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要:課前激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情緒高漲進入角色,愉快接受新知識,可以促進思維的活躍,保持學習的持久,能充分體現(xiàn)課標所提倡的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還可以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實現(xiàn)心與心的交流、溝通與碰撞,掃除教學中的障礙。課前激趣的方法有:聽音樂,進行腦筋急轉(zhuǎn)彎練習,安排故事連載,介紹名人名言,靈活的知識復習等。
關(guān)鍵詞:課前;媒體激趣;初探中圖分類號:G633.9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372-01對于教學課程安排在下午的教師來說,課堂教學想必遇到過學生激而不發(fā),調(diào)而不動的教學困擾吧。
誠然,對于已學習了一上午且沒有午休或午休不好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精力是不充沛的,注意力是不夠集中的,思維是不活躍的,學習效率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之受天氣、抽象且煩躁的學科知識和教師組織教學能力的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會讓我們的課堂教學變成學生入夢的"搖籃曲"和"催眠劑",使得我們的教學成效大打折扣。
成功課堂是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共同配合與促進的過程。單憑富含親和力的教學語言,敏捷的思維,高超的駕馭課堂能力,精心的教學設(shè)計還不夠。教學不是老師一廂情愿的表演就能成功,缺失學生參與的教學注定是失效的。我們看到的各級各類成功的課堂教學,執(zhí)教者很都很注重課前的激趣環(huán)節(jié)??偸菚ㄟ^各種方式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架設(shè)師生之間互動學習的平臺。反之,在課前激趣做得不夠的教學,會使得學生參與不進來,心情放不開的,教師就只能為完成任務而教學,這樣的課堂就顯得沉悶或過于程式化。
教育家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重要的途徑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的課前激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情緒高漲進入角色,愉快接受新知識,可以促進思維的活躍,保持學習的持久,能充分體現(xiàn)課標所提倡的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還可以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實現(xiàn)心與心的交流、溝通與碰撞,掃除教學中的障礙。激趣的方法多,形式多,在此,我僅就課前巧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激趣進行初步的探究。
隨著教育媒體的不斷革新、發(fā)展與完善,我們的教育媒體正扮演著一個"魔術(shù)師"的角色,能通過"聲、光、影、像"化遠為近,化虛為實,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使教師的課堂教學能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能很快進入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學習情境之中。如何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前激趣呢?根據(jù)我的教學實踐,并考慮到學生所喜歡的方式,我認為以下幾方面值得大家去嘗試。
1.課前播放音樂
課前利用現(xiàn)代教育媒體讓學生聽幾分鐘音樂,能更好地消除學生在聽課期間造成的疲倦,能更好地為學生減輕壓力,讓學生的大腦得到休息,能消除學生在課堂上的緊張學習狀態(tài),減輕神經(jīng)疲勞,使他們的記憶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在平緩的運動中得到休息和舒展,為迎接下一節(jié)課做好充分的準備,能緩解學生的情緒,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學習效率。
首先,課前播放的音樂要多樣化。勵志類歌曲和民歌應成為主打,青少年正處于奮發(fā)向上的年齡,多聽勵志歌曲可以激勵他們的人生向更高更遠的方向邁進,從而幫助其樹立人生目標與追求。讓學生感受與聆聽我國的民族歌曲,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載體,是學生傳承與發(fā)揚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途徑。當然,還可以播放一些樂曲,(如古箏,吉它,鋼琴曲,薩克斯等)校園歌曲。
另外,音樂的播放可以開設(shè)欄目,如"點歌臺""名曲欣賞""我來跟唱"等欄目。一個充滿音樂與歌聲的教室是向上的,極具正能量的。我想音樂所起的作用遠不止是為了讓學生參與課堂學習這么簡單了吧。你還猶豫什么呢?
2.課前進行腦筋急轉(zhuǎn)彎練習
腦筋急轉(zhuǎn)彎會讓學生找到生活的樂趣,精神放松,提高大腦的思維能力,豐富想象力!教師在課前利用PPT出示幾道腦筋急轉(zhuǎn)彎題目考考學生,會使安靜的教室與疲倦的學生腦迅速活躍起來,會提高學生對教學的參與意識與能動性,會避免教師在教學中出現(xiàn)獨角戲的表演窘境。你何樂而不為呢!
3.課前安排故事連載
在課前教師用現(xiàn)代教育設(shè)備將各種故事連載加進來,對于正處于好奇心與探究欲望都很強的學生來說,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連載故事可以安排如下內(nèi)容: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紀實、懸疑故事、科普故事、推理故事等。課前安排好相應的內(nèi)容,并可以輪流安排學生上臺根據(jù)大屏幕的內(nèi)容向全班同學作故事的介紹。若能堅持下去,我想學生對老師的課是充滿期待的,至少他們心中有懸而未完的故事等著去了解。當然,連載故事后如何將學生引領(lǐng)到課堂教學中來,要靠教師對故事進程的安排和較高的駕馭課堂的水平。
4.課前介紹一條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就像一面明鏡,能使我們看到真我,感受個體的渺小暴露。讀一讀名人名言,可以使我們在浮華、虛榮的現(xiàn)實中獲得心靈上的支撐。一句句富有哲理的名言,就是一個個思想火花,可以點燃青春的熱情,激發(fā)人們的奮斗精神;一句句閃爍著智慧光芒的名人名言,就像一座座人生的燈塔,照耀著人們前進的道路。名人名言是人類思想的精華,智慧的結(jié)晶。面對書海浩瀚,語林蒼茫,感悟名人名言,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明智的選擇。因而,課前能利用現(xiàn)代教育媒體對學生進行名人名言的學習,對學生的影響將是長遠的,正能量的。需要我們做的就是堅持再堅持。
5.課前靈活的知識復習
對學生而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好的課前復習,能夠讓學生鞏固所學,能為新課的學習推進打下基礎(chǔ),能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能為新課的教學蘊造好的氛圍。如何安排課前復習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性與積極性呢?
5.1課前的形式要多樣。單一的復習方式會讓學生產(chǎn)生視覺疲勞,要取得好的復習效果,需要教師在課前做足功課,充分利用身邊的教育媒體,用不同的題型、方式來讓學生感受教師的知識涵養(yǎng),讓學生愿意隨你一道馳騁知識的海洋。傳統(tǒng)的一問一答的復習所起的效果大家顯而易見,我們何不以選擇題、判斷題、案例分析題、推理題等讓學生感受并體會到學知識的作用。
5.2復習要注意難易程度。我們復習的目的是給學生搭建腳手架,是要激發(fā)調(diào)動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能動性,不要開始就把學生攔在門外,讓學生能找到學習的成功與成就感。
5.3要重激勵。大家都知道,激勵的作用無限的。在學生的課前復習參與中,對學生所取得的點滴成功與進步我們要不惜語言上的表揚。對于學生所存在的不足問題都教師可以裝做"視而不見",作為學生,有誰不想都能把知識弄明白呢?回答不上心情本就不好受,我們做老師的又何必干在傷口上撒鹽的事情呢!這樣做了學生還會有心情聽之后的課嗎?相反此時正需要我們老師的安慰與鼓勵。如能長期下去,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定會建立,定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學開展。
課前激趣工作是一節(jié)課堂教學能否順利開展和實現(xiàn)效率最大化的先導,我們可以采用與利用的媒體很多,激趣的內(nèi)容多,形式多,我所做的只是一個初探,且不完善。什么課用哪些方式,安排哪些內(nèi)容有沒有講究,有沒有必要固定節(jié)次安排固定的激趣方式和內(nèi)容等還有待大家在今后多探究。這里我想說只要做教師的有了這種意識,并積極實踐與探究,并把我們身邊的教學資源合理且充分的利用,想必會對我們的課堂教學起不可估量的作用。