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書診
【摘 ? ?要】《品德與社會》是小學階段對兒童進行德育的主要課程,它以態(tài)度、情感和行為的改變?yōu)橹饕繕?,能否有效的達到預期的學科教學目的,關鍵看教師如何對學生展開學科教學。本文就教師采用何種方法,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加速道德品質內化,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 ?內化 ?有效性 ?良好品質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40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是否真正走向素質教育,其重要標志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育過程的程度。在思想品德課堂上,一方面是要讓學生掌握與學科相關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使很多思想內化為學生個人的觀點,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本文就教師采用何種方法,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加速道德品質內化,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展開論述。
一、角色扮演,引發(fā)共鳴
小學生正處于認識世界的關鍵時期,很多行為習慣與思想意識都是在小學階段形成的,思想品德課作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學科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更要使知識內化為學生的思想品質。外在的思想與理念,想要內化為學生個人的思想觀念,就應該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知識點的內涵,其中角色扮演法就是使學生體會到其內涵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材上的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對于教材上的例子,可以讓學生將其中的角色表演出來,學生為了演好角色,自然要去感受例子中角色的思想情感,進而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一些思想的內涵,對學生達到內化的作用。
角色扮演法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的體會與理解知識,對學生將一些良好的思想理念付諸實踐也具有重要意義。當然由于小學生的組織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為了通過角色扮演法更好的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教師應該積極的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切實達到角色扮演法的教學目的。
二、組織討論,深化認識
思想品德課作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提升學生的認識十分關鍵,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接受知識比較容易做到,想要改變學生的思想觀念,卻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討論法是拓展學生視野,加深學生認識的一個重要途徑,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于一些需要學生理解的知識點,或者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思維障礙時,教師都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例如:“老人跌倒,扶還是不扶”是人們討論的一個熱點問題,教師可以就此問題,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展開討論,在討論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較為寬松的發(fā)揮空間,使學生大膽的發(fā)表個人見解,最后教師再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理念。很多思想品德課堂上講解的知識點,學生也能夠理解,然而這種理解卻是比較淺顯的,只有通過討論,與其他同學交換意見,才能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才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深化認識。
三、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十分重要,人們在認識一些道理,并領悟一些道理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思考,需要進行交流。思想品德課的內在形式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理念,外在形式是以文字形式呈現(xiàn)的理論,教師如果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能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互動,獨自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那么整個課堂教學就會變得十分枯燥無味,同時學生也難以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之中,不僅難以達到通過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的目的,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也是低效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互動,本人認為教師與學生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互動。
(一)就講解的知識點進行互動
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與掌握知識點,教師在講解知識點的過程中,要與學生進行互動。例如教師可以就正在講解的知識點提一些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相當的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就教學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
除了針對知識點進行互動之外,教師還應該就教學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例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意見,及時進行改進,同時通過互動,教師也可以更好的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互動,這樣不僅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還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學習,同時也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內化。
四、燈不撥不明,理不爭不透
俗話說得好:燈不撥不明,理不爭不透。對于思想品德這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學科,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是十分有意義的,同時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在組織小學生進行辯論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些問題,首先,選擇學生辯論的話題十分重要,如果教師選擇的話題不恰當,會直接影響到辯論效果。教師選擇的話題應該具有一定的辯論價值,同時又不能難度過大,應該與小學生的認識水平相當。
其次,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較為自由的辯論空間,使學生的觀點能夠得到充分表達。最后,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觀點進行梳理,進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點。辯論在小學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不僅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學生知識的內化,還能夠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培養(yǎng)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對思想品德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五、知行合一、開展實踐
思想政治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能夠達到使學生明理的目的,然而學生實踐能力能否得到有效提升,關鍵要看學生課外的實踐。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抓住這一特點,在塑造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的同時,也塑造學生的行為能力。例如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觀時,在課堂上讓學生明白勞動的重要性,教師還應該組織學生在實踐中去觀察社會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引發(fā)學生思考勞動的意識,使其對勞動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教師還要組織學生展開實地勞動,在實踐中使學生對勞動的意義有更深刻的認識,進而提升學生的勞動意識,同時也使學生明白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約精神。
小學思想品德教師肩負著重要的教學責任,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教師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教學活動,使學生受到更多的啟發(fā)。本文介紹了幾種有助于小學思想品德教師有效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方法,希望對教師的教學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