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凡
摘要:版式的空間是指一個版面所提供的用以表現編排思想和內容的空間,是構成版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版面語言的一種基本形式。它主要是在二度空間范圍之內以輪廓線劃分圖與地之間的界限,描繪形象。版式設計所表現的立體空間感,并非實在的三度空間,而僅僅是圖形對人的視覺引導作用形成的幻覺空間。
關鍵詞:版式空間;點線面;留白
版面空間包括的主要因素是:區(qū)域、面積、距離、形狀。在版面空間中,除了不同區(qū)域具有不同強勢外,不同的面積也具有不同的。面積越大,給讀者視覺上的刺激就越強烈,也就越容易吸引讀者的注意,強勢就越大;反之,強勢就越小。版式的設計構成元素包括文字、圖片、圖像(幾何圖形、其他自由圖形),也包括黑色、白色和其他色彩組成的控制因素。不同的設計構成元素會由于不同的形狀、大小和色彩等的運用而創(chuàng)造出各異的視覺空間,同時也產生出復雜多樣的視覺空間感和心理感受。
一、點、線、面的應用
點、線、面是視覺構成的基本元素,同時也是版式設計中重要的表現手段,任何版面設計的構成元素都能抽象或者提煉成為點、線、面的組合。在版式設計中,有意識地從抽象角度運用點、線、面構成來編排版式,是形成強烈的視覺形式美感和設計感的有效途徑,同時也能感受到版面的趣味性和美的視覺享受。
康定斯基說過“點的本質就是最簡單的形”,而版式設計中的點是依附線、面而存在,是有一定的面積大小,因此當它與周圍的構成要素形成對比時,才知道這個形象是否可稱之為點。在版面中的點,由于大小、形態(tài)、位置的不同,所產生的視覺效果和心理作用也不同。點的縮小起著強調和引起注意的作用,而點的放大有強烈之感,它們注重形象的強調和表現給人情感上和心理上的量感。例如,在版面中一個文字、一個頁碼、一塊色彩,一個引導標識或者是其他的視覺符號元素,這些都可以吸引讀者和受眾的視線。
不同大小以及方位的點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同時也起著活躍、平衡、穩(wěn)定和豐富版面的作用。當點居于版面視覺中心時,有視覺心理的平衡與舒適感;當點在版面中偏左或偏右,產生向心移動趨勢時,會有較強的動感;當點在版面中做上、下邊置,會有上升、下沉的心理感受。在版式設計中,將版面的構成元素抽象提煉成點的形象,并將其導入視覺中心的設計,如今已屢見不鮮。沒有“規(guī)定”位置、大小的點,可以讓設計師能夠更靈活的運用,并賦予版面更精彩的效果。
英國畫家、藝術理論家威廉·荷加斯(William Hogarth)認為:“一切直線只是在長度上有所不同,因而最少裝飾性。曲線,由于互相之間在曲度和長度上都有所不同,因而具有裝飾性。直線與曲線的結合形成復雜的線條,比簡單的曲線更多樣,因此也更具有裝飾性。”
線條在版式設計中的表現力較強,它通過形式符號的變化,例如:線的粗細、長短、曲直、方向、形狀、質感等變化,有形態(tài)明確的實線、虛線、也有空間的視覺流動線,能將版面中的空間進行有形或無形的分割。在進行版面分割時,即要考慮各元素彼此間支配的形狀,又要注意空間所具有的內在聯(lián)系,保證良好的視覺秩序感,這就要求被劃分的空間有相應的主次關系、呼應關系和形式關系,以此來獲得整體和諧的視覺空間。比如:利用線條將空間進行等量的分割,以獲得秩序和美感;不同比例的空間分割,能使版面產生對比與節(jié)奏感;在骨骼分欄中插入直線進行分割使欄目更清晰,更具條理,且有彈性,增強了文章的可視性。
面點的是放大、集中或重復,也是線的重復密集移動的軌跡和形態(tài),是版式設計中所占面積最大,最具有平衡、豐富空間層次、烘托及深化主題的作用。面一般可以分規(guī)則形態(tài)和不規(guī)則形態(tài)兩類,方形和圓形是規(guī)則形態(tài)類最基本、最具有原始性格的形態(tài),而不規(guī)則形態(tài)大多以偶然的、徒手的、自由的形態(tài)為主。一個色塊、一片留白、一個放大的視覺符號元素、一張圖片和一段文字等,都可以理解為面,它能引發(fā)讀者和受眾更多的關注,視覺沖擊力更強烈。同時,對面的不同位置的變化、不同的分割能體現出版面的層次感、空間感、和縱深感,利用面的這些特征,把握好相互之間的關系,會為版式設計帶來強烈的美的享受。
點、線、面是構成視覺空間的基本元素,也是版式設計上的主要表現語言,不管版面中的內容和形式如何復雜,最終都能簡化成點、線、面的形式來編排,把握好它們三者之間的變化與統(tǒng)一、對比與調和、比例與均衡、節(jié)奏與韻律的構成規(guī)律,組合出各種各樣的版式形態(tài),產生具有美感的視覺形式,構建一個全新的版面。
二、留白的處理
留白是我國傳統(tǒng)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被廣泛的用于研究中國繪畫、陶瓷、詩詞等領域中,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應的空白,也叫空白。在我國的國畫和書法中留白可以使畫面構圖協(xié)調,減少構圖太滿給人的壓抑感,很自然地引導讀者把目光引向主體。在版面中,留白是未放置任何文字和圖片的空白空間,其形式、大小和比列決定了版面的質量,最大的作用是引人注意,更好的烘托主題,集中版面的空間層次感。 比如:書籍中成段文字的行距、段距空白也是留白的一種形式,留出的空間可以給讀者和受眾以呼吸暢通的輕松感、透氣感,可使讀者和受眾的視覺得到適當的休息。
目前國際上的版式設計趨勢也正是朝著“留白”的趨勢發(fā)展, 從版式設計角度來說,填滿空間不是設計師要做的,合理的運用空間才是設計師該做的。當我們純粹以大量的信息來打動讀者,讀者只會被過多的信息淹沒而不知所措,他們會做出的反應正好是回避。留白空間運用巧妙,就會成為版式設計中最突出、最令人矚目的部分。留白空間成為一種實實在在的形狀,實的和虛的空間就錯綜復雜地盤結在一起。但不是所有版式設計中的空白空間都會起到積極作用,若對空白空間的運用完全失去控制,“度”沒有掌握好,會導致版式設計上的雜亂或不和諧。
【參考文獻】
[1][英]加文·安布羅斯Gavin Ambrose,保羅·哈里斯Paul Harris.國際平面設計基礎教程:版式設計[M].詹凱,蔡崢嶸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
[2][日]南云治嘉.版式設計基礎教程[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