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微
摘 要: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要堅持核心理念,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會寫。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許多“Task”教學卻違背了教材初衷,僅僅向?qū)W生灌輸了各版塊中的文字內(nèi)容、語言知識,而沒有遵從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沒有體現(xiàn)教材已具備的“輸出>輸入”的特色。因此,我們要科學合理地使用教材,結(jié)合各個版塊的特點,實現(xiàn)說中導寫、讀中學寫、用中促寫,優(yōu)化語言技能教學策略,改進教學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 Task版塊 教學反思
2011年的英語新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突出語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牛津初中英語Task版塊是要引導學生圍繞整個單元的話題整理思路、組織語言,最終落筆成文。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表達能力為主,加強聽、說、讀、寫技能的培養(yǎng)。關(guān)于Task版塊教學,我經(jīng)常會聽到同事有這樣的討論:
“在整個單元里,我覺得Reading和Grammar的教學最重要,里面的語言點最多,只要把這兩部分掌握好了,考試問題就不大。Task部分,只要學生懂得中文意思,把短語默一默,最多把范文背熟再讓學生聽寫下來對照?!?/p>
“在Task版塊的教學課堂上,我們應盡可能地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進行當堂寫作,但大多時候,時間都來不及,我們會花很多精力去批改學生的作文,而學生幾乎不會主動去二次修改作文,即便改了也等于沒改?!?/p>
以上說法引起了我的思考:Task版塊教學如何做才能達到既不忽視其中出現(xiàn)的語言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達到“雙基”的基本實現(xiàn)呢?
一、靈活使用教材,為“Task”版塊奠定基礎(chǔ)
英語寫作一直是平時考試乃至中考時失分最多的地方,很多學生面對英語寫作都不知所措,無從下手。
通過平時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目前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以下幾點不足:不能把平時記憶的單詞和短語恰當?shù)剡\用到文章中來;詞不成句、句不成段、段不成章,所寫句子單調(diào)枯燥,并存在大量的“Chinese English”;文章結(jié)構(gòu)欠完整,缺少銜接詞,鮮有亮點或復合句,其表述也不連貫,語法錯誤頻出。
對于學生而言,漢語對他們的英語學習有很大牽制,平時英語聽得少,見得少,他們最直接的學習資源就是英語教材,教材中的語言材料是學生英語寫作的寶貴資源,它題材廣泛、體裁多樣、難易適中,可以說,英語教材本身就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技能的一個重要途徑。
1.結(jié)合教材的Comic Strip 和Welcome to the unit版塊,說中導寫
Comic Strip和Welcome to the unit是牛津初中英語教材最前端也最有趣味性的兩個版塊。主要通過Eddie和Hobo的情景對話、看圖討論、趣味調(diào)查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初步了解本單元的話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上簡潔的對話和風趣的漫畫來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這樣不僅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培養(yǎng)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教師在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的同時,又可以為學生的“寫”埋下伏筆。學生在課堂上說得越多、越充分,課后寫的內(nèi)容就越多。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我們不必要求太高,要允許他們出錯,盡量不要破壞他們的語言情境。比如,牛津英語7B Unit 2 Neighbours的第一課,主要討論了鄰居的職業(yè)和社區(qū)的情況。這一話題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他們有話可說。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shè)計了兩個小對話,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一談自己的鄰居和社區(qū),鼓勵他們發(fā)揮想象力,大膽表達,為后來的Task奠定基礎(chǔ)。
2.結(jié)合教材的Reading版塊,讀中學寫
Reading版塊是一個單元語言含量最多也最豐富的版塊。在閱讀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分三個層次進行活動,即跟讀—朗讀—賞析。學生在熟讀教材的基礎(chǔ)上,要知曉作者的寫作意圖,要找出能反映文章主旨及作者心理活動的句子。我們不僅要指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識點,還要教會學生篇章結(jié)構(gòu)、連詞成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并將其運用到寫作中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接觸單詞和句子(自下而上)的信息時,會基于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自上而下的信息),這樣就有效促使了兩者的一體化,學習者已有的知識被不斷激活,他們的語言輸出也會源源不斷。
3.結(jié)合教材的Grammar版塊,用中促寫
在傳統(tǒng)英語語法教學中,我們大都就事論事,集中講解某一個知識點,歸納其用法,先講后練。課堂也往往以教師的滿堂灌為主,課后再讓學生多做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在現(xiàn)在的課堂中并不少見。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語境的熏陶,語法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語言的理解和表達。然而,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作中常常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語法錯誤,句意表達不清。我認為,對語法結(jié)構(gòu)的講解和操練是必不可少的,但語法的講解離不開語言的環(huán)境,也就是要在操練的基礎(chǔ)上加深對語法的理解,把語法知識融入恰當?shù)恼Z境中,用語言輸出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學以致用。
二、改進教學評價,實現(xiàn)Task教學目標
在Task版塊教學過程中,如果一直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來組織活動,那么學生會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學習潛力難以發(fā)揮,學習興趣難以提升,學習效果低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明確評價功能: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堅信自己能寫好文章,找到學習的自信心,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如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等。
在實施自評、小組互評前,教師應為全班學生投影展示兩篇作文,一篇為優(yōu)秀作文,另一篇為稍欠缺的作文,依照作文寫作要求及中考評分標準對這兩篇作文進行點評、批改。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作文中的得分點和失分點,以便在互評中做到規(guī)范、嚴謹。總之,教師示范點評的目的是指出亮點并及時鼓勵,指出弱點以利于改進,使學生了解如何依據(jù)評價標準進行寫作,為修改打下基礎(chǔ),提高互評的有效性?;ピu具體流程為:
1.合理分組。按英語水平的高低搭配,5~6人一組。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一名組長和副組長組織工作。
2.確定標準。教師按照中考要求確定具體的評分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卷面是否整潔;要點是否齊全;有無語法和拼寫錯誤;句法結(jié)構(gòu)是否有錯誤;關(guān)聯(lián)詞的使用是否合理;字數(shù)、標點符號是否適當;有無好詞好句等亮點。
3.進行互評。學生在中考作文評分標準的指導下,采取兩兩互評或集體互評的方式,以客觀、公正、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分別對小組成員的作文進行批改,總結(jié)其中的不足和亮點,再針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取長補短。我相信,這樣的方法一定比教師單獨一個個批改,學生課后蜻蜓點水式修改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這個基礎(chǔ)上,我們要經(jīng)常布置寫作任務,提出相關(guān)要求。一是要求學生在完成每一個單元的內(nèi)容學習后,熟練背誦Reading和Task,通過統(tǒng)一默寫的方式來落實,其目的是幫助學生增強語感和積累詞匯。二是每堂課前進行“每日一句”的訓練,寫作內(nèi)容可以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或能緊密聯(lián)系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這樣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增強學生的寫作熱情,讓他們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三是以讀促寫。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閱讀一些經(jīng)典的英語小說,看一些適合他們的英語電影。眾所周知,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和前提,是作文素材和表達方式的源泉。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閱讀即為寫作的輸入,寫作是閱讀的輸出。長期的有選擇性的閱讀可為英語寫作做好各方面的鋪墊,如語言、語法、情感、思維等方面,以此推動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Task版塊教學是牛津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應明確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組織有針對性的學習活動,真正做到“多反思”“多形式”,破除功利思想,回歸語言學習的本真,提高學生書面表達的水平和能力。
參考文獻:
[1]謝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語言輸出的個案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8(12).
[2]袁輝.中學生英語寫作修改行為研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5(9).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