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丹
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影響著學生以后的語言學習和語言積累??v觀北師大版小語教材,它特別安排了幾個識字教學的單元主題,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以下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識字5》的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海邊就要到了。你們認真聽一下,是什么聲音呀?
生:(異口同聲地)是海浪的聲音。
生:是濤聲!
師:同學們真棒,現(xiàn)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呀?
生1:(興高采烈地)我看到了沙灘。好柔軟的沙子啊。
生2:我看到了浪花,還有漁船。
生3:我看到了美麗的貝殼。
生4:我看到了大海上飛翔的海鷗。
師:如果我們脫掉鞋子,光著腳丫踩在沙灘上,會有怎樣的感覺?
生1:軟綿綿的。
生2:很舒服。
生3:我踩到了小貝殼。
師:誰能帶著這種感覺讀一讀第一行。
生1:我來。
師:這感覺真像是光著腳丫在沙灘上漫步。
師:走在這柔軟的沙灘上,大家能感受到海面上吹來陣陣的涼風嗎?
生:能。
師:你能將這種感受讀出來嗎?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小游戲,看看這些圖片都畫著什么?
生1:有海帶。
生2:有珍珠。
生3:有龍蝦。
生:他們都是海產品。
生:你們知道得還真多,你們還知道哪些海產品呢?
生1:紫菜
以上教師引導學生識字的精彩片段,它突破了課堂上教師為了讓學生認識一些字而枯燥地引導學生進行大量朗讀的方法。縱觀本片段教學,教師從對話人手,并巧妙結合大海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使學生馬上被情景所吸引,注意力也就集中了。同時,教師突破單調的讀讀記記方法,結合本課字詞的意義和特點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學習字詞,與學生進行生活化的交流,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從而在對話中無痕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以下是我對此教學片段的反思。
一、鏈接生活,讓識字與生活無痕連接
我們常說,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漢語是中國人的母語,語文教學擔負著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重任,而一年級識字教學正是啟蒙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巧妙抓住生活與識字的聯(lián)系,讓語文教學走進生活,借生活讓學生觸摸語言文字的溫度。為了拉近語文學習與生活的距離,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場景,與孩子一起在海邊游玩,學生在海邊肯定會玩得很開心,教師巧妙地將生活中的場景與識宇學習結合起來,如海灘、海風、貝殼等,它不需要教師刻意地講解,而是通過生活場景將字詞與對應的景物聯(lián)系起來,它觸動了學生內心深處已有的場景,字詞的學習也就水到渠成了。識字能力也就是學生語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識字教學時,教師緊扣生活場景能讓語言表達變得更加自然和逼真,學生會在不同的生活場景中建立語感,當他們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后,語言表達能力就會自然形成,而這個能力就要以生活場景為支持,熟悉的場景會讓學生對語言文字記憶得更加深刻。
二、融入活動,讓識字學習過程更加感性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特別是一年級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一般是非常短暫的。在識字教學中,如果教師能結合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將識字學習與活動結合起來,就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克服學生持續(xù)注意力短暫的問題。以上教學片段中,教師結合教材創(chuàng)設了活動情境,以多媒體課件模擬旅游車伴隨著鳴笛聲將孩子們帶到了大海邊。而教材上出現(xiàn)的新詞,教師并不直接帶讀,而是以活動的方式與學生一起欣賞海邊的風景,讓孩子邊欣賞風景邊“游玩”海濱,以活動式的對話情景讓學生自發(fā)地說出新詞,并以情景引導學生感悟朗讀韻文,從而既讓學坐體驗對話的樂趣,又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在情景中建立了客觀事物與詞語內涵之間的對應關系,他們對詞語的理解是形象和生動的,激發(fā)了學生喜歡識字、主動識字的愿望。
三、搭建平臺,讓識字課堂教學向橫縱發(fā)展
在識字教學中,教材上出現(xiàn)的內容是識字教學的顯性因素,但是基于教材上出現(xiàn)的詞語關聯(lián)的新詞就是隱性因素。構建綜合實踐平臺拓展學生的識字量是識字教學的重要課堂生成點,也是提升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重要渠道。以上教學片段,教師不既定于教材上出現(xiàn)的詞語,而是圍繞教材上出現(xiàn)的詞語有效展開對話,通過對話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使一些與文本相關的新詞語能在對話中“蹦出”,而這一過程并不是刻意的,而是蘊含于課堂的對話中,學生對詞語的認識和用法會變得感性和深刻。如珊瑚,教材上并沒有出現(xiàn)這個詞語,但在一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中,珊瑚這個詞語相對來說不陌生,在講解與海相關的知識時,珊瑚會通過一定的情景出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里。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就要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適當拓展,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感受到識字課堂的樂趣。可以說,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離開相關的語言情境,而語言情境的構建離不開一定的詞匯量支撐,教師構建了綜含實踐平臺,有助于挖掘詞語和語言情境之間的鏈接關系,使學生能夠既立足教材,又突破教材,讓課堂不斷向縱深發(fā)展,使識字課堂更加有趣、生動,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