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滿玲
摘 要
近年來,我市中考閱讀理解增加了詩歌閱讀這一項目,說明詩歌作為文學體裁之一開始受到重視。但筆者以為,詩歌不僅需要閱讀,更應該重視寫作,這對于提升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拓寬其情感領域的表達空間是很有幫助的,同時也將厚實寫作訓練的疆域,給孩子們更多的表現(xiàn)舞臺。
【關鍵詞】詩歌仿寫;感受快樂;理解詩詞;寫譯文詩;詩歌創(chuàng)作
近年來的各地中高考作文命題要求中,“詩歌除外,體裁不限”仍然是一條不可更改的戒律。所以很多一線教師在詩歌教學上是粗略而過,更有甚者是為了考試利益跳躍而過,沒有很好地指導學生從詩詞中汲取寫作的營養(yǎng)。而這一切又無形中給了學生消極的暗示,不寫詩甚至不學詩、不讀詩,因為詩歌與中高考無關,詩歌與青春的成長無關。筆者發(fā)現(xiàn),無論是古詩詞還是現(xiàn)代詩歌,幾句話就能表達豐富的思想,有獨特的張力,蘊含著豐富的哲理,言簡意賅。詩歌寫作,偏重于激情。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最有詩情的時期,富有創(chuàng)作的靈感,是嘗試詩歌寫作與發(fā)展的最佳時期。教師應當重視并加強對學生新詩寫作的指導與訓練,同時只要善于引領,學會巧借“東風”,對指導寫作提升表達也能有很大的幫助。以下,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活動來談談指導學生小詩創(chuàng)作的實踐。
1 嘗試詩歌仿寫,感受寫詩快樂
朱熹曾說過:“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學文既久,自然純熟”。古人作文先都以仿而習之。我們的學生在剛開始訓練寫詩的時候,他們也不知道如何寫詩,因此,對一些結構簡單的詩歌,我們可以讓學生嘗試模仿,指導學生進行仿寫,以降低寫作難度。通過先“扶”再“放”,讓學生體會到寫詩其實也很簡單,體驗到寫詩的快樂。仿寫詩歌只要引導得法,揚其利,避其弊,是適合各種層次學生的。在教學時,教師要告訴學生意象是詩歌特有的一種表達方式,引導學生在理解意象的同時創(chuàng)造一些類似的意象,進行仿寫。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語言點的練習,因勢利導,學以致用,遷移實踐。比如,學習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少學生就能隨口說出幾句。我就嘗試讓學生們仿寫詩歌。學生們開始仿寫時可能會很拘泥于詩歌的格式和結構。
假如生活重新開始
假如生活重新開始,
不要驕傲,不要自滿,
要讓一切惡習沒有生存之地,
要讓一切優(yōu)點溫暖大地。
要熱愛一切一切,
帶著無限的歡樂,
成為生活的開始。
學生們能寫出這樣的詩歌我們就要給予肯定,同時指出提升的空間,提示學生大膽想象,構建奇異生動的意象,再用文字真實地表達出來。學生就會調(diào)動已有的語言積累,重新構建詩歌。
假如生活重新開始
假如生活重新開始,
不要迷茫,不要自滿,
翰海大地,蒼茫天空,
哪里都有生活的意義。
讓你的靈魂飛離這虛偽的世界,
用嬰兒般純真的笑臉,
迎接你新的開始。
長此以往,學生的語言提煉能力,組織能力,主題集中能力,自然就能得到提升,無論是寫詩歌還是寫作文都能得心應手。
2 理解詩詞內(nèi)容,寫譯文式小詩
“沒有想象就沒有詩”。詩是充滿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一種表達。古詩語言精煉概括,內(nèi)容卻相當厚實,蘊含著濃郁的情感,有著優(yōu)美的意境。正是由于古詩文語言簡約,高度濃縮,也就留給讀者有想象的空間。我們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在熟讀古詩詞之后,引導學生想象,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造,以寫出古詩詞的譯文的方式,改編成小詩。這時我們就會看到學生們會從斟酌詩的語言入手,利用詩詞中已有的意象,以個性化的語言風格來表達出對詩詞的理解。這不僅對詩詞的掌握和理解有很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推敲語言、錘煉語言的意識。
以《武陵春》為例,談談筆者的做法。
生1:暮春風停/花落成泥/等到天暗也懶得梳頭;
花開花謝/人走心涼/未等開口已淚如泉涌。
聽聞雙溪/春光乍現(xiàn)/打算泛舟去游賞散心。
只怕雙溪/小船單薄/應是載不動縷縷憂愁。
生2:院中/風停/塵土沾了花香/花兒卻已凋零落盡。
日暮/鏡前/面龐暗黃憔悴/愁苦懶散不愿梳妝。
景未變/人不再/只剩孤單一人/獨自哀愁/一切再回不了從前。
話語未出,淚至腮邊。
聽聞雙溪春光猶好,想駕一葉扁舟,獨自一人,再賞一遍春景。心頭浮起陣陣擔憂,那小小舴艋舟,怎能載動我千絲萬縷的愁?
學生寫得雖稚嫩,但筆者給予積極肯定。將寫得好的譯文小詩用投影儀展示出來,師生共同探討值得借鑒之處。討論得出:生1語言簡潔善于提煉,句式整齊,語言層次清晰,注重把握情感并把愁思強烈地表達出來;生2:善于將長短句結合,駢散結合,精心推敲,做到了形象具體,情感濃烈,還注意了詩的音韻美。他們注意到詩的語言具有音樂美,富于韻律節(jié)奏;詩歌語句凝練,常有很大的跳躍性;詩歌具有特殊的排行形式,以便增加詩的抒情性。
通過“閱讀借鑒——寫作訓練——討論評議——修改提升”小詩訓練的四個環(huán)節(jié)基本流程操作,學生們基本上敢于對詩詞進行再創(chuàng)作了。
3 品味生活細節(jié),體驗詩歌創(chuàng)作
魯迅說“凡人之心,無不有詩,如詩人作詩,詩不為詩人獨有……”。教師可以在指導仿寫詩歌的基礎上,讓學生嘗試自由創(chuàng)作,嘗試以詩的形式寫一寫自己身邊的人、事、景、物等,指導學生從品味生活的細節(jié)入手。指導他們要善于觀察生活細節(jié),體驗生活中的關愛,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活用修辭的能力,開啟學生詩的時代;提示學生詩要用形象說話,要避免空泛的議論和抽象的抒發(fā)情感;要善于將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要將情感形象化;要善于運用各種藝術手法,增強詩歌的藝術感染力;引導學生從選詞、造句、修辭的角度增加詩的形象美、形式美、音樂美。教師引導學生寫詩從無技巧走向有技巧,最終在無技巧與有技巧間游刃有余。
比如:廖一佳同學看著窗外的雨滴,就運用擬人的手法,將情感形象化,注意字詞的錘煉,將甘于奉獻的情感主旨用小詩《我要滴落》表達出來。
我要滴落
我要滴落/ 滴落在這干涸的土地/深入地底 /喚醒沉睡的樹根。
可是,剛張開擁抱的雙手/ 就被熾熱消散/
那感覺不到痛苦的一瞬/讓我想起了藍天白云。
是的,我又回到天上去了 /可我還要滴落 /這是我的使命
不過這次,我要叫上更多的伙伴/
突破熾熱/深入地底/喚醒沉睡的樹根。
又如張翠鳳同學喝著奶茶,突發(fā)靈感寫下了《奶茶香飛》的小詩,語言簡潔,情境意交融。
一入口,是奶香,滴滴甘純,分秒間占據(jù)味蕾;
回味后,是茶香,驚喜萬分,久久地盈滿喉嚨;
只一杯奶茶,情意濃濃,散去了初秋的微涼。
還有張媛婷同學在看到翠江河被污染,要激起大家環(huán)保意識寫的《環(huán)保詩》。這是一首藏頭詩,而且也很注意用韻。
保持清潔人有責,
護林護山護水澤。
環(huán)顧四周皆綠色,
境清氣爽四間和。
是的,初中生是愛讀詩、愛寫詩的。只要我們給學生一個寫詩的舞臺,他們會綻放無限的精彩。
小詩寫作訓練時,學生往往會有積極的心理暗示:詩歌的語言要精煉、有表現(xiàn)力,因而他們就會形成強烈的推敲語言、錘煉語言的意識,這是進行其他文體作文訓練所不能比擬的。同時從詩詞中汲取寫作經(jīng)驗,可影響孩子們寫作的方方面面,如題記、開篇、議論、抒情、句式、情感等等,而詩歌簡潔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和優(yōu)美的文字,可以讓孩子們的感情更細膩,生命更有質(zhì)地。
參考文獻
[1]孔嵐.巧用詩歌教學指導初中生寫作[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1):114.
[2]楊潤剛.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詩歌的教學策略[D].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06).
[3]馬路佳.初中現(xiàn)代詩歌教學內(nèi)容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