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潔
【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需要改變,以適應時代的需要。微課程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形象化和生動化,提升了教學效果。探索微課程的實效性,有利于確定微課程制作的方向以及內容,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電工電子專業(yè) 微課程 實效性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面臨很大的沖擊。微課程是以教學視頻為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微課程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注重教師引導,學生自學,將知識的內化放在課外。本文就如何運用微課程,提高電工電子專業(yè)教學有效性作初步探討。
一、傳統(tǒng)教學與微課程教學比較
傳統(tǒng)教學以講授為主,教師先教,學生再跟著教師的思路去學習。教師備課時按照自己的思路梳理知識點,先自己學懂了教學內容,然后再向學生講析教學內容,教學時把自己理解的知識用恰當的方法向學生講授。學生對知識點先是一無所知,學習過程中思維方式跟不上教師,造成對知識點“消化不良”,學習效果不佳,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微課程教學是以教學視頻為載體,突出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教學中先引導,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導。教師在制作教學視頻的時候會簡化知識點,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清楚地掌握這些知識點。學生課后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以及學習節(jié)奏反復學習,直到弄懂為止。這種新型的方式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微課程開發(fā)設計的方向
學生每節(jié)課專注學習的時間只有5~8分鐘。為了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應該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讓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知識點。
(一)前期調查總結
可開展師生座談會,了解學生對于難點內容的想法。搜集學生認為的重點、難點內容,成立教研小組,參透電工電子專業(yè)課程教學大綱,結合學生提供的難點,確定課件制作的方向。對于典型的難點內容,讓學生先個人思考解決,再集中交流討論,從而寫出典型的課程案例,制定教學方案。微課程制作完成后,在教學中實踐,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再次修改,直至滿意為止。
(二)微課內容設置
教師定期就教育教學中的疑難問題開展集體活動,找出解決辦法,才有可能形成高質量的微課程。制作微課時,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教師平時設計的應是40分鐘的內容,微課程開發(fā)設計離不開原有的教學設計框架。微課講授一個知識點,對于這個知識點的選擇,關系到知識結構的設計,對教師來說是頗具挑戰(zhàn)性的。我們要力求做到符合微課制作的初衷:教學資源分享,為學生解惑,啟發(fā)式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設計《雙控照明控制電路》的微課時,我們慎重考慮到學生容易出錯的部分,因此精心選擇了雙控錯誤線路如何更改的視頻展開教學。這個知識點的選擇既突出了項目的重難點,也能讓學生學以致用。微課程在電工電子教學中起到了讓學生高效接受知識的作用。
三、設計精要的提問內容,引導學生探究
微課教學時間有限,因此制作時要突出重點內容,著重進行主干知識的講解與剖析,或精要講授,或巧妙啟發(fā),或積極引導,力爭在有限時間內圓滿完成課題所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微課中最忌諱出現脫離實際的帶有拓展性的疑難問題。當學生對于簡單的知識點還未理解時就被難住了,他們就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厭學。教師也不要提出一些細小而瑣碎的問題,讓學生陷入龐雜而無序的狀態(tài)。微課堂中有效提問要少而精,不能太瑣碎,要基于設計環(huán)節(jié)的整體思路來提問。而真正有效的問題要具有發(fā)散性,即這種問題有多種可能的解決思路,教師追求的目標是使學生提出盡可能多的解決辦法,而不是唯一的答案。
四、多方位呈現微課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多媒體技術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將文字符號變“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調動學生各種感官,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學生產生好奇心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使其學習主動性更強,思維更活躍。
微課選題使用多媒體表達,可以加入豐富的圖形圖像、多姿的動畫、生動的視頻。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微課優(yōu)越性,借助多媒體將枯燥的教學內容立體地呈現給學生。
五、制作后反思,調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
微課程不僅是教學工具,也是教師學習以及成長的新方法、新途徑。通過制作微課程,教師可以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歸納和總結,逐漸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及時收集整理,及時給予解答。必要時教師還要把有意義的難點制作成微課,給學生更直觀的演示,目的是讓學生能在微課中快樂地獲取知識,化解難點,讓電工電子教學更具實效。
微課程的發(fā)展將會是持續(xù)完善的過程,它的出現意味著一種新型的教學改革模式正在誕生,也為一線教師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實踐和探索的舞臺。電工電子教學中將會出現更多更好的高效微課程,在這個“互聯(lián)網+”的時代能夠發(fā)揮它的巨大能量。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
[2]梁樂明,曹俏俏.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02):10-12.
[3]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15-18.
[4]萬國軍.微課的設計與制作[J].中小學電教,2013(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