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玲
摘要 介紹了2015年涇縣的基本氣候概況,包括降水、氣溫、日照等,分析了2015年涇縣的氣候資源概況、主要氣候事件,以期為該縣下年的氣候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氣候;資源;安徽涇縣;2015年
中圖分類號 P4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7-0248-02
2015年涇縣的年平均降水量與常年相比略偏多,冬季基本與往年持平,但2月23—28日雨雪量為近30年來最多。年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6—8月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2 ℃,為2000年以來最低,冬、春、秋季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全年日最高溫度≥35 ℃的日數(shù)較常年偏少,為近15年來較為少的年份。全年日照時數(shù)明顯偏少(僅1 383 h),自2000年來最少的年份。2015年出現(xiàn)的災害性天氣有連陰雨、寒潮、臺風、暴雨、局地強對流天氣,但只有7·23局地強對流因時間短、降水強度強,造成了直接經(jīng)濟損失293.5萬元,其中農(nóng)業(yè)損失101萬元。氣溫、降水、日照等歷史資料來自新的氣象整編資料;氣候平均值以1981—2010年為基準。
1 2015年基本氣候概況
2015年涇縣年降水量1 873.7 mm比常年略偏多,年內(nèi)降水總體分布不均勻,除1月、3月、8月、9月少于常年外,其他月份多于常年。
年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全年月平均溫度除7—9月偏低外,其他月份均偏高。全年日最高溫度≥35 ℃的日數(shù)較常年偏少,為近15年來較為少的年份。
全年日照時數(shù)較常年比較偏少378 h,為2000年來最少的年份。年內(nèi)日照不足的月份主要有5—8月、11—12月,偏少的時間在37~84 h之間。
1.1 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季節(jié)均按氣象標準劃分)
冬季(12月至翌年2月)總降水量與常年基本持平,季內(nèi)出現(xiàn)2次大范圍雨雪過程,分別為1月27—30日出現(xiàn)的降雪和2月23—28日出現(xiàn)連陰雨過程,23—28日雨雪量為近30年來最多。春、夏、秋季總降水量比常年偏多,但多處在正常的范圍之中[1-2]。
1.2 氣溫的季節(jié)變化
夏季(6—8月)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2 ℃,為2000年以來最低,冬、春、秋季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2014年12月初受強冷空氣影響,達寒潮標準天氣,48 h(11月30日至12月2日)降溫幅度達8.8 ℃。1月平均氣溫比歷年同期偏高2.0 ℃,與2014年并列為2002年來最高;按氣象的入春、入夏標準,2015年入春時間為3月13日偏早9 d。入夏的時間均比常年偏早9~10 d。入夏時間5月24日,偏早10 d。
1.3 日照的季節(jié)變化
從季節(jié)的變化來看,自春季(3—5月)開始,日照就持續(xù)開始偏少,到夏季(6—8月)日照時間明顯不足,與常年同期相比偏少34%,7月日照時數(shù)達到2000年以來最低值,僅為123 h。
秋季(9—11月)日照時數(shù)與常年同期相比略偏少21%。11月日照時數(shù)比常年少77 h,創(chuàng)本地有氣象記錄的最低值。
2 2015年氣候資源概況
2.1 2015年水資源情況
冬季(12月至翌年2月)總降水量雖然與常年基本持平,但各月降水量分布不均,從圖1中可以直觀地看出,12月比常年偏少77%,2月降水則偏多72%。
其他月份比歷年同期偏多的有4—7月和10—12月,月降水總量均比歷年同期偏多60%以上。
2.2 2015年熱量資源情況
從各月的平均溫度來看,2015年1—3月各月平均氣溫均比歷年同期偏高1.1 ℃以上,4—6月雖然偏高,但都屬于正常范圍之內(nèi);最熱月氣溫比歷年同期偏低2.5 ℃,屬于反常(圖2、3)。
2.3 2015年熱能量資源情況
縱觀2015年全年日照可以看出,年日照總時數(shù)比常年偏少21%,自5月起到年底日照持續(xù)偏少,特別是6—7月、11—12月比常年均偏少35%以上,其中7月和11月較常年同期偏少41%以上;12月較常年同期偏少37%,為2002年以來最少(圖4)。
2.4 氣候資源與農(nóng)業(yè)
涇縣2015年水稻的種植面積為1.8萬hm2以上,6—7月以來受持續(xù)多雨天氣影響,氣溫偏低、田間土壤濕度大、日照時間少,不利于雙季早稻成熟灌漿、一季稻抽穗揚花、棉花現(xiàn)蕾開花及夏種旱作物苗期生長,同時高濕寡照天氣也滋生了病蟲草害。單季稻生育期較常年延長了7 d左右,成熟收割期相應也推后約7 d;3月29日至4月7日出現(xiàn)持續(xù)低溫連陰雨天氣,不利于春耕春播的開展和已播作物的出苗及苗期生長,由于前期土壤持續(xù)過濕,對早稻露天育秧田塊播種極為不利。
3 主要氣候事件
3.1 暴雨
全年共出現(xiàn)暴雨6 d,分別是3月18日(62.3 mm)、4月5日(65.9 mm)、6月8日(73.4 mm)、6月16日(61.3 mm)、7月18日(55.3 mm)、8月19日(50.8 mm)。7月23日涇縣黃村鎮(zhèn)出現(xiàn)短時強對流天氣,7:40—10:00黃村、承流峰一帶最大降雨量達118 mm,致使境內(nèi)大康河山洪暴發(fā)、河水陡漲、農(nóng)田受淹、道路被毀、農(nóng)房進水,造成洪澇災害(圖5)。經(jīng)初步查核,截至12:00,全鎮(zhèn)災情如下。
全鎮(zhèn)受災總?cè)丝?.55萬人;一度因災轉(zhuǎn)移7人;農(nóng)田受災面積 300 hm2,其中成災35 hm2,絕收2.5 hm2;2戶3間農(nóng)房嚴重受損;63戶94間農(nóng)房進水;道路受損7處33 m;護岸倒塌4處1 350 m;塘壩、溝渠損毀2處600 m;便橋損毀1座;魚塘倒壩1處1.2 hm2。全鎮(zhèn)因災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293.5萬元,其中農(nóng)業(yè)損失101萬元。
3.2 連陰雨雪
受北方強冷空氣影響,涇縣1月下旬開始出現(xiàn)明顯降溫,平均氣溫由24日的10.8 ℃下降至28日的0.8 ℃,降幅達10.0 ℃;27—30日出現(xiàn)2015年以來最強的一次大范圍低溫雨雪過程,48 h平均氣溫降幅6.5 ℃。2月23—28日出現(xiàn)連陰雨過程,過程雨量為127 mm,是近30年來同期最多。
3月29日至4月7日出現(xiàn)持續(xù)性降水,過程降水量達100 mm以上,7日出現(xiàn)雨夾雪;連陰雨期間還伴冷空氣活動,氣溫下降明顯。全縣平均氣溫及最高氣溫分別由4月1日的24.9 ℃和33.7 ℃,下降至4月7日的6.2 ℃和9.7 ℃,降幅達18.7 ℃和24.0 ℃。
3.3 寒潮
2014年12月內(nèi)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波動較大,先后出現(xiàn)5次降溫過程,12月1—2日冷空氣過程最強。受11月末冷空氣影響,48 h(11月30日至12月2日)降溫幅度達8.8 ℃,達寒潮天氣標準。
3.4 臺風
2015年影響涇縣的臺風有7月11日下午在浙江三門到舟山一帶沿海登陸的第9號臺風“燦鴻”和 8月10日11:00前后從江西九江市進入安徽省的第13號臺風“蘇迪羅”,受其外圍云系影響,涇縣均出現(xiàn)了降水,量級普遍為小到中雨,到?jīng)]有造成災害。
4 結語
2015年氣候可以總體概括為溫度高、降水多、濕度大、日照時數(shù)少;全年雖然出現(xiàn)了災害性天氣,但并沒有造成災害性的損失,可以定性為風調(diào)雨順的年份[3-4]。
5 參考文獻
[1] 王川,徐勇.陜西省50年連陰雪氣候概況及特征分析[J].陜西氣象,2009(3):16-19.
[2] 伍紅雨,鄭璟,劉蔚琴,等.2014年廣東省氣候概況[J].廣東氣象,2015(3):1-5.
[3] 侯威,陳峪,李瑩,等.2013年中國氣候概況[J].氣象,2014(4):482-493.
[4] 王有民,葉殿秀,艾婉秀,等.2012年中國氣候概況[J].氣象,2013(4):5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