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薇
摘 要:教師的語言組織串聯(lián)起整個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指引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有極高的語言修養(yǎng),能創(chuàng)設出美的語言情景。美的語言情景能創(chuàng)設出至美的學習情景,激蕩出高昂的學習興趣,引發(fā)深厚的感情共鳴……最終生成至美的課堂。
關鍵詞:語言情景;文本;課堂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由此可見,語言情景的創(chuàng)設在語文課堂教學尤其是文本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罢Z言情景既有客觀的‘物境,又飽含主觀的‘心境,是主體與客體相互交融的產(chǎn)物,它不僅是優(yōu)秀的語言現(xiàn)象,而且是飽滿的情感記錄,具有可捉摸的感情形象?!盵1]語言情景創(chuàng)設包括語言組織、語氣表達、肢體語言、表情語言、激勵性語言等。
一、至美的語言組織,串聯(lián)起文本
小學所選編的文章很多“文情并茂”,寄托著作者的情思,飽含著作者的情感,教師需要把作者的情感轉化成學生的情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富有感情的語言創(chuàng)設一個孩子最喜愛、最容易接受的情景,讓他們仿佛身臨其境,有濃烈的情緒氛圍可以感受。
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的《識字1》這篇識字韻文時,我先用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向學生介紹春天的特點,讓孩子聽著描述進入春天的氛圍中,然后帶著孩子一起唱《春天在哪里》的歌謠,激發(fā)孩子找春天的興趣,最后出示春天的圖片,孩子們學習的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仿佛此時正置身春天的田野中,在細細地感受春天的美,在認真尋找春天的美景。
二、至美的語氣表達,引學生學文本
語氣表達是語言情景重要的組成部分,抑揚頓挫的語氣表達飽含文章作者的情思,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文章所傳達的情感;抑揚頓挫的語氣也傳達了老師在課堂上的一腔熱情,吸引孩子注視著老師,跟隨著老師,情緒也跟著老師的語氣高低起伏。
抑揚頓挫的語氣可以用在課文的示范朗讀上。小學生的情感體驗相對較淺,因此對文中所表達的喜怒哀樂的情感描寫感受不深,是非觀念仍需要特別指導,因而教師運用疑問、好奇、驚訝、感嘆、悲嘆、歡快的語氣來朗讀課文,能形成文中所述的情感氛圍,學生置身其中,很快地進入角色,經(jīng)教師點撥,對文章所表達的情感能有具體的感受和理解。
在教學《第一次抱母親》這篇課文中“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這一自然段時,我采用配圖、配樂的朗讀方式,用低沉的舒緩的語氣朗讀讓學生感受作者內(nèi)心的難過,面對護士的責怪,作者急切而又顯得無力的辯駁,再到回憶母親往事慢慢產(chǎn)生的愧疚感,在這樣的朗讀中學生感受到了作者的難過,也了解了他難過愧疚的原因,甚至感同身受,想到了自己的母親為自己所做的事,這樣感受文章所傳達的思想情感就容易多了。
抑揚頓挫的語氣還能用在過渡語和提問上。過渡語和提問是串聯(lián)起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自己先進入文本,在教學中投入豐富的情感,或激情昂揚地感嘆,或悲傷難過地訴說,或充滿好奇地提問,或歡快激動地高呼……學生的心情、注意力也隨著這些高低起伏的語氣表達而不停地變化,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學生感悟文本。
三、至美的肢體、表情語言,助學生解文本
小學階段的兒童的思維發(fā)展表現(xiàn)為形象思維仍處在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師要懂得使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表情語言來觸動和激發(fā)兒童的形象思維,讓整個課堂的氣氛也變得活潑生動起來?!敖處煹闹w語言能對有聲的語言起到恰到好處的補充、配合、修飾作用,通過教師的表情、手勢、體態(tài)等既讓語言的表達更加準確,豐富,易為學生所接受與理解,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盵2]
四、至美的激勵性語言,激學生學文本
教師通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采取有針對性的表揚與鼓勵,會使學生內(nèi)心產(chǎn)生強大的上進動力,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鞏固,將學習潛力充分激發(fā)出來,對將來的學生生活會產(chǎn)生極大的作用。小學語文本身就是與語言有關的學科,教師通過激勵性語言的運用,會使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較大的興趣,提高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袁文志.語言教學與語言情境[J].語文學習,1992,(1).
[2]劉宏山.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肢體語言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