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愛
?
百年傳承,只為學生健康成長
文/王小愛
這是一所擁有百年文化傳承的學校。建筑古樸典雅,環(huán)境和諧優(yōu)美,處處流露著大家手筆的不凡氣度;這是一所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學校。感悟優(yōu)秀文化、感恩時代生活、勵志報效祖國。百年的教育經(jīng)歷,是歷史慷慨的賜予,同時更是賦予學校的民族重托。這就是北京市魯迅中學。
>>教育部杜柯偉司長來校調研
作為一所有著110多年歷史的京城老校,北京市魯迅中學擁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歷史底蘊。近幾年來,在新教改的背景下,在全校師生共同的拼搏進取中,這所百年老校正在不斷地開創(chuàng)教育的新篇章。如今,讓我們一起走進北京市魯迅中學,在仿“巴洛克”式的靜穆幽雅回廊中,在朱紅油漆的木質樓梯間,跟隨魯迅先生曾經(jīng)走過的足跡,深入挖掘學校百年歷史的文化積淀,探索學校傳承下來卻不可復制的育人之路。
北京市魯迅中學是一所有著悠久歷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1901年的“篤志學堂”,經(jīng)“篤志女中”“女八中”“一五八中”,到1996年被北京市政府批準更名為“北京市魯迅中學”,這座庭院的一草一木,見證了一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
作為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中國近代教育設施之一的魯迅中學,現(xiàn)已成為國家級文保單位和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承擔社會大課堂職責。校園內的“三一八”慘案歷史情況介紹長廊,“三一八烈士紀念碑”,魯迅當年發(fā)表演說的禮堂,無不為學校辦學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學?,F(xiàn)有25個教學班,其中初中12個班,高中13個班,學生700余人;教職工135人,專任教師105人,其中區(qū)級學科帶頭人及兼職教研員36人,高級教師占教師總數(shù)的26.36%以上。
2012年8月,魯迅中學入選北京市首批百年學校。今天的魯迅中學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正不斷探索“啟動自動、健康健全”的當代育人之路。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一個人服務全人類?!薄獓篮?/p>
眾所周知,魯迅先生一生倡導和實踐的“立人”思想讓人們認識到,要成為一個有人格、有個性的人,絕不能癡迷于物質?;趯W校獨有的人文背景資源、現(xiàn)實狀況和對教育本真追求的理解,學校明確以“立人”為宗旨、以啟動人的內驅力,以“實事求是、博采眾長、堅韌不拔、篤志報國”為育人目標,并逐步形成以“活動、環(huán)境、課程”為育人平臺的“北京市魯迅中學立人特色文化系統(tǒng)”,簡稱“立人文化系統(tǒng)”。
課程文化建設 學校依據(jù)《北京市實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的課程安排指導意見(試行)》中提出的“各學校應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積極開設豐富多樣的學校選修課程,突出創(chuàng)新性、多樣性、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和選擇性,逐步形成學校特色”的要求,本著“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的魯迅中學校園精神,構建了學校課程體系、學生指導體系和課程管理體系,在課程體系中對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整合,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和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促進了學校的內涵發(fā)展,有效提升了辦學質量。
課堂文化建設 近幾年,魯迅中學的教育教學全面發(fā)展,質量穩(wěn)步提升。學校緊緊圍繞辦學目標,提出了激勵自立的教學理念,立足課堂,以規(guī)范管理和推進新課程為切入點,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為突破點,牢牢抓住課堂教學,從常規(guī)入手,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實現(xiàn)有效的課堂,讓課堂成為師生生命成長的家園。
教師文化建設 魯迅中學以發(fā)展教師為著眼點,以教師“專業(yè)化”研究為著力點,以教師“專業(yè)化”建設為立足點,加強教師思想政治、職業(yè)道德教育,從教育理念、專業(yè)技能、課堂教學基本功入手,培養(yǎng)骨干教師,發(fā)揮其示范引領作用。重視教師梯隊建設,搭建成長平臺,崗位成長與成才,造就“專注、勤奮、博學、向上”的現(xiàn)代教師團隊。
學生文化建設 魯迅中學精心建構立人文化系統(tǒng),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落實于師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之中是學校長期不懈的追求。讓更多的學生在自己喜歡的領域獲得成功,啟動其自主成長的愿望。通過全面的設計,精心為學生搭建體驗的平臺,讓學生從中尋找發(fā)展的目標。學習各類榜樣,了解標準、看到示范??????這些都是教育的生動環(huán)境。
“一所好學??梢耘囵B(yǎng)一名好校長。沒有魯迅中學,就沒有我。”——嚴虹
作為一所有著光榮傳統(tǒng)和深厚文化底蘊的百年老校,學校德育始終圍繞愛國主義這一主題,沿著“了解燦爛文明、感悟優(yōu)秀文化、感恩時代生活、勵志報效祖國”這個現(xiàn)代人的品德成長主線,設計、組織實施了學校的主題教育活動,形式多元,覆蓋到“文化教育、學科教學、行為習慣、健康情感、健康心理、健康體魄、健康審美、健康禮儀”等許多學校教育的傳統(tǒng)內容,逐步形成了若干富有特色、互為補充的校本德育傳統(tǒng)活動,很好地豐富了學校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職能內涵。
一方面學校校園是保存完好的百年建筑,是中國近代教育的鮮活見證。維護、利用、補充開掘一直是學校高度重視的文化建設工作。校園環(huán)境干凈、優(yōu)美,富有安全性、人文性、獨特性。景觀設計、樓道布置、設施設備安置具有整體性、協(xié)調性,貼切表達學校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
另一方面,學校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工作和學校自身校園文化建設高度整合,學校管理層從維護、發(fā)掘、利用和營造幾個層面開展工作;學校老師則引導學生了解歷史,關注現(xiàn)實,感悟文化,學會比較,學會傳承,為學生鋪設一條由了解到感悟、由敬佩到熱愛、由接納到融入的文化之旅。愛國是民族的自尊,民族的自尊首先是文化的自尊,抓住這條主線,愛國主義就不是空泛的口號,就能落實為很具體的情感,進而影響到行為和成長,服務和報效才成為可能。多年來學校十分重視自身建設,發(fā)揮基地在社會的服務作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學校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充分調動了學校的社會教育功能,促進了學校的全面發(fā)展,校園文化建設也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嚴虹校長真切地說:“最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就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們的愛心和責任心。只有能夠從心底里愛惜母校一磚一石、一草一木的孩子們,長大以后,才能成為熱愛祖國、服務社會的人。”也正是如此,百年來,從這里走出的莘莘學子,正是憑著對國家對人民的忠誠和摯愛,無怨無悔地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名譽校長周令飛(魯迅長孫)參加我校“五四筆會”活動
“一所學校的發(fā)展必然存在自身獨特的文化和魅力。”——嚴虹
魯迅中學在國家教育綜合改革的背景下,圍繞立人理念的實現(xiàn),確立了“活動、課堂、環(huán)境”三個實施平臺,初步搭建起了學校特色的立人途徑和模式,使學校在一個育人系統(tǒng)中運轉,工作的常規(guī)化、制度化,行為的自主、高標,形成魯迅中學師生鮮明的行為方式。學校在環(huán)境建設、活動設計和課程建設等領域著力探索實踐,獲得了有益的經(jīng)驗,形成了鮮明的發(fā)展特色。
特色理念構建 學校以“多讀魯迅、多知魯迅、多思魯迅”為顯見的工作內容,培養(yǎng)學生理解并認同“做最好的自己”的成長目標;師生合力實現(xiàn)“啟動-自動”的立人目標:教師,調動自己的專業(yè)才智,為了“啟動”學生尊嚴成長的愿望;學生,做健康向上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努力實現(xiàn)“自主-高標-發(fā)展”的成長。
特色教學為主 學校堅持特色發(fā)展目標在三級課程平臺的實現(xiàn):始終把課程作為“啟動—自動”的最重要途徑,把課堂作為“啟動—自動”的最主要空間,把課程建設作為立人模式最顯見的特征。堅持站在踐行立人思想的高度審視、規(guī)劃校本課程建設,立足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基于學校學生的發(fā)展實際需要,服務于學校辦學特色。
特色活動貫穿 學校將魯迅精神傳承、德育工作、青年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校園生活和學習活動之中,探索魯迅文化與當代教育的契合點,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特有的環(huán)境陶冶人,以精彩的活動培育人。學校豐實的社團課程讓校園充滿了生機活力。
特色環(huán)境優(yōu)化 學校從“走近魯迅、感悟魯迅”這個起點做起。建有“魯迅生平展室”;“三一八”紀念碑;講堂閱覽室;百年前的校門原貌訴說著一個世紀中國教育的故事;新文化的主題墻廊讓師生感悟校園的曾經(jīng)。
樹立學校品牌 近幾年來,隨著教育的大發(fā)展,學校充分利用環(huán)境資源的優(yōu)勢,緊緊圍繞辦學目標,為師生開拓視野,了解世界,促進成長全力提供條件,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將學校文化建設作為建設點,已經(jīng)形成學校發(fā)展的特色和品牌。
明確的方向和不懈的努力,使學校蒸蒸日上,不斷發(fā)展。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國家級基礎教育課題“高中特色發(fā)展”項目試驗校、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高中特色發(fā)展試驗項目實驗校、全國校園環(huán)境文化藝術先進校、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校、全國中小學外語教研工作示范校、中國楹聯(lián)教育基地、全國魯迅學校校際交流會執(zhí)行主席學校、《北京教育》常務理事學校、北京市中小學社會大課堂實踐基地等多項榮譽。
傳承是一種令人敬佩的堅守,傳承“經(jīng)典”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敬仰與弘揚;傳承“魯迅文化”是對百年名校的兼收并蓄。今天,在以學習弘揚魯迅精神為學校文化特色,以“啟動人”為工作立足,以“使人自動”為立人目標,北京市魯迅中學正在一步步創(chuàng)新著、進步著、收獲著……并在傳承經(jīng)典中展開一篇篇蓬勃的發(fā)展藍圖,再創(chuàng)教育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