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必修三課本“祖國土”專題中,“頌歌的變奏”板塊選入了聞一多先生的《發(fā)現(xiàn)》與阿赫瑪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的《祖國土》。這兩首分別來自東方和西方的不同國界和民族的詩歌都抒發(fā)了詩人對祖國拳拳的赤子之心。本文僅從抒情風格的角度來比較這兩首抒情詩歌。
《發(fā)現(xiàn)》整首詩歌,熱情澎湃,“猶如隆隆的地火在運行,終于像火山一樣爆發(fā)”。聞一多是一位“嘔出一顆心來”、懷著火一般激情、唱著悲憤詩句的愛國主義者。因為聞一多是個勇于創(chuàng)新的詩人,浪漫主義激情構(gòu)成了他的詩歌主線。在詩作的構(gòu)思上,他總是力避平庸,力求給人一種驚奇之感?!栋l(fā)現(xiàn)》便是杰出的代表。詩人沒有按照傳統(tǒng)的寫法,如首先抒寫詩人在異國他鄉(xiāng)對祖國的深切懷念和殷切希望,然后抒寫詩人重返故土的見聞感受,最后傾訴自己的失望、悲傷以及在失望悲傷中升騰起的對祖國的期望。這樣寫未免落入窠臼。
聞一多獨辟蹊徑,以憤怒的發(fā)問,促使讀者思考“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不知道是一場空喜?!薄澳遣皇悄悖遣皇俏业男膼?!”“總問不出消息”。既然作者滿含期待地歸國,為什么又不相信這就是“我的中華”,并且痛苦地反復訴說“不對,不對!”呢?原來,詩人聽到祖國的召喚,駕罡風,擎火把,千里迢迢地趕回來,可眼前的祖國竟是哀鴻遍野,現(xiàn)實就像“懸崖”上的“噩夢”黑暗、恐怖,令人絕望,這哪里是“我”在國外想象中“莊嚴燦爛的祖國”、“如花一樣的祖國”呢?這是怎樣的失望和悲哀?。?/p>
臧克家先生分析得好:“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詩人,……到希望變成事實的時候,他卻墜入了一個可怕的深淵。他在美國所想象的美麗祖國的形象破滅了!他賴以支持自己的一根偉大支柱,傾折了!他所看到的和他所希望看到的恰恰相反。他得到的不是溫暖,而是一片黑暗、殘破的凄涼。他痛苦,他悲傷,他忿慨,他高歌當哭……”?!俺嗾\的詩人把他所熱愛的祖國美化了,神圣化了。詩人從自己創(chuàng)造的形象里取得溫暖與力量,當現(xiàn)實打破了他的夢想,失望悲痛的情感就化成了感人的詩篇——《發(fā)現(xiàn)》?!保ā堵勔欢嗟摹窗l(fā)現(xiàn)〉和〈一句話〉》)
在巨大的悲痛中不斷掙扎,在現(xiàn)實的憂憤中執(zhí)著追求,他痛苦萬分地“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拳頭擂著大地的赤胸”:我親愛的祖國,我期望中的祖國啊,你在哪里?他哭得呼天搶地,痛斷肝腸,竟至“嘔出一顆心來”,“我的中華,在我心里”。 “莊嚴燦爛的祖國”“如花的祖國”珍藏在詩人的心里,詩歌由此升騰起一種對祖國執(zhí)著和忠貞的愛。“在我心里”這個結(jié)尾,出乎意料而又合乎情理,它既揭示了懸念,指出這才是真正的“發(fā)現(xiàn)”,又突出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祖國深切和執(zhí)著的愛。詩人忠誠磊落的一生,他為追求這心中的祖國而流盡的最后一滴血,這樣的結(jié)尾越發(fā)震撼人心了。至此,一位偉大的愛國者的形象躍然紙上。
盡管國際詩歌界出現(xiàn)了一批追隨艾略特的“非個人”理論的詩人,竭力在詩歌中逃避個人的情感,但像偉大的抒情詩人阿赫瑪托娃這類極富理性精神的詩人也寫出了令人感動的抒情詩。
阿赫瑪托娃詩最大的特點是以沉郁的抒情筆調(diào)來寫祖國土的渺小、卑微、輕賤而又那么博大、深沉與厚重的雙重屬性。詩歌的情感脈絡由沉郁到深情贊美、再由悲憤到最后深厚、熾熱的愛國之情。
《祖國土》寫在發(fā)生十月革命、衛(wèi)國戰(zhàn)爭的前蘇聯(lián),經(jīng)歷戰(zhàn)爭磨難的蘇聯(lián)已貧瘠不堪,災難深重。衛(wèi)國戰(zhàn)爭后這塊土地生靈涂炭、土地貧瘠,而人民沒有放棄對貧瘠祖國的保衛(wèi),浴血奮戰(zhàn),誓死保衛(wèi)自己的祖國。十月革命后,阿赫瑪托娃當時并不了解無產(chǎn)階級革命,然而她并沒有逃避且不愿意選擇流亡異國他鄉(xiāng)。詩人表示:“不與拋棄故土的人為伍?!彼x擇了與祖國同在,雖然命運并沒有給她安排一條平坦的路。1921年她的前夫古米廖夫因“塔甘采夫事件”被捕槍決,同時期的詩歌充斥恐懼和憂傷。但詩人依然寄予這片生她養(yǎng)她的故土以深厚的感情,作為一名詩人,她的詩充滿了公民感,在大圍困的艱難時期她仍然以自己的詩歌鼓勵人們。詩人把泥土的品性與生活于這片大地上的人巧妙融合,既傳達出詩人對故土血肉相依的深情,又體現(xiàn)了詩人土地般寬厚博大的胸懷。
因為這是一首來自西方的詩歌——莎士比亞體的十四行詩,由三節(jié)四行詩和兩行對句組成,這種詩體的詩節(jié)長度適宜,是抒發(fā)復雜情感極好的形式。一般來說,前八行傾向于問題、景況、或事件的陳述,后六行則得出答案,最后的對句常常帶有警句式的轉(zhuǎn)折意味。因此在文本預習前就需要做好充分的資料鏈接來輔助學生理解。
一首撕心裂肺、一首沉郁內(nèi)斂,從兩首抒情詩的字里行間,我們仿佛聽到詩人們那顆飽受磨難的心同祖國大地一起流血呻吟!
王梅,教師,現(xiàn)居江蘇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