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剛
【關鍵詞】 中學;合唱教學;教法;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3—0115—01
一、通過合唱教學啟迪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
合唱活動是一種非常美妙的創(chuàng)造,它可以使大腦左右兩個半球和諧并用,活躍思維、開發(fā)智力,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音樂,用自己的身體去表現音樂,通過音樂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合唱作品強弱分明的力度,緩急交錯的節(jié)奏,抑揚起伏的旋律,悅耳豐滿的和聲,能使學生的大腦在感知、記憶、創(chuàng)造等一系列運動轉化過程中得到發(fā)展。例如,在教學中,我有意加入一些外國歌曲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從學唱歌曲中了解不同國家的音樂風格,了解不同音樂家的作品。
二、加強合唱教學的基礎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素質
1.進行聲樂訓練。 在合唱訓練中,要提高合唱水平必須加強聲樂訓練。首先要從思想上重視它,并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有方法地進行教學,很多教師往往很機械地講一些理性概念式的知識,急于求成地要學生掌握唱歌方法,因此學生常常不理解,而使唱歌方法不正確,唱的時候,聲音緊張,出現悶、壓、不圓潤等毛病。因此,他們從根本上還沒有解決聲音問題。從教育學的觀點看,學生的認知、理解水平是有階段性的,新的認知、理解必須建立在原有的認知和理解水平的基礎之上,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放松身心,因為放松身心是歌唱的最高境界。然后把理論的知識化簡,化為學生通俗易懂的知識,如,對于“呼吸”訓練,我要求學生像聞花香一樣進行呼吸;進行頭聲練習時,要求他們運用像站在高山之上的感覺來唱。這樣正確、科學地訓練,學生通俗、感興趣地學到了歌唱的決竅,使得歌唱訓練不再枯燥無味。
2.引導學生學會將聲音與情感相結合。 合唱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聲音與情感的有機結合,很多合唱隊只重視聲音,經過長時間的聲音訓練,認為聲音在歌唱表演中占主要地位,因此,往往忽視了情感。其實從歌唱角度來看,情感好比是聲音的修飾,尤其是歌曲中的高潮情感的表現更是聲音的補充。如,在指導學生演唱《歡樂頌》時,我重點講述音樂大師貝多芬的藝術身世和不幸遭遇來感動學生。這樣一來,用心靈投入歌曲的演唱自然是情真意切、生動感人的。
三、增加合唱教學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
合唱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一種途徑。合唱歌曲的訓練要求學生按“規(guī)范的節(jié)奏、諧和的和聲、交替的旋律、變化的音量、統(tǒng)一的音色”等集體活動表達出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因此任何脫離群體,獨自表現的個人,只能成為破壞音樂完美性的要害。所以在合唱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齊心協力、共同完成”的協作心理。如,我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有些學生生性膽小、自卑怯懦,在我的熱情鼓勵下,他們慢慢能夠勇敢地站在全班師生面前放聲歌唱。當在比賽中失敗,學生灰心喪氣痛苦流淚的時候,我會對他們進行“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教育,培養(yǎng)他們頑強的意志、堅韌的品格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加大合唱教學的欣賞力度,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質
合唱藝術是旋律美、節(jié)奏美、復調美與和聲美的高度綜合。它以其獨特而豐富的表現力,給人一種其他藝術形式很難達到的綜合美感。在合唱教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選擇一首好的歌曲的重要性。好的歌曲往往以生動的音樂形象,促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激動,思想上發(fā)生共鳴,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地受到合唱藝術美的熏陶。因此,在教學中,我會適當選擇一些中外優(yōu)秀歌曲。如可選擇一些革命歌曲《賣報歌》《長城謠》;優(yōu)秀民歌《小白菜》《太陽出來喜洋洋》;兒童歌曲《我們多么幸福》以及一些外國歌曲《達姆 達姆》《可愛的家》等來讓學生欣賞。從歌詞的寓意上挖掘歌曲的思想內涵,可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和奮發(fā)向上的進取精神,培養(yǎng)學生高層次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
五、發(fā)揮合唱教學的德育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學校合唱隊是課外音樂活動中較龐大的活動集體。由于合唱隊通常都擔負著學校各類演出和參加各級比賽的任務,而這些活動均以集體形式進行,因此集體主義思想的培養(yǎng)也是合唱教學的主要任務。因此,教師要要求學生了解合唱藝術的起源和發(fā)展的歷史,認識到合唱藝術的顯著特點是“群體性”和“和諧性”,追求的是“合”而不是“個”,培養(yǎng)學生的品質。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