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莉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0-0040-01
新課程初中歷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能力,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較大的作用,因此,課堂教學必須要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能力。下面,我就歷史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習效率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讓興趣來拉動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良好的歷史學習興趣會激起學生探究真理的欲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加強學生對學習歷史的社會意義的認識,利用導言、時事講座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自覺地把學習同祖國的命運、國家的強盛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內(nèi)心產(chǎn)生一種學習的需要。其次,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前預習。上課之前,要求同學們預習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知識及觀點,并且要求同學們能在每節(jié)課教材里能發(fā)現(xiàn)一兩個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較緊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使他們在心目中有了自己的重點、難點,為以后的學習作好了準備。
二、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新課程歷史教學中,教師以真摯、飽滿的情感,把歷史長河中的千變?nèi)f化,把歷史本身的魅力,淋漓盡致地抒發(fā)出來,吸引學生,引導學生將感性上的認識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例如,教學中運用語言與情感藝術創(chuàng)設氛圍,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功夫在于教師的教學藝術,為學生積極學習,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活躍、意境生情的課堂氣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三、讓正確的學習方法來帶動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掌握學法是當今社會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當今世界教學改革的新趨勢,也是現(xiàn)代教學論的新思想。在平時教學中,要注重學法指導?,F(xiàn)代教學論認為:“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應把示范價值的教法轉(zhuǎn)化為學法,教師只有讓學生學會讀書,才能授予打開信息之門的鑰匙;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才是步入攀登科學巔峰的階梯?!惫湃嗽疲骸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闭n堂教學要通過教師的“教”來啟動學生的“學”,從而達到“自得之”的目的。為此,教師應該教會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去親自獲得知識,乃至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
四、發(fā)揮個性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方面
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只有在這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里,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學生的學習參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這樣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下,構(gòu)建歷史有效學習模式才能具有可行性。教學時,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尤其是后進生。要調(diào)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使學生人人參與,不應有被遺棄者,不應有歧視受訓斥者,也不應有無動于衷的旁觀者。要關注學生的情趣,鼓勵學生發(fā)言,尊重學生的意見,只有在民主、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才能得到發(fā)揮。
五、有效的教學措施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高效性的關鍵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的發(fā)展和豐富,我們對于歷史事件等,都可以通過實物、圖片、模型等最大限度地提供歷史場景,最生動、自然、客觀地反映歷史面貌。例如,運用圖片、實物、模型、投影等,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使他們更容易接受知識。如在教學“三國鼎立”之前,讓學生觀看從《三國演義》的歷史電視劇中截取的部分內(nèi)容,讓他們品味不同人物的特點和魅力,再加上音樂的渲染,使其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視性,在觀賞中體驗歷史情感,又使學生自然進入自主探究的角色,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注重實踐,講練結(jié)合是實施有效教學的沖刺點。教學要讓學生自己思考,不到學生求知時不去開導他,發(fā)問后不到學生有所領悟,想說又說不清楚時不去啟發(fā)他。初中生正處于智力發(fā)展和知識積累的轉(zhuǎn)型期,他們不僅對問題感興趣,而且已經(jīng)不滿足于接受某種現(xiàn)成的結(jié)論,他們具有獨立思考、鉆研問題、展開討論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處理初中歷史教材時,對于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思索能夠理解的內(nèi)容可以不講,對于教學重點、難點,教師可一般先不講,通過設問啟發(fā)學生討論后,在學生說不透或不當?shù)牡胤?,再講清講透。而對歷史事件、歷史文獻、歷史人物的基本信息等這些教材上都有的內(nèi)容,教師一般可使用學生自學完成思考題的教法,視學生回答情況再加以指導。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