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在林
摘 要:在煤礦生產建設過程中,煤礦地測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技術工作,礦山企業(yè)的生產、安全以及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利用等都會受其測量結果的直接影響。文章首先對煤礦地測工作的重要作用進行了分析,然后對煤礦地測工作主要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究,最后基于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煤礦;地測工作;問題;應對策略
在煤礦生產中一項重要技術就是地測工作,地測工作貫穿在整個煤礦的建井、回采、開拓以及礦井的報廢等過程中,關系到了煤礦的正常生產以及經濟效益。增強地測工作對有效促進煤礦健康發(fā)展非常重要。因此,探究煤礦生產中的地測工作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一、地測工作在煤礦生產中的重要性
(一)為煤礦設計與施工提供詳細地質資料依據
設計礦井主要依據就是地質報告,因此設計方案是不是合理主要依靠地質資料準確度以及地質構造研究程度。研究地質構成程度越高,所得資料就越準確,也就更加和客觀情況相近,也就體現(xiàn)出經濟效益。
(二)為編制作業(yè)規(guī)程,選擇施工方案等提供完整準確地質資料
煤井巖性特征確定了支護的形式,而構造巖以及煤層厚度就確定了采煤方法。在實際情況中,老頂厚、硬度大巖石區(qū)段應用了梯形金屬做支護,而硬度小、復合層多巖石區(qū)段大多使用了拱形金屬做支護。煤巷大多應用綜掘,而巖巷大多采用炮掘。簡單高效的施工法極大促進了生產速度。
(三)準確地測確保實現(xiàn)設計目標
采礦的眼睛就是測量,精準的測定工作確保采掘依照預定設計目標推進。礦圈的內容全面、關系清楚的巷道,都能夠確保生產中不發(fā)生透巷事故,有效降低了瓦斯與水害事故,并且所計算精準成果資料確保了拉門位置與巷道貫通精度。能夠及時準確標定出中腰線,有效促進了工程質量。
(四)解決了所出現(xiàn)新地質問題
因受到孔距與鉆孔線距限制,地測部門所提供地質資料根本不能預測到采掘面前方地質變化,事實上影響回采率主要因素就是地質資料準確性與設計方案合理性,一旦不能夠確保采掘工程質量,不依照層位進行掘進或者回采,就可能出現(xiàn)生產困難與損失資源現(xiàn)象。
(五)強化了儲量管理,提升資源回收率
對于煤礦的地測工作而言,儲量管理屬于一項重要技術基礎,主要是掌握儲量中的動態(tài)變化,嚴格控制資源損失量,這樣就能夠有效延長礦井的服務年限,而增強了采區(qū)的回采率。
二、煤礦地測工作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原始數據或測量設備準備不齊全
在開展煤礦地測工作時,因為部分測量人員依賴性較強,集體主義觀念淡薄,責任心較差,尤其是遇到任務比較急的時候,可能會導致這些測量人員到達測量地點進行測量工作時,才意識到所需的測量設備準備不齊全的情況。
(二)導線點用錯或復測不及時
在開展煤礦礦井導線測量工作時,因為儀器操作人員或者是前、后視工作人員不注意將導線點掛錯,比如在使用廢棄點附近的測量點或者是巷道重測時,有可能會因為失誤將導線點掛錯,導致測量所得數據不準確。若不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測點掛錯,從而導致標定巷道方位與設計方位不相符,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貫通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同時,煤礦地測工作的每個階段都應該進行檢核,并要及時對測量結果進行復測。
(三)測量人員在測量過程中將數據讀錯
因為煤礦礦井下的情況較為復雜,長期工作會使身體不適或者是生產任務緊張,從而經常會導致讀數錯誤的情況出現(xiàn)。雖然現(xiàn)在的煤礦地測工作已經普遍采用全站儀,但是測量人員在對顯示盤上的數據進行讀取時,也應該要做到仔細、準確無誤、有核對,并快速計算出半測回差是否在導線級別范圍內。
(四)記錄本的數據記錄不詳細
在開展煤礦地測工作時,測量人員經常會受到工作環(huán)境的影響,比如當面對放炮要撤人或者是生產單位急需運料時,部分測量人員就顯得比較急躁,從而導致其未將巷道測點處的全高與點前數、測點的左右?guī)蛿狄约皟x器高等測量數據記錄仔細。尤其是在施工現(xiàn)場將最后一站的前視點的高程測量完成之后,因為著急進行標定,經常就會出現(xiàn)新測點的各項數據忘記記錄或者是記錄不仔細等問題,從而導致升井后無法將最后一個測點的高程準確的推算出來。
三、解決煤礦地測工作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做好煤礦地測工作前期準備
在進行煤礦地測工作之前,測量小組的每個成員都應該根據測量分工,對自己應該攜帶的東西進行清點、檢查,然后再由此次測量工作的負責人對所需的所有工具仔細進行清點。同時測量時注意使用同一個測量記錄本記錄同一個測量地點的測量數據,從而保證在今后需要時能夠找到可靠的測量原始數據,并注意保證數據記錄的真實性,不能隨意涂改數據。
(二)準確設置測量點,將不必要的測量點及時清除
在開展煤礦地測工作時,要求測量點的設置必須要準確且牢固,所以為保證其牢固性,可將其設置在穩(wěn)定的頂板巖石上,這樣做不僅不影響煤礦生產正常運輸,同時也能方面觀測與保存,同時測點的間距要盡量保持均勻。此外在拐彎、變坡以及巷道分岔等特定地點,也都應該按一定順序與統(tǒng)一編號設置測量點,便于尋找。每次地測工作完成后,要及時將廢棄的標記與測點清除,避免下次測量用錯。
(三)嚴格按照規(guī)程開展地測工作
煤礦地測工作的開展就是為煤礦安全生產提供保障,所以讓地測工作人員養(yǎng)成干標準活的良好習慣非常重要。因而地測工作人員應該嚴格按照質量標準化的要求,將觀測、記錄、圖紙?zhí)罾L、整理臺帳以及聯(lián)系單發(fā)放等各個方面的工作仔細做好。在進行煤礦地測工作時,若發(fā)現(xiàn)有與規(guī)程規(guī)定要求不相符的檢查角,要及時后退并進行觀測,并按規(guī)程要求每150米進行導線延伸,要保證與標準要求相符。若發(fā)現(xiàn)實際巷道方位與標定的方位不同時,要再次對方位進行檢查與記錄,保證準確無誤之后再進行其他方位的標定。
(四)加大資金的投入,推廣新技術應用
因為煤礦地測工作的精度要求比較高,且專業(yè)性較強,因而煤礦地測工作的開展對設備、儀器等精度要求也比較高,也對其有較強的依賴性。然而煤礦生產的環(huán)境條件比較復雜,各種儀器與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意外破壞或磨損非常嚴重,所以,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對各種儀器設備及時進行更新與維修保養(yǎng),從而保證煤礦地測工作的質量。同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是提高工作效率及保證工作質量的最有效的手段。
(五)加強測量人員的業(yè)務學習,提高技能水平
在開展煤礦地測工作時,測量人員是必不可少的,因而為了將煤礦地測工作中的失誤帶來的嚴重影響與后果有效的消除,一定要加強測量人員的素質教育與業(yè)務教育,要對他們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集體主義觀念等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培養(yǎng)。同時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測量人員在業(yè)務方面的學習也要注意強調,最好保證讓測量人員能夠深入到實踐中去體會與鍛煉,從而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為煤礦地測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可靠保障。
四、結語
地測工作本身就是一門探索性、適應性、區(qū)域性和綜合性非常強的基礎技術工作,構建一支具備良好素質的地測隊伍的過程很難,平時要加強業(yè)務和技術的培訓,多多實踐,深入施工觀場,在實戰(zhàn)中增長施工經驗,這樣才能逐步形成了解和認識地質規(guī)律的能力,提高預測的精度和準度,同時也提高煤礦災害的預測水平。只有實施嚴格的管理和保持良好的習慣,才能促進地測標準化工作的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馮計生.煤礦地測工作問題和對策探討[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2(21).
[2] 楊揚,王書培.煤礦地質測量在煤礦生產中的作用[J].科技風,2015(02):149.
[3] 員少卿.煤礦地質測量工作要點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