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艷艷
“教學反思”即教師對教師“教”、對學生“學”的反思,是指教師以教學目的的制定、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安排、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生學習效果為反思對象,進行主動探究,尋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和反思能力,提高自我監(jiān)控能力,加強對教學過程和效果的監(jiān)控,調動教學自主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實效的一種教學方法。同時也是一種回憶、思考、評價、教學經驗的活動。這一反思過程能幫助教師形成“實踐理論”,是教師擁有一套能適應教學變化、富有個性特色的知識體系。
一、教學反思在教學中的意義
1.是培養(yǎng)反思型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舉措。
創(chuàng)新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而這依賴于教師的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作為教學主體之一的教師,必須是反思型的教師,具備自覺的反思意識和較強的反思能力。以往,雖然已有一部分教師已經意識到反思的重要,但普遍看還是比較缺乏的,有的教師即使有此意識,也往往處于一種片面的、被動的、不自覺的、不系統(tǒng)的狀態(tài)?,F在,小學語文反思性教學提出“反思”,要求語文教師有意識地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全面的、主動的、自覺的、系統(tǒng)的反思,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借以提高教學效率。
2.是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的主動力。
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之所以反思,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改進教學,這實質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學實踐努力;另一方面,教師通過反思可以發(fā)現新問題,進一步激發(fā)教師的責任心,是教師在不斷改進教學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反思過程能幫助教師形成“實踐理論”,使教師的素質有極大的提高。
3.教學反思是全面發(fā)展教師的過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
當教師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時,他會從教學主體、教學目的和教學工具等方面,從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等環(huán)節(jié)獲得體驗,使自己變得成熟起來。只有不斷學會教學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不斷學會學習的學生。為了學會教學,教師不得不從學生學會學習的角度去思考,最終實現兩個“學會”的統(tǒng)一。開展教學反思、加強教師自我評估和自律學習對教師主體的發(fā)展特別重要,教師只有把自我的發(fā)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會努力地去發(fā)展自我、建構自我,對自己的發(fā)展形成整體性的看法,從而不斷促進自我“學會教學”,教會學生“學會學習”。
二、新教育教學背景下教學反思概念的提出
在新課標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教學理念、教學行為、教學策略、教學計劃等進行不斷的反思,以達到不斷豐富和完善。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提出來的,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下,教師根據制定的教學目標,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審視、回顧,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分析,強化正確認識,發(fā)現問題,及時調控,總結規(guī)律,進而解決問題,最終實現教師學會教學、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教學。教學反思是一種教學思想,“反思”應貫穿于教學始終。它是以發(fā)現問題為基點,以提出解決方法為起點,以制訂反思計劃為中介,最終以形成反思性日記或論文為目的,并以此為新的起點,指導和完善新一輪的教學,從而使得教學更加完善的教學方法。
三、教學反思在教育教學中的實施
教學反思的實施,首先是對教學理念的反思,是對教育觀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業(yè)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進一步充實自己,優(yōu)化教學。實施手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反思教學態(tài)度、行為。
為了更好地調控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自然要對自己已有的態(tài)度、行為習慣進行重新審視和考察,檢討自己的教學言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和教學行為。
2.反思教學策略。
抓住教學策略的反思,就是抓住了理論如何聯系實際的反思,抓住了教學方法的運用如何適應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發(fā)展的反思。
3.反思學習過程。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育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在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同時,觀察并反思學生的學習過程,檢查、審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樣的能力、發(fā)現并解決了什么問題。通過反思,使教師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和教學行為。
4.反思教學計劃。
小學語文反思性教學不僅要反思課堂教學行為,也要反思課前的教學計劃,包括一節(jié)課、一個單元、一個學期或更長遠的教學計劃,是否適合學生的實際,是否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以及怎樣具體實施計劃等等。
5.反思教學評價。
語文新課程標準關于教學評價方案的要求,強調教學的評價具有差異性、多樣性、開放性、發(fā)展性和綜合性特點,更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多維評價。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們更有必要反思我們的教學評價方案是否符合現代教育思想,是否符合現代教學觀、人才觀。
總之,教學反思的實質就是教師通過反思,寫下自己的經驗與感受即反思日記,并與其他教師共同分析過程;或是通過相互觀摩彼此的教學,共同討論課堂上出現的問題,謀求解決辦法,教師將“學會教學”、“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