課堂上只要跟著授課教師進行知識回顧,把容易混淆的性質在筆記上做一個記號,課后再進行鞏固,把記筆記的重點放在授課教師講解推斷的過程、技巧和思路。例如,當課堂上老師對芳香醇和酚區(qū)別,醇和鹵代烴消去反應的條件特點進行分析時,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能有效地解決“聽”與“記”的矛盾。
三、把握時機記筆記是關鍵
由于高三化學復習課的課堂教學,授課教師都是用課件進行教學,教學內容多,課堂容量大,不一定每個內容都需要記筆記,畢竟聽才是更重要的,即上課要以聽講和思考為主,做筆記的前提是不能影響聽講和思考,這就要求學生在做筆記時把握好時機。如何把握時機記筆記呢?我要求學生把課堂上有關復習內容的課本、上新課時做過的筆記,都帶到課堂上,老師講授重點內容時,要擠時間速記、簡記,如在課本上做記號,用“____”或“?。?!”表示重點詞句,用“?”表示疑問等標明重點,提出疑問,引起注意??梢杂貌煌伾墓P來標記不同的內容,如用紅色標記重點,其它顏色表示疑問。如果課堂上抽不出時間來,下課后,要盡快抽時間去補記,當天的重難點,當天解決。
四、要記好、記全、記準重難點
通常,在課堂上,老師強調的知識點往往以關鍵詞和線索性語句形式出現,這些內容往往是重要的考點,學生可能因記下這些知識而取得優(yōu)勢。例如:“下面這幾方面非常重要”“得出的主要結論是”“考試時要考的主要問題是”等等。聽到這樣的語句,教師要及時提醒學生注意,并準備記錄老師即將講到的關鍵內容。如,化學中常用到關于“酸化”的物質參與的反應:酸化的高錳酸鉀(稀硫酸酸化),酸化的硝酸銀(硝酸酸化),酸化的氯化鋇(稀鹽酸酸化)等所需要的酸不同;還有關于有CO2、SO2等參與的反應中,加入CO2、SO2過量與少量的產物不同,一類像AlCl3與NaOH的反應,相互滴加反應現象不同等對知識點歸納總結,作為高考考試中常用知識點,都要記錄在筆記醒目的地方,有助于隨時查閱。
五、課后整理筆記要及時
由于課堂上時間比較緊迫,老師所講的一些內容當時可能漏記,書寫也許會很潦草,下課后,要及時對筆記進行整理、歸納、補充。也可以經常對筆記進行階段性整理和補充,這樣既可以提高聽課效率,又能使筆記干凈整潔、有條理,還是一種很好的課后復習方式。
要教會學生不僅僅是概念、原理的復習要記筆記,習題課、試卷講評課更應該記筆記,并與一般筆記本分開記,稱之為“訂錯筆記”,整理每次練習和考試中出現的錯誤,并做剖析,高三高考總復習,“訂錯筆記”的作用越大。因為記錄的都是每一次考試中出現的錯誤,反映出對該部分知識點的掌握并不牢固,還需要強化。這樣堅持下來,不斷擴大成果,就能克服“盲點”,走出“誤區(qū)”,到了緊張的綜合復習階段,就會顯得輕松、有序,還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把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信息化。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