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俊卿
摘 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數(shù)控技術水平也得到了不斷提高。薄壁零件具有節(jié)省原材料、重量輕、結(jié)構緊湊等特點,是一種高精度零件。目前,我國薄壁零件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各行各業(yè)對其需求量也越來越多,從而給數(shù)銑加工薄壁零件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篇論文主要分析并探討數(shù)銑加工薄壁零件的工藝設計。
關鍵詞:數(shù)銑;加工;薄壁零件;工藝設計
隨著數(shù)控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與進步,數(shù)控機床受到了科技界與工業(yè)界的高度關注與普遍重視。目前,發(fā)展數(shù)控機床是我國機械制造業(yè)實現(xiàn)行業(yè)技術改造與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其為實現(xiàn)自動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薄壁零件作為一種高精度零件,在很多關系到我國國計民生的行業(yè)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
本篇論文以圖1所示零件為例,探討數(shù)銑加工薄壁零件工藝設計。該零件的基本結(jié)構,如圖1所示。
零件的最外端是一個長方體,其尺寸為120mm×80mm ×27mm;零件四角的中心處各有一凹形缺口,呈中心對稱,直徑為12mm;零件的中心有一個圓形臺階,直徑為46mm,高度為4mm;圓形臺階上是一個薄壁設計,呈正五邊形,高度為6mm,壁厚為0.88mm,此處為本次數(shù)銑加工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倒圓角之后使其與零件的圓形臺階相切,倒角為45°,于正五邊形的中間處設計一個半徑為4mm的圓弧;Ra3.2。本零件的加工要求比較高,因此,本研究所選擇的加工思路如下。
第一,進行粗加工。粗加工的具體步驟:首先,選取一個合適的毛坯,其尺寸應略大于零件設計尺寸,本次所選的毛坯尺寸為122mm×82mm×30mm;其次,采取面銑的方式,將毛坯的上、下各銑去1.5mm,從而使其達到設計要求的高度(27mm),之后再銑去長度與寬度上的2mm。這屬于整體開粗,此時可以選用的曲面刀具路徑主要有3種,即平行銑削、挖槽式銑削以及等高外形銑削。按照設計要求,本次選擇的曲面刀具路徑是挖槽式銑削,原因在于這種路徑可以在走刀、抬刀次數(shù)比較少的條件下,把零件多處設計的大體輪廓加工出來,不僅有效縮短了曲面刀具路徑,還可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在使用挖槽式銑削這種路徑進行粗加工的過程中,應當遵循邊界外下刀的加工原則。此時,邊界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應當引起高度注意的是零件中的薄壁部分。在接下來進行精加工過程中,如果所選銑刀的直徑比較大,就極易導致薄壁出現(xiàn)變形。針對這樣的問題,在進行粗加工的時候需要留出充足的余量(本次為0.6mm),由于薄壁的設計尺寸是0.88mm,因此,在粗加工結(jié)束后應當使壁厚保持在1.48mm左右。
第二,進行半精加工。這一步驟的主要目的是將粗加工完成后剩余的殘留料去除,以消除因殘留料過多而對接下來的精加工造成的影響。此處選用的曲面刀具路徑是等高外形銑削,選擇的刀具是直徑為8mm的平底刀,并留出充足的余量(本次為0.3mm)。在進行半精加工的過程中,使用道具對X、Y平面進行輪廓切削,在切削完一個平面之后,使刀具沿著Z軸進行平移,再對下一平面進行切削,直到所有平面切削完成為止。
第三,進行精加工。按照設計,零件最小曲面半徑是4mm,所以,此處選用半徑為3mm的球刀,并設定主軸轉(zhuǎn)速為2700轉(zhuǎn)/min到2800轉(zhuǎn)/min、切削間距為0.1mm,在進行切削的過程中,速度選擇比較小,從而可以保證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第四,進行清角加工。因為在精加工的過程中使用的是半徑為3mm的球刀,所以在圓弧與圓間的連接處會存在殘留料,因此需要進行清角。此時,應選用直徑為8mm的平底刀。
第五,進行孔加工。按照設計,零件四角的中心處各有一直徑為12mm的通孔,因此需要進行孔加工。首先,在中心打一個中心孔;其次,使用直徑為6mm的鉆頭進行鉆孔,使孔有所擴大;最后,再使用直徑為12mm的鉆頭進行擴孔,使其達到設計尺寸。采用深孔啄鉆的鉆孔刀路,這是因為深孔啄鉆方式可以改變刀具的回退高度,排屑效果也比較好。
綜上,若想加工出符合標準的、質(zhì)量比較高的薄壁零件,必須根據(jù)實際加工情況,解決其在加工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的變形問題,還要綜合考慮零件的生產(chǎn)效率、表面粗糙程度。
參考文獻
[1]歐陽坤源.數(shù)銑加工薄壁零件工藝設計[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13):36.
(作者單位:浙江寧波第二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