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襄陽地域文化的涵義以及背景等因素,探討了城市視覺形象設計中襄陽的文化資源、自然歷史及社會環(huán)境三個層面,闡述了從城市品牌形象傳播、城市視覺形象設計對地域文化的影響,探究城市視覺形象如何得到繼承、應用與傳播。
關鍵詞:視覺形象識別;文化坐標;城市文化
一、影響城市品牌形象傳播的因素
襄陽,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書法名城,是楚文化、漢文化和三國文化的發(fā)源地,已有2800多年歷史。自古有“南船北馬,華夏第一城池”的美譽,適逢襄陽提出“四個襄陽”建設的大舉措,城市文化視覺形象的傳播應該是恰逢其時,非常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達到城市品牌形象傳播的效果。
(一)城市視覺形象傳播的局限性
中華民族擁有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尤其是大唐盛世時期的繁華,以東方文化的極大魅力影響著東南亞諸國,甚至波及到歐美等國家。
襄陽地處鄂西北,現(xiàn)保存有明朝時期的古城墻、護城河、古隆中風景區(qū)武侯祠和綠影壁為代表的歷史遺跡,以及老河口木板年畫、南漳縣龍門集劉家臺傳統(tǒng)手工陶藝等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老河口木版年畫是陳義文老先生多年的藝術絕活,雕刻工藝精美,板式獨具創(chuàng)新,有很多作品在國際展覽會上獲得大獎。陳氏木板年畫歷史久遠,對外的宣傳、參觀、制作都集中在陳氏家族,其它地方沒有專門的展覽館?,F(xiàn)在經營模式是以作坊為主,沒有形成大批量規(guī)模生產,沒有集中成冊對外宣傳研究。精美的木板年畫沒有形成文化品牌,沒有做到很好的推廣,無法被世人所知曉。對于類似作坊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形成產業(yè)鏈,形成文化品牌價值,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二)城市視覺形象傳播的文化性
文化傳播的城市品牌內涵,是這座城市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和賴以存在、發(fā)展的核心元素,也是這座城市打造宣傳策略的品牌特色和品牌個性。襄陽這座歷史古城承載著太多的文化印象,有“金庸筆下的郭靖守襄陽城”、“劉備馬躍檀溪”及“臥龍出山”等三國文化典故。隨著現(xiàn)代網絡的發(fā)展,城市文化品牌戰(zhàn)略的方式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武俠小說等紙質媒介的傳播方式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襄陽地屬鄂西北,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影響力不是特別大。對于發(fā)展中的襄陽而言,我們需要樹立城市視覺形象的傳播意識,通過城市形象宣傳片、文化創(chuàng)意活動來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二、襄陽地域城市文化的現(xiàn)狀分析
襄陽,千年古邑、文化名城。城市名字充滿文化氣息,自古由襄陽縣下轄的襄陽鎮(zhèn)和樊城鎮(zhèn)合并組建為襄樊市,2012年更名為襄陽市,極大地促進了文化傳承的理念。一字更名達億元的高昂消費叫響了新的城市地標,襄陽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迅速擴大。地名是文化、情感、歷史的集體象征,只要一個地名存在了幾十年,就是這座城市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部分,形成了這座城市居民的情感記憶。襄陽這座城市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易中天先生品三國,煮酒論英雄。諸葛亮先生便是三國文化的源頭,是襄陽文化品牌的傳載體例之一。
文化的源頭是以物質的固有形式而存在的,城市中有許多的文化古跡,沉淀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文化資源是體現(xiàn)一座城市歷史底蘊的活載體,是各個民族區(qū)域有別于其它國家或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資源由于產生的背景,條件等不同,導致其不同地域的文化資源大不一樣。對于一個城市的文化品牌象征,是她能否堅守文化宣傳的陣地,而襄陽圖書館的面積僅為6100平方米,不能滿足市民的文化需求,襄陽市群藝館、襄陽市展覽館也是近些年來策劃了一些活動,對此遠遠不能和一個厚重的歷史文化名城匹配。同樣對于四川閬中古城,她能夠立足風水古城的文化宣傳策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對于一座古城而言,襄陽其實留下很多文化遺產,如起初筑于漢初的古城墻。2001年襄陽城墻作為明朝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正在出臺保護方案,北街的仿古建筑群,水星臺等古遺址。這些建設沒有得到較為合理的保護,在被現(xiàn)代建筑文明所兼容。
襄陽是一座擁有28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在城市發(fā)展的變革中逐步失去古城的魅力,城市化的建設步伐加快,陳老巷等古建筑漸漸消失。為了更好地促進城市的建設發(fā)展,襄陽市政府正在加強規(guī)劃建設,提示城市文化品牌。在城市景觀設計中,打造魚梁洲漢水女神的新形象、修建蜆山文化廣場、改造漢江風光綠帶和美化漢江兩岸的燈光帶等。在傳統(tǒng)文化中,改造樊城區(qū)老商業(yè)街,將老襄陽人記憶中的襄陽八景、民俗文化及童趣等圖像融入道路等創(chuàng)意。這些舉措的實施,對于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城市形象將有力提升城市的文化軟實力。
在山水繪畫美學上,宗炳提出澄懷味象。宗炳一生好游山水,認為“崇華之秀,玄牝之靈,皆可得之于一圖矣?!毕尻柕纳剿沆`為一體,真武山之秀體現(xiàn)了山水對象的外在美,漢水文化之靈體現(xiàn)了山水對象的內蘊美。一座地處中華腹地的歷史文化古城,3000里漢江,奔流不息,孕育著燦爛歷史,傳承著漢水文化,連載著昭明臺、綠影壁、夫人城等文化自然景觀。文化景觀彰顯著城市的厚重,城市形象的重要體現(xiàn),漢江風光以景襯情,諸葛文化人景交融。三國文化在城市中的定位,體現(xiàn)著城市的個性和特色。文化景觀作為歷史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然也不容忽視它在城市品牌形象中發(fā)揮的作用,這讓我們對于文化景觀這種中華民族主流文化的空間傳達的研究就更加的迫不及待。襄陽自古文化繁榮,人才輩出,文化傳承歷史悠久。有十大文化名人中的孟浩然為載體的孟浩然研究詩詞協(xié)會、米芾為代表的中國書法文化名城,襄陽的山水名勝及歷史文化,使得襄陽文化璀璨。
三、文化視覺形象傳播的體現(xiàn)與運用
城市視覺符號是指能夠代表城市文化特征,具有傳承價值并給人以深刻印象的標志性的事物。它是城市精神與文化的載體。城市形象最直接、最有形的反映就是其外在表現(xiàn),如城市標志、城市視覺導向、城市色彩、吉祥物、公共指示系統(tǒng)、交通標志、富有特色的旅游、建筑、綠化等,這些視覺符號都可以使一座城市看起來與眾不同。如蔡偉教授設計的“唐詩與襄陽”論壇徽標,集結了襄陽元素,有山有水,有城有樓,非常有襄陽“一江碧水穿城過,十里青山半入城”的意境,圖案繪制融入了書法、繪畫的藝術線條,彰顯了襄陽不僅是座自然風光優(yōu)美的山水之城,還是座具有濃厚書畫氣息的藝術之城。
(一)城市形象傳播主要追求視覺效果,磚瓦青灰色的古城墻留給更多人對這個城市的色彩記憶。皖南的青磚黑瓦白墻代表了江南的秀氣,陜北窯洞的黃土代表了高原人獨有的氣質,這些代表了一個城市的印象色彩。對古城襄陽來說,南船北馬,擁有華夏第一城池的美譽,更應打好典雅的池城文化。襄陽的古城墻,在多年的歷史積淀中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城市標識,蘊含著2800多年的古城獨有的文化和品牌特性。
(二)樹立城市文化的品牌核心,打造視覺宣傳形象。傳播一個城市的標志和象征圖形構成中離不開市花、市樹和市鳥等元素的融合。紫薇香國的美名使襄陽更加靚麗,紫薇花在市花的傳播中發(fā)揮獨有的魅力;香樟大道的香樟蔥郁茂密,作為市樹傳播襄陽人淳樸厚實的性格;中國紅嘴相思鳥擁有之鄉(xiāng)的美譽,使之這個城市更加絢麗。在城市旅游宣傳中,應當集市花、市樹和市鳥三者為一體,貫穿新農村社區(qū)耕田文化,融入自然風光景區(qū)特色,打造城市宣傳活名片,使之擁有城市特色。
(三)打造城市形象宣傳片,塑造城市個性化的品牌名片。著名美學家陳望衡就指明:“和諧”是現(xiàn)代生態(tài)環(huán)境美學的“最高的美學形態(tài)”。城市形象得以提升的關鍵舉措,留住一個城市的歷史古跡是城市形象宣傳片避免大眾化,追尋城市個性化的標志。中國形象公關宣傳片在紐約華爾街上映,極大地提升了中國公關形象,而襄陽擁有豐富的歷史自然資源、文化名人效益,若能有機融為一體,就能更好地展示襄陽的城市理念和風采。對于襄陽而言,一江碧水穿城過,以夫人城的永恒之美,向世人傳遞著開放的胸懷;諸葛臥龍出山的謀略,集圣人智慧的權術,讓古隆中文化名垂千載。
參考文獻:
[1]陳望衡.當代美學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陳棟論媒體在城市形象傳播中的角色定位[J].西部學刊,2013,(04).
[3]劉群.話說襄陽[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
曹樹進,碩士在讀,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藝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