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萍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的習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可以使人終身受益。一個人一旦養(yǎng)成愛讀課外書的好習慣,就可以不斷學習新知識,做到活到老學到老。培養(yǎng)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的習慣,在學校教育中我們要從興趣抓起,從方法入手,讓學生逐步喜歡讀課外書,漸漸養(yǎng)成“我愛讀課外書”“我會讀課外書”的好習慣,加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大量;閱讀;課外書;習慣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小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其受益終身。語文教學中一定要讓孩子多讀書,只有大量閱讀,語言的積累才能成為現(xiàn)實,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才有基礎。正所謂厚積方能薄發(fā),語文能力是長期讀書積淀而成的。因此,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的習慣已克不容緩。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大量課外閱讀的好習慣,讓課外閱讀來點亮孩子的精神星空呢? 我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的。
一、教師為范,師生共讀同成長
如果教師是個不愛讀書的人,怎么會培養(yǎng)出愛讀書的學生來呢?可想而知,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教師首先要喜歡閱讀,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貧瘠的閱讀,使教師在專業(yè)知識上無法精進。因此,教師首先要閱讀教育專著,養(yǎng)成堅持閱讀的良好習慣。其次,作為語文教師,扎實的語文功底與人文底蘊也離不開大量的閱讀。再者,教師要閱讀學生愛讀的書籍。了解學生所讀的書,知道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書籍,能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和他們一起閱讀,再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閱讀指導或推薦閱讀。也只有這樣,在與學生交流讀書感受的時候,師生才會有“共同語言”。
二、改善閱讀環(huán)境,營造書香氛圍
農(nóng)村學生大多數(shù)家庭條件較差,買書少。農(nóng)村學校的圖書室,藏書也不多。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教師要努力改善學生的閱讀環(huán)境,營造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和空間。(一)建立班級書屋。盡管學生的藏書不多,但為了給學生提供課外閱讀交流的平臺,可以讓學生以自愿為原則捐贈圖書,填充班級圖書角。家庭經(jīng)濟好的孩子,可以多捐贈書籍,而家庭比較拮據(jù)的學生,則少捐一些。發(fā)動每位學生將自己已看完的好書向班里的同學進行推薦,然后將這本書存放在班級圖書角,由圖書管理員統(tǒng)一管理、借閱,形成“好書大家讀,快樂共分享”的讀書氛圍。這樣,只要每個孩子提供一本書,他就能讀到四十多本書了。這樣的“流動書屋”,書籍也是常換常新。學生可以互相借閱,還能促進閱讀交流。(二)開展親情閱讀。通過家訪、家長會等多種渠道向家長宣傳課外閱讀對豐富學生的知識、開發(fā)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意義,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議,如:1.給孩子一個可以靜靜閱讀的時間、空間。生活習慣要注意,如果孩子看書,家長應該壓縮看電視的時間或關低音量,避免聲音對孩子讀書的干擾。2.和孩子一起共享閱讀的好時光。每天堅持和孩子一起閱讀15分鐘,讓讀書成為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讓每天和孩子一起讀書成為一種習慣。3.給孩子足夠的鼓勵,讀完后和孩子一起聊聊書中的人物、情節(jié),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讓家長明白,孩子從小就應當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
三、創(chuàng)新多種形式,激活閱讀期待
課外閱讀是自由的閱讀,從嚴格意義上說應該是一種獨立的學習形式。但茫茫書海,學生怎么讀才最有實效?尤其是小學生,教師要不斷探索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精心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才能激活學生的“閱讀期待”。(一)故事激趣。教師在講故事時,選擇故事的高潮或其它適當?shù)臅r候突然停止,讓學生想象故事的發(fā)展,或在講較長的故事時,到精彩處突然停下來,讓學生課后自己去閱讀,過幾天再繼續(xù)講述或由讀過故事的孩子續(xù)講。(二)好書推薦。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課外讀物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向學生推薦閱讀,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的作品,可以選擇其中最精彩的情節(jié)講給學生聽;語言優(yōu)美、適合積累的文章,可范讀或朗誦其中的片斷;而對于一些知識類的文章或書籍,則可以通過作品中學生感興趣而又不太了解的知識的介紹讓學生產(chǎn)生想讀書的迫切心情。也可以選擇書中最精華部分和學生一起走進文本,運用“賣關子”策略,不斷設置懸念,一個懸念被聰明的孩子解除后,又自然引向另一個懸念,環(huán)環(huán)相扣。孩子們的胃口吊得足足的,興趣激發(fā)得濃濃的,大有一讀為快之勢頭。這樣做,充分激發(fā)孩子們閱讀的欲望。(三)讀書匯報。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閱讀有計劃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匯報交流活動,讓學生體驗收獲的喜悅。如利用課前五分鐘交流通過課外閱讀積累的好詞好句;舉行“班級賽詩會”、“美文大家讀”集體朗讀比賽,從課外閱讀的詩歌、文章中選擇一篇,進行朗讀比賽;舉行《我喜愛的故事》講故事比賽,評選“故事大王”活動;開展“比比讀書量,好書天天讀”的競賽活動等等。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激發(fā)學生熱愛讀書的情感。
“育人”是教師的責任。而我們迫切要做的是實現(xiàn)教師的“教書育人”到學生“讀書育己”的轉變。這樣學生才會終身受益。學生自主的大量閱讀習慣養(yǎng)成以后,學生就會慢慢明白:閱讀不僅是為了考試,更是為了生活,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閱讀是自己內(nèi)心的一種渴求,并且將成為陪伴自己終身的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精神享受??傊?,為了培養(yǎng)學生愛讀書、會讀書,從而達到讀好書的習慣,我們的語文教學不應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書”的封閉教學,必須營造一個開放式的學習氛圍,必須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才能讓孩子的精神星空熠熠生輝。
(四川省甘孜州雅江縣城關第一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