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洪巖 李瑞斌
摘要 蛋雞產蛋率高低一直是養(yǎng)雞戶關心的問題。分析了蛋雞產蛋率的影響因素,介紹了其提高措施,以期為提高產蛋率從而提高廣大養(yǎng)雞戶的經濟效益提供參考。
關鍵詞 蛋雞;產蛋率;影響因素;提高措施
中圖分類號 S858.3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7-0267-01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雞蛋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何提高產蛋率是養(yǎng)雞戶所關心的問題。在實踐中,要學會科學飼養(yǎng)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來提高廣大飼養(yǎng)戶飼養(yǎng)蛋雞所帶來的經濟效益?,F將影響產蛋率的因素及防控措施總結如下。
1 影響因素
1.1 蛋雞自身因素
蛋雞的產蛋性能與個體的外部形態(tài)有直接的關系。頭部清秀、喙短細、脖子細長、腿較細長、尾較長的雞,其產蛋率高。
1.2 疫病因素
在產蛋期內,雞發(fā)生疫病均會影響其產蛋性能。影響雞產蛋的主要疫病有禽流感、新城疫、禽霍亂、染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禽霍亂、球蟲病、大腸桿菌病、禽流感、禽腦脊髓炎、脂肪肝、敗血支原體(慢性)等,都會使產蛋率大幅度下降[1]。
1.3 飼養(yǎng)管理因素
1.3.1 體重。蛋雞的體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蛋雞在產蛋階段的生產性能。許多養(yǎng)雞戶在育雛期只考慮飼養(yǎng)數量和存活率而忽視了飼養(yǎng)密度,造成蛋雞個體體重相差較大,開產時間不整齊,產蛋高峰期來得遲,持續(xù)時間短,導致整個產蛋期內產蛋數量減少。
1.3.2 飲水。水是保證雞體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和雞蛋的重要組成成分,開產初期,雞體代謝旺盛,需水量大,較長時間內的飲水供應不足或突然斷水,均可造成蛋雞群產蛋率下降。
1.3.3 飼料添加物。日糧中營養(yǎng)元素是制約產蛋性能的要素。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復合酶制劑和不同劑量中草藥提取成分,可提高產蛋率和蛋重。添加外源酶可提高體內天然酶對營養(yǎng)成分的利用率,分解體內酶不能分解的營養(yǎng)成分,降低飼料消耗,提高飼料利用率和經濟效益;有研究表明,添加0.5%的復合酶制劑效果最佳,可使產蛋率提高15%左右。但是也有些藥物(如金霉素、磺胺類藥物、丙硫苯咪唑等藥物)對產蛋雞生產性能有一定影響,甚至會導致產蛋率明顯下降[2]。
1.4 環(huán)境因素
1.4.1 光照。在育成期,由于光照時間控制不好,造成雞性成熟較晚或提早;產蛋期間光照可引發(fā)生理變化,造成內分泌機能紊亂,從而產生應激,降低群體產蛋率。
1.4.2 溫度與濕度。溫度與濕度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產蛋率明顯降低和平均蛋重減小。產蛋最適溫度為13~20 ℃,其中13~16 ℃時產蛋率最高。產蛋期溫度過高或太低,都會對蛋雞產生不良影響。產蛋雞最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0%~55%。濕度過小或過大,均易使雞患病。一方面濕度太高,易使雞群發(fā)??;同時濕度太低,又影響蛋雞的生長發(fā)育和產蛋性能。
1.4.3 通風換氣。雞舍內通風不良,影響產蛋。雞舍通風量,一般夏季為0.5~1.0 m/s,冬季為0.25 m/s,春秋季為0.5 m/s。
1.4.4 應激反應。家禽應激的因素包括高飼養(yǎng)密度、管理、噪音、冷熱、換料、用藥、免疫、停電、停水等。應激反應產生導致應激激素的釋放,會引起產蛋率的大幅度下降。
2 提高措施
2.1 科學選擇蛋雞
養(yǎng)雞戶可根據當地市場需求、蛋雞品種的熟悉程度及飼養(yǎng)習慣和養(yǎng)雞戶養(yǎng)殖水平來確定品種。如白殼蛋雞體型較小,采食少,產蛋量大,但其蛋重較小,抗應激能力差,膽小怕人,容易啄肛、啄羽;而褐殼蛋雞體型較大,蛋重較大,蛋的破損率較低,抗應激能力強,啄羽、啄肛少,死淘率低,但耗料多,不耐熱,飼養(yǎng)技術比白殼蛋雞要求高。
2.2 加強疫病控制
養(yǎng)殖戶要定期對產蛋雞群進行抗體監(jiān)測,適時適量使用疫苗,避免造成免疫失敗。當發(fā)生疫病時應及時采取治療措施,以免病情擴散與蔓延。
2.3 科學飼養(yǎng)管理
養(yǎng)殖戶應適時調整飼養(yǎng)方法,培育高產雞,以達到產蛋雞的目標體重。開產初期要保證充足飲水。定期或不定期使用添加劑,可選用具有補氣益血、開胃健脾、清熱解毒等功效的中草藥(常用的中草藥有山楂、麥芽、桔皮、木香、當歸、白術、蒼術、五味子、馬齒莧等)組方制成的添加劑。
2.4 合理調控環(huán)境條件
飼養(yǎng)管理中應維持相當長度的光照時間(15 h以上),促使產蛋雞正常排卵和產蛋,且使產蛋雞獲得足夠的采食、飲水、休息等。每天給予16 h的光照刺激,并且保持穩(wěn)定,冬天日照短,所以陰天和霧天應及時開燈補充光照[3]。產蛋期合理調控雞舍內的溫濕度,使其溫度為13~20 ℃、相對濕度為50%~55%[4]。應注意加強舍內空氣流通,以保證空氣新鮮。夏季防暑降溫,飼喂抗熱應激添加劑(如電解多維、小蘇打等);冬季防寒保溫[5]。對于可預料的應激因素(如斷喙、寒流、免疫接種、轉群等),應預先補充多種維生素,以減輕應激造成的影響[6]。
3 參考文獻
[1] 李躍震.淺談雞群產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對策[J].畜牧獸醫(yī),2015(5):243.
[2] 張利娟.中草藥提取物復方對蛋雞產蛋后期雞飼喂效果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yè)大學,2010.
[3] 劉英蘭.影響蛋雞產蛋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J].畜牧獸醫(yī)雜志,2011(3):78-80.
[4] 孫利娜,谷子林,黃玉亭,等.影響蛋雞產蛋率的營養(yǎng)因素及調控措施[J].廣東畜牧獸醫(yī)科技,2010,35(3):11-14.
[5] 孔麗娟,張冬艷.影響蛋雞產蛋率的營養(yǎng)因素及對策[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13(11):77-78.
[6] 張夢穎,娜日娜.影響蛋雞產蛋率的關鍵因素和提高措施[J].廣東飼料,2015(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