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麗 韓淑花
痛風是由于體內嘌呤代謝紊亂或者尿酸排泄減少而引起的一類疾病,特征是患者的血漿和尿中的尿酸水平增高。過去它被認為是西方常見的古老的流行病,東方少見。在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南于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蛋白質類的食品成倍地增加,至今痛風成為日本的盛行病。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發(fā)病率明顯地增加。痛風治愈困難、復發(fā)率高、疼痛難忍,常常與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相伴而來,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危害。治療痛風時,應分清患者是處于急性發(fā)作期還是間歇期,不同時期的治療方法不一樣,若不分時期,肓目用藥可能會加重病情。
痛風急性發(fā)作期的藥物應用
痛風發(fā)作期患者常出現(xiàn)指(趾)關節(jié)紅腫、疼痛,疼痛往往難以忍受,患者痛苦不堪,所以發(fā)作期的治療應以止痛為第一要務。以前秋水仙堿用得比較多,但因其毒性較大,所以現(xiàn)在一般不常使用,非甾體消炎藥用得比較多。
秋水仙堿 為抗痛風藥及抗腫瘤藥。主要用于急性痛風,對一般疼痛、炎癥及慢性痛風等無效。口服后癥狀一般可在6~12h減輕,24~48h內控制。并對細胞的有絲分裂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故用于白血病、皮膚癌及霍奇金淋巴瘤等。
用法與用量 急性痛風發(fā)作,初始量1mg/次,以后每2h給予0.5mg,服至有胃腸道反應時為止。24h內總量不得>3mg。預防痛風發(fā)作:0.5~1mg,睡前服。但是,鑒于秋水仙堿的不良反應明顯,目前痛風性關節(jié)炎急性期秋水仙堿的用法更傾向于小劑量治療,一般為0.5mg,1次,d,或2次/d,或3次/d。
注意事項 ①對年老、體弱、心血管及胃腸道疾患或肝腎功能不全等患者慎用或不用。②本品毒性大,必須在醫(yī)生指導和密切觀察下使用。如出現(xiàn)毒性反應時,應立即停藥。③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瀉與便秘等,并可引起粒細胞缺乏癥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靜脈注射時如藥液漏于血管外,可致局部組織壞死。
非甾體消炎藥 如依托考昔、塞來昔布膠囊、雙氯芬酸等。依托考昔用于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推薦劑量為120mg,1次/d。本品120mg只適用于癥狀急性發(fā)作期,最長使用8d。塞來昔布膠囊用于急性疼痛時,推薦劑量為第1天首劑400mg,必要時,可再服200mg;隨后根據(jù)需要,2次/d,200mg/次。雙氯芬酸口服50mg/次,2~3次/d。
注意事項 非甾體消炎藥可出現(xiàn)上腹不適、隱痛、惡心、嘔吐、飽脹、噯氣、食欲減退等消化不良癥狀。長期口服非甾體消炎藥的患者中,有10%~25%的患者發(fā)生消化性潰瘍,其中有<1%的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癥如出血或穿孔。
糖皮質激素 上述藥物治療無效或者不能使用秋水仙堿和非甾體消炎藥時,可考慮使用糖皮質激素短程治療。此時,建議轉診至上級??漆t(yī)院治療。
碳酸氫鈉 可堿化尿液,使尿酸不宜在尿中積聚形成結晶,成人口服3~6g/d。
事項注意 長期大量服用可致代謝性堿中毒,并且因鈉負荷過高引起水腫。
其他 輕中度疼痛可外用藥,如扶他林軟膏、辣椒堿軟膏。注意使用外用藥時要防皮膚潰破。
痛風間歇期的藥物應用
引起痛風的一大必要條件是體內尿酸增高,所以一旦疼痛緩解,就應該立即著手進行降低體內尿酸的治療。這樣才能長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減少甚至消滅痛風的再次發(fā)作。常用藥物有苯溴馬隆和別嘌呤醇,前者可以加速尿酸的排泄,而后者可減少體內尿酸的合成,都能起到降低體內尿酸的目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尿酸血癥患者不必過早吃藥,應先通過飲食控制。如果患者沒有高血壓、腎病等危險因素,可以在尿酸>540μmol/L服藥;如果患有這些慢性疾病,則在>480μmol/L就要開始服藥。
治療高尿酸血癥講究緩慢控制,如果尿酸排出過快,可能使血液中尿酸濃度突然升高,也可能使其他部位沉積的尿酸結晶溶解,反而會引起痛風。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在未吃藥的情況下痛風急性發(fā)作,不能服用這2種藥物,服藥后血尿酸將進一步增高,加劇疼痛;伴有腎結石的患者也不建議服用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如苯溴馬隆,因升高的尿酸可能會在腎中析出,加劇結石癥狀。
苯溴馬隆 抑制近端腎小管對尿酸鹽的重吸收,從而增加尿酸的排泄,降低尿酸水平。用法為25~100mg/d。
注意事項 該藥的不良反應輕,一般不影響肝腎功能,少數(shù)有胃腸道反應、過敏性皮炎,發(fā)熱少見。適合腎功能良好者,當內生肌酐清除率<30mL/min時無效,或有尿酸鹽結石形成,或每日尿酸鹽排出>3.57mmol時不宜使用;用藥期間應多飲水,并服碳酸氫鈉3~6g/d;應從小劑量逐步遞增。
別嘌呤醇 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使尿酸的生成減少,適用于尿酸生成過多或者不適合使用排尿酸藥物者。用法為100mg/次,2~4次/d,最大劑量600mg/d,待血尿酸降至<360μmol/L,可減量至最小劑量或使用別嘌呤醇緩釋片250mg/d,與排尿酸藥合用效果更好。
注意事項 可發(fā)生胃腸道刺激,皮疹、發(fā)熱、肝損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腎功能不全者劑量減半。
非布司他 適用于痛風患者高尿酸血癥的長期治療,不推薦用于無臨床癥狀的高尿酸血癥。推薦起始劑量為40mg,1次/d。如果2周后,血尿酸水平仍>/6mg/dL(約360μmol/L),建議劑量增至80mg,1次/d。
注意事項 在服用本品的初期,可能會引起痛風的發(fā)作,這是因為血尿酸水平的改變導致組織沉積的尿酸鹽被動員出來。為預防服用非布司他起始階段的痛風發(fā)作,建議同時服用非甾體消炎藥或秋水仙堿。常見不良反應為肝功能異常、惡心、關節(jié)痛、皮疹,偶見貧血、心絞痛、視力模糊等不良反應。
碳酸氫鈉 參考發(fā)作期用法。
鏈接
治療痛風的藥物需要終生服用嗎?
痛風和糖尿病并不完全一樣,痛風患者通過飲食和藥物治療后。體內尿酸濃度可降低,并且最重要的是將原先沉積在體內的尿酸結晶溶解后,如果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就完全可以達到臨床“治愈”痛風的目的。但是溶解體內尿酸結晶的過程相當緩慢,大約需要1~3年的時間,并且養(yǎng)成和保持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也是一個終生過程。治療痛風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堅持一個相對長時期穩(wěn)定的用藥治療,這樣才能獲得最滿意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