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敏
摘 要:隨著教學新《課程標準》的逐步深入推進,加強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性培育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在如今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注意學生知識的積累、學習能力的掌握,還應該側重于結合數學課程的內容,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在小學的學習階段,數學競賽不失為一個很不錯的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并且數學競賽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課本之外活躍思維的機會,給學有余力和愛好數學學習的學生一個發(fā)展的空間。本文就來結合目前小學數學競賽的現狀,來談談如何處理好小學數學與小學競賽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小學數學;競賽;創(chuàng)新能力;鼓勵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1-0017-01
數學競賽是多年來數學教學中的一大特色內容,但由于前些年類似“消滅奧數”和“徹底減負”口號的提出,在目前的應試教育大環(huán)境下,一直沒有被當作一個重要的部分重視起來。其實,只要掌握好日常的數學學習與數學競賽之間的關系,擺正數學競賽的位置,就不會出現過去那種讓數學競賽變成學生學習的負擔的情況。恰恰相反的是,適當的數學競賽與素質教育并不互相矛盾,反而十分有利于促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一、當今社會發(fā)展小學數學競賽的意義
(一)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的學生做到全面發(fā)展,然而在科學經濟飛速發(fā)展的現代社會,僅靠書本上能夠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去解決許多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今天的社會,需要的是有較強的綜合能力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這需要我們的學生不僅僅對課本只是單純的記憶,更應該從平時的學習中提煉出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思考與分析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重視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綜合性學習的實踐,將學科內部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進行整合。
數學競賽,就是一個為提高學生們數學能力而準備的機會,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小學數學中的數學競賽,把握好競賽與日常學習之間的距離,在不過多的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將數學競賽變?yōu)橐环N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需要
數學這門學科,因自身特殊的學習性質與知識接收特色,所以擁有著和其他學科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這一方法我們常稱它為“數學教學模式”。在如今日常的數學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們都在尋找各自教學方法,來盡可能的在有限學習時間里,實現教學目標完成的最大化。數學教學雖然要以課本為大綱以及核心,但這并不代表數學學習所涵蓋的知識面僅限于教材,而且數學教學并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公式與定理。
數學競賽就是一個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讓數學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本的方法。由于數學學習的形式靈活多變,所以調動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就要求教師要敢于突破傳統(tǒng)“填鴨式”的只講不用的授課模式,帶領學生把數學學出興趣,在數學的競賽中不斷發(fā)散思維鍛煉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在日常教學中如何對待小學數學競賽
(一)積極組織競賽并鼓勵學生參加競賽
馬克·吐溫曾經這樣說過:一個人要想在社會里生存,就必須學會體味競爭所帶來的快感。不單單是數學競賽,任何一個學科的競賽都有著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的作用。因此,我們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應該積極組織參加競賽,讓學生懂得參加競賽不是負擔,而是一種對于自己的挑戰(zhàn)與鍛煉,學會正視壓力,用于提升自己。
在日常的教學中組織競賽,我們不但要積極組織競賽,還要鼓勵學生參加競賽。鼓勵學生的方法可以采用競賽獎勵的機制,不一定只給第一名、第二名獎勵,應該發(fā)揚“重在參與”的精神,給每一位參加競賽的學生們“參與獎”和“優(yōu)秀獎”,讓學生們意識到獲得獎項并不是最重要的,敢于參與,敢于挑戰(zhàn)自己,邁出前進的步子才是應有的學習生活的態(tài)度。從小就該培養(yǎng)學生們在競爭環(huán)境中面對成功或者失敗的正確心態(tài),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們未來更好地融入競爭殘酷的社會。
(二)正確引導學生打好數學基礎
古語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數學的學習也是如此,在鼓勵學生參加競賽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正確的引導學生首先在日常學習中打好數學知識的基礎。數學競賽雖然是在日常學習的知識基礎上的拔高,難于基礎卻又立足于基礎,因此幫助學生們打好基礎也是展開競賽的前提與關鍵之一。
尤其是數學這門學科較其他學科來說更具有開放性和發(fā)散性,每一單元的學習內容看似沒有什么緊密的聯(lián)系,實際上它們之間有著遞進和互為工具的關系,比如分數的加減乘除法和方程式與應用題之間,哪一個部分學不好,都會影響整體的數學解題能力的發(fā)揮。因此教師們應該帶領學生們打好基礎,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談綜合運用為主的競賽學習與指導。
三、結語
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小學數學教師,要敢于突破傳統(tǒng)觀念中對于數學競賽的偏見,處理好日常教學與數學競賽之間的關系,實現利用數學競賽達到素質教育的效果。我們要重新衡量自身的能力,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適當開展數學競賽,讓學生們不再聞數學色變,調動起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培育真正適應當代社會的人才。
(作者單位:荊楚理工學院)
參考文獻:
[1]田鎂英.淺談小學數學競賽活動與素質教育[J].學周刊,2011,24:77.
[2]李紅梅.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4:207.
[3]馮德基.小學數學競賽活動與素質教育淺談[J].基礎教育參考,2003,11:41-42.
[4]董春晶.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教學方法的案例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
[5]孟曉平.淺談小學數學課件的設計原則[J].新課程(中),2011,05:92.
[6]莫金鵬.開設“小學數學競賽”輔導課的若干嘗試[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1996,03:69-70+78.
[7]晏紅莉.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素質教育的應用[J].通俗歌曲,2014,11:97.
[8]梁紹玲.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03: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