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玉芳
[摘 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學法指導主要有讀法指導、聽法指導、說法指導、寫法指導、思法指導、問法指導、用法指導.學好數學方法很重要,在初中的數學課堂中滲透以上的教學方法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 學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 G633.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140038
對初中學生來說,學會數學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讓學法指導走入初中數學學習課堂?我認為要從這幾方面進行滲透.
一、讀法指導
1.“會讀”教材
初一學生往往不善于讀數學書,在讀的過程中總沿用小學死記硬背的方法.這樣既不能讀懂,更無法讀透,且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訓練.如何指導學生去讀數學書呢?平時應要求學生做到:一是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枝干,并能粗略掌握本章節(jié)知識的概貌與重難點;二是細讀.對重要的概念、性質、判定、公式、法則、思想方法等反復閱讀、體會、思考,領會其實質及因果關系,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以便求教);三是研讀.要研究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研討書本知識安排的意圖,并對知識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把書本讀“薄,”以形成知識體系,完善認知結構.
2.會讀板書
會觀察、理解、分析教師的板書等.
3.會讀其他文本材料
讀圖、讀題、讀公式、讀定理等,例如:在初中數學中,學生對背景的應用題讀起來會有困難.理解背景的意義,抓住關鍵詞語做標記等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學會讀題.在讀幾何題時,邊讀邊標圖,能夠把條件圖形化,增強直觀性,幫助學生思考問題.
二、“聽法”指導
聽課要聽懂.聽課要明確當前的學習任務是什么.聽明白本課所學的知識方法是什么,預習中的疑點是否弄懂,聽懂知識是怎樣得到的,解題思路是怎樣探究的.
聽課要邊聽邊想.聽課要主動思考,探索、歸納、概括、推理、想象,要多想為什么,抓住本質內容.
三、“說法”指導
在理解的基礎上復述,恰當說出自己思考的結果,回答問題要具有邏輯性,能夠提出不懂的問題或深入思考的問題.例如,課堂上學生對定理的復述不能僅限于會念教師板書所寫的文字內容,更重要的是能夠在理解定理內容的基礎上復述,如果是幾何定理,應該做到能夠結合圖形教學復述.
四、“寫法”指導
大部分學生認為數學沒有筆記可記,有記筆記的學生也是記得不夠合理.通常是把教師在黑板上所寫的都記下來,用“記”代替“聽”和“思.”因此,指導學生做筆記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會記聽課筆記.在課堂上能夠在適當的時間記筆記,能記下課上學習的重要內容,并能在筆記中做一些標記.例如,記梗概,留空白,去填空.也就是上課時不需要把課堂上所寫的內容都記上,只需要記大體框架即可,留下適當的空白,上課還是以聽為主,一定要跟上教師的思路.課下做作業(yè)前,先把筆記補充完整,把當天所學的知識梳理一下,然后再做作業(yè)會覺得事半功倍.
五、“思法”指導
“思”指學生的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學習離不開思維,數學更離不開思維活動,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死,效果差.可見,科學的思維方法是掌握好知識的前提.初一學生的思維往往還停留在小學的思維中,思維狹窄.因此,在對他們進行指導時,應讓他們在學習中做到幾點.
1.會思考.善于思考,獨立思考,會按數學知識邏輯思考問題.
2.會探究.學會觀察、歸納、類比、抽象、概括.
3.會推理.會用分析法尋求解題思路,尋求結論,學會猜想與證明.學生在課堂上要能夠跟隨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積極思考,直至能夠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4.會反思.要善于從回顧解題策略、方法的優(yōu)劣進行分析、歸納、總結.
六、“問法”指導
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問能解惑,問能知新,任何學科的學習無不是從問題開始的.但初一學生往往不善于問,不懂得如何問.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教給學生一些問問題的基本方法.
1.追問法.即在某個問題得到回答后,順其思路對問題緊追不舍,刨根到底繼續(xù)發(fā)問.
2.反問法.根據教材和教師所講的內容,從相反的方向把問題提出來.
3.類比提問法.根據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質等相互關系,通過比較和類推提出問題.
4.聯系實際提問法.結合某些知識點,通過對實際生活中一些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提出問題.
七、“用法”的指導
指導學生用數學的知識和方法,用概念、定理、公式解決問題,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重視建立模型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學會如何建立數學模型等.
(責任編輯 黃桂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