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振
摘 要 隨著傳統(tǒng)教學只重分數(shù)和升學的教學弊端日益暴露,時代呼喚教學改革、大眾要求素質教育。令人費解的是教師全身心的扎根教學,學生滿心思的埋頭苦讀,但是收獲的成效甚微。尤其是在現(xiàn)今的高中英語教育中不難發(fā)現(xiàn)依舊存在著教學體系標準只為應試;學習教學目的意義模糊;師不知徒心徒不解師意等問題。本文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出發(fā),分析和探討優(yōu)化高中英語教育的對策和解決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 ;英語教育; 對話情感整體性
1 探討高中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體系標準只為應試
傳統(tǒng)教育以應付考試為目的。在新課標未頒發(fā)之前,即使國家政策一直倡導素質教育,但是由于改革之路漫漫,導致現(xiàn)階段大部分教學機構制定的體系標準仍是圍繞試卷進行,量身定做只為打造高分人才和滿分精英,以致于忽略了學生的口語聽力這些最為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教學模塊。
1.2 學習教學目的意義模糊
目前,高中英語教育多為上課打開課本講單詞、講句子、講語法,或是打開試卷講聽力、講閱讀理解、講完形填空等固定模式教學。內容枯燥無新意,教學初始提高學生綜合英語能力的目的不明確,意義模糊化和空泛化。
1.3 師不知徒心徒不解師意
細心觀察現(xiàn)今的英語教學課堂不難發(fā)現(xiàn),由于老師過分的單詞講解、短語分析,語法展示導致學生只能被動聽,被動看,被動學。老師在不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英語水平和性格特點的提前下施展教學,難免會獨裁,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按照自己的心意和理解施教,成為主導一切的上位者,逼迫學生屈居二線,成為學習的提線木偶,牽一下動一下。相對應的是學生不理解教師,容易導致厭學心理和逆反心理的產生。加之,一個班級的總體成績、升學率與老師的獎金薪資掛鉤,導致教師們所有的精力均放在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上。
2 優(yōu)化高中英語教育的對策分析
2.1 宏觀上,國家加強重視,營造總體效應
從宏觀上而言,國家要加強對英語教育由傳統(tǒng)的應試轉化為新課標下素質教育的重視,這種重視不僅包括政策方針的頒布,更主要的是要能在全國形成一股全民愛英語,全民說英語,全民用英語的濃厚氛圍,依靠這種氛圍形成一股全體總動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致力于高中英語教育革新,“轉型升級”,由重英語分數(shù)轉化為重英語實用。
同時,政府應該加強對學校傳統(tǒng)相關政策,尤其是分數(shù)與老師的績效掛鉤的管理。要讓教師在教學中處于一個輕松自在施教的氛圍,而不是學校施于考核評比壓力和家長施于升學分數(shù)壓力的環(huán)境。以自身的輕松施教帶動學生的自在學習,以自身的快樂教學帶動學生的興趣學習,以自身的引導幫助帶動學生的主動學習,以自身的刻苦鉆研帶動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
2.2 微觀上,機構加強落實,教師靈活教學
微觀上,要注重打造細化面。教育機構要加強落實國家制定的相關政策,并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將相關英語政策本土化,實際化,與新課標政策相輔相成,互為補充,互為促進。同時,作為一線工作者的老師要靈活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主導者角色形象,由主導轉為引導,由老師中心轉為學生中心,由老師本位轉為學生本位。
2.2.1 落實政策,營造學習氛圍
政府英語教育政策的落實,需要相關的教育機構的切實施行。在國家形成全民全民總動員實用英語的氛圍下再推一把,再施一力。具體細化到高中英語的教育時,要倡導學生從分數(shù)和升學的牢籠中掙脫出來,由啞巴英語教育轉為活用英語教育,營造一股良好、輕松自在、自主性強的高中課堂以及校園內外的學習氛圍。
2.2.2 靈活教學,明確教學目的
(1)采用對話式教學
所謂對話式教學,主要指的是以平等的身份和角色走進課堂,融入學生群體,進行英語口語表達的情境溝通。眾所周知,英語是一門語言表達能力要求極嚴的語言。這種極嚴指的是不是靠單詞堆砌、短語加注或是語法建構便能完成任務的,它要求的是英語能夠不限場合,不限地點,不限對象的任意發(fā)揮,流利溝通,交際表達,活學活用。例,在學習“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時,老師要先說英語,營造出相關的借與抵的買賣或是交換情景,進而實行小組分組創(chuàng)設新的對話,最后將所學知識和所拓展的英語反饋給教師,實現(xiàn)交流溝通中的潛移默化和融會貫通。
(2)注入情感教學
新課標要求教學施展時不僅要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吸收和掌握。更要注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英語上情感教學的培養(yǎng)需要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將枯燥的單詞,短語,句型轉化為溝通的樂趣,對話的興致,交流的滿足,活學活用的成就感。這樣,方能激發(fā)學生的進一步學習,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學習。比如在教英語發(fā)音時,由于學生的地域差異、方言差異,每位學生對讀準音的把握程度不一致。因此,老師既要嚴把學生讀錯招致嘲笑的關,同時要不厭其煩的注入親切之情一遍又一遍耐心教學。
(3)差異化教學
差異化教學是高中英語教育課堂值得應用的一種教學方式?;仡櫼酝慕逃浑y發(fā)現(xiàn),大部分老師為了最后的升學率,只看重優(yōu)生,尖子生,不顧甚至是完全忽略差生或是平庸生,認為他們或是因為搗蛋破壞無可救藥,或是因為智力平平無法快速“扶起”,因而導致整個教育重心偏移。殊不知短板效應會拖整個進度,薄弱環(huán)節(jié)會拉整個后腿。要注重每個學生的學習,要挖掘每位學生的學習優(yōu)勢,要發(fā)揮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形成整體的向上力和凝聚力。
具體言之,在英語課堂的教學上,針對不論是枯燥的英語單詞、語法、短語教學或是較有樂趣的音樂、電影教學,都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主動填鴨式教育方式,轉為由學生主動思考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找出共同點,尤其是針對成績水平處于中低等的學生,更應引導他們發(fā)揮“小組長”或是“小領導”職責,在主動學,分享經驗,共享學習方法中獲得一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以激勵他們力爭上游,與班上之前的優(yōu)等生并駕齊驅,共創(chuàng)英語佳績。
4 結束語
回顧往昔,不難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英語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應試,以考試為導向,即為一個根本性的方向錯誤,進而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不僅會導致英語教育初衷的偏離,而且易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高分低能和啞巴英語的學生。因此,宏觀上,國家要加強重視英語的實用性,形成全民英語學習效應。微觀上,教育機構要落實相關政策,營造輕松自在的學習氛圍。同時,作為一線工作者的教師要靈活教學,以對話的形式,注入情感,實現(xiàn)差異化教學。
參考文獻
[1]趙洋.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04).
[2]黃思琳.論對話式教學在當前高中英語課堂中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