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博 王世娓
?
讓藝術涵養(yǎng)生命
文/張博王世娓
編者按:“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于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nèi)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用凝練而浪漫的話語道出藝術對于人生活成長的重要性。在當前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藝術猶如一汪清泉,點滴浸潤人們的心靈,喚醒其對美的理解,對生活的熱愛,對品質的追求。有這樣一所學校,她以獨特的教育視角,在校園內(nèi)開展藝術教育特色,精益求精,擷取了一片綠葉,帶來了滿目的春光。她就是筆者此次采訪的北京市朝陽區(qū)黃胄藝術實驗小學。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藝術種子在校園里生根發(fā)芽,綻放絢爛多彩的藝術之花。在這所校園里,你能看到充滿童真童趣的畫作與筆勢雄健活潑的書法齊飛,傳統(tǒng)民俗文化與現(xiàn)代藝術特色共舞。藝術育人的大潮驚濤拍岸,在京都之地,撐起了一方教育的藍天……
蔣學鳳校長是黃胄藝術實驗小學在改革新時期乘風破浪再譜新篇的領航者,她到校時間不足一年,卻以獨特的教育理念與個人魅力,帶領學校實現(xiàn)了內(nèi)涵發(fā)展。多年的教育管理經(jīng)驗,使蔣校長明白,到一所學校擔任管理者,絕不能摒棄學校原有的理念與特色,而要在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立足學校原有的優(yōu)勢,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學校的進一步發(fā)展?;谶@一思想,學校在藝術教育領域深入探索,挖掘資源,拓寬途徑,為學生實現(xiàn)個性成長奠定基礎。
朝陽區(qū)黃胄藝術實驗小學于2003年由西壩河二小和西壩河四小合并而成,是一所全日制公辦學校。學校一校兩址,總占地面積13000平方米,擁有21個教學班,57名教職員工和500多名學生。
在蔣校長看來,學校要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以個性化的教育服務,實現(xiàn)孩子的個性化發(fā)展。為此,學校以藝術教育為辦學特色,遵循孩子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使每一個孩子的興趣愛好得以發(fā)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帶來的樂趣。學校構建了以藝術教育為中心的校本課程體系,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校本課程為載體,以社團建設為途徑,努力挖掘各學科中的審美教育因素,讓學生的生命如陽光般多彩。
>>2015年6月19日黃胄藝術實驗小學蔣學鳳校長和同讀生在中華民族園里交流繪畫
黃胄藝術實驗小學的教育工作者,深入挖掘學科教育中的藝術教育因素,尊重學生個性需求,整合課程資源,開發(fā)了特色校本課程。如今,學校已有三大類校本課程體系:語言藝術類包括同步閱讀與趣味閱讀ABC兩類課程,讓學生通過閱讀欣賞理解作品的情感和語言文字的藝術性。思維藝術類包括多彩的數(shù)學、數(shù)學與生活等六類課程,讓學生通過思維培養(yǎng),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綜合藝術類校本課程包括電腦美術、水墨童真、剪枝、泥塑等十三類課程,讓學生在審美教育活動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構建完美人格。
三大類課程體系體現(xiàn)了學校以書為友、以藝術為友、以好習慣為友的校訓,通過“以書為友”陶冶學生的心靈,“以藝術為友”培育學生的美德,“以好習慣為友”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完成了藝術教育以美立德、以美益智、以美健體的教育目標。
社團活動是校本課程的延伸,學校以“為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提供最好的平臺,促進每一個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為社團活動宗旨,開設了“武術、街舞、影視、動漫、國畫、腰鼓、軟筆書法、傳承臉譜、皮影”等二十余種社團,為校園生活增添了情趣,為學生的全面成長搭設了舞臺。學校打破班級界限,充分利用每天下午課后一小時,讓學生參加自己喜歡的社團,實現(xiàn)“讓生命陽光般多彩”的特色理念,社團活動已成為孩子最美好的校園回憶。此外,學校還專門組織了以隨讀學生為成員了“小天使”藝術社團,每年學校都組織聽力、智力及肢體障礙的同讀學生和家長,外出寫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充分享受到溫暖與幸福。
“教育者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服務”,蔣校長的一番話,完美詮釋了她積極引入校外藝術資源的緣由。到黃胄藝小任職后,她發(fā)現(xiàn)單一地依靠學校師資,不能對學生進行全面而深入的藝術熏陶,師資的量與質都不能滿足藝術教學需求。為此,她拓展資源,依托社會力量,以校外的藝術春風,吹拂師生的心靈。
黃胄藝術實驗小學與炎黃藝術館、北京市玩具協(xié)會、北京聯(lián)合大學、朝陽區(qū)文化館、西壩河中里社區(qū)等社會機構和單位合作,引入其藝術資源,助力校園日常藝術活動的開展,在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藝術教育服務,讓孩子快樂成長,實現(xiàn)了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和實踐育人的目的。
學校舉辦了“多彩藝術進校園,實踐體驗助成長”學生主題校園實踐體驗活動。兔兒爺、虎頭鞋、七巧板、珠串、蛋畫、五巧板、糖畫、吹糖人、毛猴、面人、皮影等21種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傳承人匯聚在校園中,為學生展示傳統(tǒng)藝術的內(nèi)涵與美。全校學生參與學習并體驗,在此基礎上感知藝術的美、欣賞藝術的美,大膽地用自己喜歡或擅長的方式創(chuàng)造藝術的美,從而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
為讓學生能夠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中成長,學校教師帶領美術社團學生前往開展寫生實踐活動。師生們走進青島,在嶗山和大海間領略春天的自然之美,在八大關長街中探尋歷史文化之美。孩子們用手中的畫筆,將美好的瞬間烙印在心田。在秋意濃郁的十月,教師帶領學生到古北水鎮(zhèn)寫生,孩子們被小橋流水的古鎮(zhèn)風景所陶醉,在美術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構圖、取景、他們的畫筆記錄著美好的瞬間。此外,學校還依托朝陽教委“大師進校園活動方案”,結合學校藝術特色,先后到達山西、西安、成都等地開展外出寫生活動,讓學生用畫筆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
為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展示學校的特色和風采,讓更多的家長了解學校教育發(fā)展成果,了解身邊的好學校,2015年4月27日,黃胄藝術實驗小學作為朝陽教委指定推薦的10所學校之一,參加了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和北京廣播電視臺聯(lián)合打造的《身邊的好學校》欄目拍攝宣傳。報道學校教育特色的短片,在北京市公交、地鐵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時段播出,讓市民了解黃胄藝術實驗小學這所隱藏在尋常巷陌之中的優(yōu)質學校。
在北京市的老牌教育大區(qū)朝陽,黃胄藝術實驗學校從一所普通小學,轉變?yōu)榫C合素質教育示范學校、藝術特色校,完成了讓當?shù)亟逃珞@嘆的華麗轉身。該校用藝術的厚重與魅力,滋養(yǎng)著莘莘學子,通過隨處可見的藝術元素,啟迪孩子智慧,陶冶孩子心靈,喚醒他們心中的美。蔣學鳳校長用智慧與付出,詮釋著“教育”的真諦。她始終站在時代的最前沿,為朝氣蓬勃的學子編織翅膀,讓學子與青春攜手,與激情為伴,去追逐夢想天空里絢麗的彩虹。
>>2014年9月28日黃胄藝術實驗小學學生在炎黃藝術館參觀激情燃燒的歲月“黃胄和他的時代”大型文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