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畫和雕塑是一對孿生姐妹,它們擁有同一個父親——構圖。它們同時降生,彼此并無先后之分。盡管兩門藝術性質不同,各自具有自己的優(yōu)勢,但無論這些優(yōu)勢的數量還是性質,都不足打破它們之間勢均力敵的狀況。
關鍵詞:瓦薩里;文藝復興;先驅者
1 喬爾喬·瓦薩里
瓦薩里生平:瓦薩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意大利畫家、美術史家。1511年7月30日瓦薩里生于阿雷佐,1574年7月27日卒于佛羅倫薩。瓦薩里年幼即被派往佛羅倫薩學藝,后終身服務于美第奇家族的各公爵,尤以晚年任大公爵科西莫一世的宮廷建筑師及畫師時影響巨大。他博聞強識,繪畫、建筑兼工,藝術上崇拜米開朗琪羅,以其門生自居。但他的藝術風格雜蕪,追求形式主義,屬于樣式主義流派。盡管如此,他還搜集了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們的傳記和傳說,寫了一大本書,作為貴重的史料,受到學者們的重視。瓦薩里在美術史研究方面的建樹,優(yōu)于其藝術創(chuàng)作。所著《意大利著名建筑家、畫家、雕刻家傳》(也稱《意大利藝苑名人傳》)(1550)一書,長達100余萬言,詳述了自契馬布耶以來的畫家、建筑師及雕刻家;書中正式使用“文藝復興”一詞,并提出可按14、15、16世紀劃分新美術發(fā)展的3個階段,是有關意大利文藝復興美術的最重要的資料,對后世影響很大。
2 關于《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家、畫家、雕刻家傳》
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是16世紀意大利著名畫家和建筑師。1550年,他的鴻篇巨制《意大利藝苑名人傳》問世,這是西方嚴格意義上的第一本藝術史著作,總共講述了260多位杰出藝術家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可以說是一本文藝復興藝術家的百科全書。瓦薩里因此書而被后人譽為“西方第一位藝術史家”。時至今日,這部巨著仍是研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文化和社會的珍貴原始資料。
著作結構分三個部分,實際上也是三個分期。三部分分別有三個前言,可被視為一部簡要的美術通史。第一篇前言從美術起源談起,直到13世紀中期。第二、三部分前言是對文藝復興三個階段的論述。這三篇通史性的前言為西方現代美術的編寫形式奠定了基礎。
3 《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家、畫家、雕塑家傳》的誕生及其發(fā)展
1546 年的一個晚上,35歲的瓦薩里在羅馬游歷期間,與他的保護人(資助人)、著名的紅衣主教法爾內塞共進晚餐。座上客人皆是顯貴名流,談話的內容也高雅淵博。有一個著名的藝術評論家和收藏家談起需要一部始自喬托時代的意大利繪畫史。紅衣主教就向大家推薦并建議瓦薩里擔此重任,并預言“你將以此促進藝術的發(fā)展”??此平ㄗh其實猶如一條“教令”,好在瓦薩里在平時已經收集了一批有關此方面的資料,又加上他非常熟悉過去與當代的絕大多數畫家、雕刻家、建筑家們的作品,所以自己也有相當的信心。第二年年底他就完成了這本傳記巨著的大部分章節(jié),1550年該書第一版出版問世,書名為《由契馬布埃至當代最優(yōu)秀的意大利建筑師、畫家、雕刻家的生平》。1568年又對第一版進行了修訂、補充并增加了新的內容和資料。全書介紹了意大利14世紀到16世紀近260余位畫家、雕刻家、建筑家藝術生平,包括了他們的出身、生活經歷、主要作品和藝術風格。
瓦薩里在 1550年本書的第一版序言里,明確地闡述了他寫作的過程與宗旨:“目睹許許多多建筑師、雕刻家和畫家的名字,連同他們制作的無數精美絕倫的作品,正在被遺忘,遭毀損;希望竭盡綿薄之力使之免遭再度湮滅,使之盡可能長久地留存在活著的人們的記憶之中;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不辭辛勞地查考他們的出生地、來龍去脈和生平事跡,從長輩的敘述中、從他們的子孫后代遺下的灰封蟲嚙的各種記錄和著作中,大海撈針般地覓取材料;最后,從中得到的教益和樂趣,我在此暫不評介,不,有我微薄的才力和不足道的看法使他們流芳百世,于我責無旁貸。于是,為了紀念死者、為了對三種最卓越的藝術——建筑、雕刻、繪畫——的追隨者有所裨益,我將依照年代的先后撰寫了他們的傳記。”他在第二版的序言中還說道:“不僅要記述藝術家的作品,而且要把好的、較好的和最好的作品分別開來。”
又說:“要盡最大努力讓那些無法親自查明內情的人明白各種風格的緣由和起源,以及藝術在不同人之間取得的進步或退化的原因?!彼m然當初寫作的目的是給“建筑、雕刻、繪畫——的追隨者有所裨益”,但是他肯定也考慮到了佛羅倫薩以及整個意大利地區(qū)平民百姓喜歡聞聽名人逸事趣聞或生活隱私的濃厚興趣。所以盡可能地在文字上通俗易懂,材料編排上引人入勝,故事性與藝術性兩相結合。故此書一出即洛陽紙貴,人人爭相傳閱。使得瓦薩里當初沒有預料到的是,這樣一本近乎大眾普及性質的藝術家傳記書籍,竟成為西方藝術史學領域里的開山之作。而以后的藝術史家如要研究歐洲文藝復興史,此書起著如同“藝術《圣經》”一般的功用。
本書傳記沿襲并參照了古羅馬時期的歷史學家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一書的寫作體例與歷史觀點:即一種英雄人物史觀及倡導天才創(chuàng)造歷史的理念。所不同之處是《希臘羅馬名人傳》的傳主是政治家、軍事家,而瓦薩里的傳主是建筑師、雕刻家、畫家,但是兩人的歷史價值觀念是一脈相傳的。瓦薩里的傳記文章體例大致如下:家庭出身、從藝經歷、師承關系、主要代表作品、個人藝術風格,結尾往往是作者對傳主作總結性的蓋棺評價。他是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傳主的資料多少、熟悉程度與作品影響的大小來寫傳記的,所以文章有長有短,有深有淺。對一些偉大的藝術大師,如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提香等人,就不惜筆墨,盡可能詳細全面地予以作傳,并盡最大可能地提供他們的各類信息與作品分析。尤其是他的恩師米開朗琪羅的傳記,其中許多情節(jié)都是米翁親口所述,極具真實性與史料價值,是所有傳記中最為精彩的一篇,亦可以單獨成書。
因為瓦薩里本人就是一名頗有造詣的畫家和建筑師,所以他對傳主的作品(建筑、雕刻與繪畫)的理解程度、解讀能力和鑒賞水平,確實非一般的傳記作家可比。他以此為以后的藝術史研究者開辟了一個全新的視野:一個藝術史家必須要對被研究者的藝術作品進行全面的、深入的研究,一切藝術史理論都應該建立在對作品(實物)的研究基礎之上,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空中樓閣?,F代藝術史家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的理念:“藝術史家的第一項工作,也就是最基本的工作就是仔細的與理智地去分析所看到的作品。只要我們不要忘了去仔細觀察及體會藝術品本身,我們就自能有心得?!?/p>
他還以自己對各類藝術的理解,制定了評價藝術家及作品的標準,簡而言之為:逼真、規(guī)則、次序、比例、素描、風格六個方面。尤其是關于藝術家與藝術品的“風格”觀念,對現代西方藝術史研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后來的西方藝術史家大多認為:“藝術史對人文學科的研究至少在兩個領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即風格學與圖像學。”探討藝術家與藝術品風格變化始終是藝術史研究的基礎,因為風格就是某個藝術家或某個藝術家群體的作品與其他藝術家作品可辨別的一些樣式和特征,而“風格”最具有個人稟性和時代特征。
另外,他曾經在本書的第一版序言里,用生物理論與古代史學理論來演繹藝術進步發(fā)展的觀念:“藝術類似于我們生命的本質,有其出生、成長、衰老和死亡的過程。我希望用此來類比使藝術再生的進化歷程更加易于理解?!彼m然在《名人傳》中沒有寫到衰老和死亡,他也希望“但愿這種情況不要發(fā)生”。但這一觀點又給了以后西方的藝術史家在藝術歷史的分期斷代方面提供了理論源泉與遐想空間。但要評論他的這一觀點,就比較的復雜,因為它涉及歷史、文化、宗教等諸多專業(yè)方面的問題。
4 《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家、畫家、雕塑家傳》對西方藝術的貢獻
瓦薩里此書在西方藝術史上,特別是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史研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后來西方現代藝術史學的理論構建也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稱瓦薩里是“一位具有非凡氣質與難得機遇的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史家”,“西方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藝術史家”,實不為過。至于此書在某些方面的缺點與失誤,是受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文化背景影響或制約的原因,并非全是他個人的過錯。因為我們后人在閱讀此書時,深深地感覺到他已經盡心盡力了。
1562年瓦薩里由于本書所產生的巨大的社會影響,他在佛羅倫薩創(chuàng)辦了歐洲早期最出名的美術學院——迪塞諾學院。他的學院是用一個新的行會組織把藝術家從原來隸屬的老行會組織中解脫出來。他還聘請了科西莫·美迪奇公爵與米開朗琪羅為名譽院長,擴大了學院的社會影響,從而使佛羅倫薩的法令豁免了原來畫家必須承擔一些義務,廢除了雕刻家必須成為制造主行會會員的束縛。這一些都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因為在當時意大利社會中的建筑師、雕刻家、畫家都被稱為“匠人”,地位十分卑微,如要果歸類的話即等同理發(fā)匠一級。由于瓦薩里的《意大利著名建筑家、畫家、雕刻家傳》與迪塞諾學院的深遠影響,“匠人”們的社會地位開始有了逐步的好轉,使他們以后能夠成為真正具有獨立身份的“藝術家”,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就憑這一點,我們應該記住瓦薩里這個人的名字和他的《意大利著名建筑家、畫家、雕刻家傳》。
參考文獻:
[1]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史[M].臺灣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1.
[2] 喬治·瓦薩里(意).意大利藝苑名人傳(三卷五冊)[M].湖北美術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
[3] 喬治·瓦薩里(意).著名畫家、雕刻家、建筑家傳[M].劉毅明,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 V·H·米奈(美).藝術史的歷史[M].李建群,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 李宏.瓦薩里的藝術史觀念[A].范景中,曹意強.美術史與觀念史(第三輯)[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6] 王挺之.喬爾喬·瓦薩里的《意大利藝苑名人傳》[J].世界歷史,2002(3).
[7] 萬木春.美術學院的歷史[M].建筑與文化,2008.
作者簡介:周瑩,女,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專業(yè)2014級學術型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繪畫理論與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