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建芳
摘 要 小學生對故事格外熱衷,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充分運用故事教學法引導學生開展教學,對于開發(fā)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小學英語實踐教學中,應該在詞匯、句型、對話中合理、充分運用故事教學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樂學。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小學英語;詞匯;句型;對話
牛津英語新教材的每一個板塊都可以看成是一個個豐富的小故事。學生除了對書本上的故事感興趣外,對老師重新組織的新故事同樣感興趣。因為這些新編的英語故事更能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好奇心。英語新故事的形象性、情節(jié)性、趣味性更能簡化原本困難、枯燥的學習內(nèi)容,更能為小學生提供了無比寬廣的想象空間,這些小故事在幫助學生記憶相關的單詞、句型及進一步對話理解和運用上能起到不小的作用,為學生提供各方面的語言積累和訓練。
1 故事法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對大量的詞匯學習是通過“實物呈現(xiàn)”、“圖片呈現(xiàn)”“動作演示”“聽音辯別”等來意會,慢慢地發(fā)現(xiàn)這些呈現(xiàn)方式有時比較枯燥機械,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小腦袋里也記不住這么多單詞,搞不明白這么多詞匯的意思,慢慢地對詞匯記憶有些害怕和討厭。而通過故事教學法,可以把故事情節(jié)沒有聯(lián)系的詞匯串聯(lián)在一些簡單易懂的新故事中,使之成為有聯(lián)系的一個整體,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鞏固新詞匯,能增強課堂氛圍的趣味性,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如譯林版5B 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 的6個詞匯:clean the car ,clean the table ,make the bed ,sweep the floor ,wash the clothes ,wash the clothes和wash the dishes。我根據(jù)5B第一單元中出現(xiàn)的Goldilocks和Fairy,創(chuàng)編了Goldilocks and the fairy小故事,讓學生在故事環(huán)節(jié)中感受并能更好地掌握所學語言。
2 故事教學法在句型教學中的運用
有效進行句型的操練鞏固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難點,我們可以把重復出現(xiàn)的句型放在一個創(chuàng)編的故事中,這樣使學生在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中鞏固操練所要表達句型的含義,還可以通過新故事這個情境了解句子所能應用的語境。如在五六年級教學句型是“There is/are/was/were….”這個陳述性的一般現(xiàn)在時和一般過去時句型時,讓學生看圖陳述,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對差生來說也有一定的難度,況且也缺少一個較真實的情景。因此,編了一個動物園里的動物故事。故事由一只小蜜蜂停在了一只鴨子的身上,鴨子就說There is a bee on me.(另一位學生畫外音There was a bee on the duck) 接著,鴨子一心急就跳到了母雞身上,母雞說There is a duck on me. (另一位學生畫外音There was a duckon the hen ) 母雞一心急就跳到了豬身上,像這樣的連環(huán),最后,大家跳到了牛身上,全部小動物都摔了下來,小蜜蜂飛走了。(學生畫外音:There wasnt a bee on the duck..There wasnt a duck on the hen.....)這樣,一個本來單調(diào)的句型放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教學,讓學生們學得其樂無窮,而且也深刻地記住了句子的含義,并且能在其他情境自如地運用了,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類似這樣的句型操練還有很多,如一年級學到了I can sing/dance/run/jump….二年級學了What can you do?于是我在二年級編了一個機器人展覽館的故事,游客問機器人What can you do,Robot? Robot 按一下sing的按鈕,機器人則會唱出聲音來,I can sing.游客不同的提問,機器人按不同的按鈕,機器人邊作出不同的動作,邊說出英語句子,還補充了swim,skate,play football 等的按鈕,整節(jié)課學生學得快樂,學得興奮,知識點也掌握得非常牢固。甚至有的學生回到家里也和家人玩起了這個機器人的游戲。學生在和家長玩游戲的過程中,使課堂掌握的知識點練有成效,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好英語的興趣
3 故事教學法在對話教學中的運用
對話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可以把學生所學的新舊知識融會貫通,可以讓學生以課本內(nèi)容為主擴展學習面,擴大詞匯量來提高聽說能力。我們教師根據(jù)故事情景的呈現(xiàn),情景的模仿,情景的訓練或情景的運用等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編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故事,幫助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目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如在學4B Unit 7 Whats the matter?時,在學習、檢測完教材本身的內(nèi)容后,我沒有對重點對話進行簡單的重復講解,而是在課堂里利用短短的5-10分鐘,用孩子們感興趣的三毛故事進行整合,練習鞏固所學內(nèi)容。還有的學生編出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孩子們運用本堂課所學的知識,用無窮的智慧去創(chuàng)造出動人的故事。學生們自主地參與到課堂中,想象力和語言能力都得到極大的鍛煉,使學生們對英語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通過筆者將故事教學運用于小學英語教學的一點初步嘗試,深深地體會到: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運用英語的意識和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它也具有情景真實、便于組織和實施等一系列的優(yōu)點。其中還有很多困惑和問題有待解決,但也正是這樣的嘗試讓我品嘗到了教學成功的快樂,能讓學生 “用中學,學中用,學以致用”!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熟市琴湖小學 江蘇省常熟市 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