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帆
或許是當前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已經(jīng)為我們所習慣,凡事都已經(jīng)慢不下來的我們,甚而連看著孩子的眼神都變得那么不耐煩,那樣等不及了。總是看著朋友圈里別人家“曬”的孩子多么多么聰明,多么多么漂亮,而自己的孩子出個門都有各種拖拖拉拉,讓你恨不得直接拽著走;吃個芒果也是,白衣服可以直接染黃?!昂螘r是頭”這樣的話不知道多少次在耳邊縈繞,使我們忘了對孩子應有的守護。
但是,真的是孩子太慢嗎,為什么不曾試著檢討自己?慢一點,孩子的拖拖拉拉未必沒有他們的合理性。而你,又何不能把它當作孩子的一份禮物?你帶他來看到這個世界,他把這個世界最初的美好再帶回給你,而這不正是你在紛亂世俗生活中所迷失掉的本初?這慢下來的幸福,于大人有如一程回歸之旅,于孩子則是渾然爛漫的幸福。不信?可以去看看龍應臺的一本書,名字就是《孩子,你慢慢來》。
不要著急自己的孩子不夠聰明。你要知道智慧遠比聰明更重要。從小就很聰明這件事到底是好是壞,是不能一概而論的。望子成龍的家長們當然多少都會聽說過些關于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少年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最真實的。但是,卻也不能因此就忘了王安石的《傷仲永》,醒世之文,自是痛定思痛。而現(xiàn)實社會中,這樣的故事也不少,不過是我們的媒體更樂鐘于報道成功者的故事罷了,只因崇尚森林法則的社會,這樣的故事更有賣相。所以,如果真愛你的孩子,你得知道孩子的性格和習慣地形成遠比智力開發(fā)重要得多,保護孩子的興趣愛好遠比花錢去上孩子不喜歡的培訓班更重要。愛因斯坦4歲了才會說話,10歲才上學,還被老師和同學嘲笑笨,可是家人的耐心和支持,好奇心和興趣的引導最終讓他成為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學家,同時還是一名優(yōu)秀的小提琴演奏家。
慢下來,耐心地守護和等待,放孩子回到他們自己世界自己的節(jié)奏中去,這里的美好才是孩子一生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