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呼嘯山莊》是英國作家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艾米麗·勃朗特的作品,自出版一直被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說,是一部“奧秘莫測”的怪書,也被認為是在維多利亞時代小說中“唯一的一部沒有被時間的塵土遮沒了光輝”的作品。本文力圖在深入文本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其何以感人與奇特的原因,重點論述持續(xù)一生的愛與奇妙又獨特的敘事視角,這兩點鮮明的特色使作品獨具魅力。
【關鍵詞】《呼嘯山莊》;希刺克厲夫;愛情;敘述視角
一、持續(xù)一生的愛
《呼嘯山莊》是一個持續(xù)一生的愛情故事,凱瑟琳和希刺克厲夫在精神上,靈魂上相伴相隨,他們的愛是超越種族,超越門第,超越婚姻,超越生死的。凱瑟琳有著英格蘭的血統(tǒng),淡黃色的頭發(fā),白皙的皮膚,古老家族恩蕭家的千金小姐,希刺克厲夫是老恩蕭撿來的吉普賽黑人男孩,無父無母,身份不明,更不用說有何門第了;凱瑟琳為了希刺克厲夫獲得一定的地位和擺脫自己哥哥的欺凌與侮辱嫁給了埃德加,依然為希刺克厲夫的離開郁郁寡歡,希刺克厲夫明知道凱瑟琳已婚,依然要見她,凱瑟琳掩飾不了希刺克厲夫回來的激動與興奮,生怕他離開,希刺克厲夫不愛伊莎貝拉可為了報復失去凱瑟琳的痛苦,跟伊莎貝拉私奔,即使這樣,當他們再次相見時便決定再也不分開,不顧埃德加回來會有怎樣的后果,緊緊擁抱凱瑟琳的希刺克厲夫想即使死在埃德加的槍下也是幸福的;凱瑟琳死后,他的一切行為都只是為了記著她,在他的世界里除了凱瑟琳似乎再也沒有其他人的存在,他的死只是為了在另一個世界和凱瑟琳相遇,他們死后,人們說還看見他們在曠野散步。
總之,這是一種自由,大膽,深沉,超越一切的愛情,在他們愛的世界里一切阻礙都不能稱之為阻礙,在“呼嘯的愛”的力量面前,一切都被擊的粉碎。故事發(fā)生在山莊,他們成長于曠野,本身暗示著他們愛的自然,自由,寬廣,無拘無束。他們有著相同的靈魂,將彼此視為自己的生命,凱瑟琳將對希刺克厲夫的愛比作“恒久不變的巖石”,希刺克厲夫要讓凱瑟琳的靈魂永遠纏著他。而他們的愛情更因希刺克厲夫一生的執(zhí)著顯得凄美,感人,讓人心痛,驚世駭俗。希刺克厲夫就是選擇了這樣一種決絕的,不為人理解的,不可接受的復仇之路,愛所愛之人的道路,這個選擇,“犧牲”了所有他認為傷害了凱瑟琳的人,包括折磨他自己:他把辛德雷的山莊據(jù)為己有;教壞小哈里頓,使其愚昧;娶伊莎貝拉因為她是埃德加的妹妹,將來他哥哥的繼承人,更知道埃德加怎樣恨自己和怎樣使他悲痛,只因他是凱瑟琳的丈夫;奪回自己的兒子,并且恐嚇他使他欺騙自己的表姐,埃德加和凱瑟琳的女兒,并逼他們結婚;強留凱蒂使她與自己的父親無法相見而傷心著急;霸占畫眉山莊;無視自己兒子的死亡,使凱蒂獨自面對,孤獨無助。這是希刺克厲夫的做的“壞事”然而到最后,面對凱蒂和哈里頓一起讀書的情景時,他釋然了,他自己也認為這是一個滑稽的結局,當他有毀滅一切的權利時卻沒有了欣賞敵人毀滅時的痛苦的興趣,他在凱蒂和哈里頓身上看到了自己和凱瑟琳的影子,但他也無法面對他們,只會引起他的痛苦。??藚柗蜃罱K安息了,他是帶著微笑死去的,這是十八年來他第一次和凱瑟琳“相見”。十八年來他一直活在自我折磨之中。他是冷酷,殘忍,瘋狂,他做了這么多事都掩蓋不了他對凱瑟琳的愛,但所有事歸結起來起來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愛著凱瑟琳。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愛情偉大,曠日持久,深沉博大。
高繼海說《呼嘯山莊》描寫的愛情是非理性的、超越傳統(tǒng)的、疾風暴雨的。福斯特指出,在《呼嘯山莊》里,希刺克厲夫和凱瑟琳“以其分離開始故事,以其死后的結合結束故事”。毛姆也認為小說中最感人的就是希刺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愛情“我從未讀過像《呼嘯山莊》這樣把愛情的痛苦、強烈、殘酷,描寫得如此逼真的小說。”
二、《呼嘯山莊》奇妙又獨特的敘述視角
《呼嘯山莊》這部作品的第一敘述者是一位租住畫眉山莊的房客,洛克烏德,首先他是希刺克厲夫的房客,從他的視角,講了與世隔絕的呼嘯山莊的靜謐,幽深,這的人與市民相比的認真,自顧自以及希刺克厲夫一家人的古怪,他在留宿呼嘯山莊的時候無意住在了希刺克厲夫不愿被人打擾的屋子并發(fā)現(xiàn)了刻在窗臺的凱瑟琳和希刺克厲夫的名字,以及殘破的一堆書和書上空白的字,然后他做了兩個詭異的夢,夢中凱瑟琳求他放她進來,后被驚醒,又引發(fā)了希刺克厲夫古怪的迷信行為,他在乞求凱瑟琳的出現(xiàn)。這所有的一切引起了洛克烏德的興趣。恰巧,畫眉山莊的女仆丁耐莎是這所有歷史的知情者,便在洛克烏德先生生病期間講了這個故事。如果她只是個旁觀者,也許故事并不可信,可是作者的安排滴水不漏,她是所有事情的參與者與知情著,且因其參與而深知原委,因其旁觀,而更加看的明白。
在丁耐莎的講述過程中,洛克烏德成為了聽眾,在這個層面上丁耐莎又成為了第一敘述者,她的故事是講給洛克烏德先生的,作者要給我們一種,丁耐莎的聽眾不是現(xiàn)實中的讀者。丁耐莎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敘述故事,但在講述的過程中適應故事情節(jié)的需要,又會隨時轉換人稱,比如所有的人都會說“我”“你”“他”但敘述者只有一個,是丁耐莎。這期間洛克烏德先生也有出現(xiàn),那是作為一種插曲,起到調節(jié)的作用和提醒他在,他在聽的作用。
當講到十五章的時候,洛克烏德先生表明,丁耐莎的故事講完了,承認她是一個講故事的能手,并且說接下來他要講丁耐莎講給他的故事。雖然作品還是以丁耐莎的口吻在講述,但作者又告訴我們的是:這不是丁耐莎在說話,而是洛克烏德先生在講述他聽到的丁耐莎講給他的故事。
當小希刺克厲夫死去之后,洛克烏德先生再次出現(xiàn)在了呼嘯山莊,又參與到了他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并和他們一起吃了飯,這時的第一講述者自然又變成了洛克烏德先生,離開了這里,去了北方的朋友那里,幾個月后,等到他回來的時候,又迫不及待的去了畫眉山莊,繼而又去了呼嘯山莊,在那里又遇到了丁耐莎,令他驚訝的是希刺克厲夫已經死去,丁耐莎便又將起了這個故事的續(xù)篇,凱蒂和哈里頓怎樣的由鬧別捏到親密相愛,以及希刺克厲夫怎樣對自己敞開心扉講述對凱蒂和哈里頓的看法,和最后怎樣在夜游與絕食,神經錯亂中死去,死去時帶著神秘的活人般的微笑。最后,洛克烏德先生和丁耐莎進行了對話,得知:凱蒂和哈里頓會在新年結婚,“他們什么也不怕”他們是另一種希刺克厲夫和凱瑟琳的繼續(xù),洛克伍德悄然離開,繞過教堂并發(fā)出慨嘆。
《呼嘯山莊》敘事從外到內包含了三個層次關系,即洛克烏德的敘述,丁耐莎的敘述,以及在具體情境中的最內部的其他人的敘述,如希刺克厲夫、凱瑟琳、伊莎貝拉和齊拉。這種獨特的層層嵌套的敘述結構,使其具有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特色。
三、結語
《呼嘯山莊》以其凄美絕倫的愛情而感人,女主人公雖然很早就死去,但在作者的筆下她的魂靈一直跟隨著男主人公,直到其死去,這種帶有神秘色彩的描寫,讀來令人震撼,最終男主人公放棄了復仇,體現(xiàn)了作者人道主義的理想。豐富的想象與狂飆般的猛烈感情與作者所采用的奇特的敘事手法是密切相關的。
【參考文獻】
[1] 唐曉莉. 《呼嘯山莊》研究綜述[J]. 廊坊師范學院學報, 2008(6).
[2] 權 威. 淺析《呼嘯山莊》的敘事時間特色[J]. 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2(2).
【作者簡介】
趙旦旦(1994—),女,甘肅省靜寧人,西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