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萍
【摘 要】合作學習方式被引入課堂后,改變了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形成了生動、活潑、創(chuàng)造學習的新局面,顯示出它在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的作用與優(yōu)勢。然而,目前小學語文課堂中不少小組合作學習徒有形式,效果甚微,存在許多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 指導作用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目前被廣泛運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綜觀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合作學習的確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嶄新的氣象,但是,有些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沒有在具體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導致合作學習流于形式,事與愿違,效率低下。怎樣才能更好地在語文課上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呢?我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去做:
一、合理分組,優(yōu)化組合
小組合作學習是—種有系統(tǒng)、有結構的教學組織形式,學習小組是一個協(xié)調合作的團隊。為避免團隊之間實力的懸殊,最好按照異質分組,就是說每個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都要均衡。分組時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組內異質”為小組成員內部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而“組間同質”又為小組間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目前,大多數(shù)老師采取的是異質分組的辦法。在教學中,我們一般采用以下兩種分組辦法:
(一)優(yōu)差組合。對于比較重要而且不容易理解的問題,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比如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時,在欣賞了威尼斯美麗風光的圖片后,讓學生了解馬克·吐溫為什么只選擇小艇來寫。這是一個統(tǒng)領全文內容的問題,對于部分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在班上交流,肯定也有一些同學很快說出答案,但對另一部分學生來說,他們只在傾聽,并沒有真正理解。這時候我們采取優(yōu)差交叉合作的辦法組織學習,通過優(yōu)生的帶動,學生們就能得出“小艇的樣子比較有特色”“船夫的駕駛技術好”“小艇的作用大”這些結論。
(二)同等生合作。1.優(yōu)優(yōu)合作法。教師給學生布置一些較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通過小組成員間的合作,使他們得到跨越式的發(fā)展。2.差差合作。在完成某種學習任務的時候,讓學習困難生互相合作,由于學習基礎相同,他們可以無所顧忌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從而使他們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比如,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自然段時,對于威尼斯小艇的樣子,基礎好的學生可以讓他們觀察圖片,用自己的語言、不同的方式概括小艇的樣子;而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則可以讓他們參照課本來回答。
二、注重引導,提高小組合作的有效性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自主學習能力差,采取合作學習形式時,需要教師精心組織,避免學生在互相爭執(zhí)及拖延中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所以,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教師必須重視引導,努力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一)在合作學習時,讓學生有秩序地分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避免個別學生獨占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同時也避免了爭著說、同時說的無效學習行為。
(二)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教師無法一一顧及,這就需要學習小組中有一個核心人物來組織小組的學習行為。這個核心人物在開始的時候,可以是教師指定,也可以由教師組織下的學生群體認定,或者是學生自發(fā)認定。
(三)在小組合作的時候,學習伙伴之間難免會存在意見沖突,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小組成員間往往會爭得面紅耳赤,從而造成了學習的偏向。所以,我們在組織合作學習時,要引導學生在充分發(fā)表自己意見的基礎上學會分析,學會判斷,學會歸納整理。
(四)在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傾聽其他學生的發(fā)言,并從中鑒別哪些看法與自己的相同,哪些與自己的不同,避免交流時過多的內容雷同,從而提高學習的實效。
在教學中,還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思考、討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自讀自悟的方法嘗試自我解決;然后讓學生交流學習情況,展示學習思路,并進行群體的判斷、綜合,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最后由反思與深化發(fā)現(xiàn)深一層次的新問題,從而推動小組學習的進一步深入。
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教師不能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的事情,而把自己當成旁觀者、局外人。沒有教師的組織、引導、參與和促進,就很難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教師必須深入到每一個小組,認真傾聽大家的發(fā)言,適時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具體來講,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應該起到以下作用:
(一)指導作用
在小組學習的起始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分組,組內成員如何分工,如何開展合作交流,如何匯報小組學習成果,小組學習成績和學生個體成績如何評定等給予指導或建議,使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學會合作學習。
(二)組織作用
教師要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不能認真參與討論交流,做與合作學習無關的事情,或個別小組交流不認真,教師就要及時提醒,提出明確要求。還要注意調控各小組活動流程和時間,確保合作學習能順利開展。
(三)評價和激勵作用
教師要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適時、適當?shù)亟o予評價和獎賞,不但要評價小組整體,還要注意對小組個體進行評價。教師及時的表揚和肯定,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教師除了在理論上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外,還要加強和提高自身對合作學習的教學技能。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重要學習形式,也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流的重要形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能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并不是否定和替代其他方式,而是將合作學習與其他學習方式共同運用,取長補短。我們要不斷總結和研究探索,努力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